王秋芳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yī)院康復科,鄂州436000)
溫和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分析
王秋芳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yī)院康復科,鄂州436000)
目的 觀察溫和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證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采用溫和灸治療,對照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及腸黏膜病變變化和總療效。結果 治療組治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33.33%、93.33%,對照組治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16.67%、70.00%,組間比較,經統(tǒng)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溫和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證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證;溫和灸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腸和結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單純用西藥治療近期和遠期療效不甚理想。筆者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于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溫和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證,并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組進行對比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納入標準參照西醫(yī)對UC的診斷標準[1];符合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2003年于重慶制定的《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2]中關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脾腎陽虛證的標準。
1.2 排除標準①根據診斷標準須排除的疾??;②年齡<18歲或>65歲;③合并有重要臟器(心、肝、腦、肺、腎等)嚴重疾病及精神病者;④妊娠、哺乳期婦女,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⑤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1.3 一般資料6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均為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yī)院中醫(yī)肛腸科住院部的病人,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7~54歲,平均年齡35.5歲;病程0.5~13年,平均4.5年。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34.5)歲,平均病程5.5年;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35.8歲,平均病程5.6年,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性別、年齡分布、病程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1.4.1 治療組取穴:中脘、天樞(雙側)、關元、足三里(雙側)、上巨虛(雙側)、腎俞(雙側)。
操作方法:患者先取俯臥位,取華佗牌清艾條1支(由河南省南陽市臥龍漢醫(yī)艾絨廠生產,艾絨等級:甲等,艾條直徑:約10mm),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腎俞穴,約距25~30mm左右進行熏灸。然后,患者仰臥,對準中脘、天樞、關元、足三里、上巨虛穴,艾條與穴位皮膚的距離同上。每穴艾灸5分鐘。在施灸時,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施灸者可將食、中兩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來測知局部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jié)施灸距離,掌握施灸時間,防止燙傷。上述方法,每日1次,治療7日休息1日,連續(xù)治療2個月評定療效。女性患者應在月經干凈后繼續(xù)治療。
1.4.2 對照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上海三維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301C17),每次1.0g,每日4次,連續(xù)口服2個月評定療效。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停用其他藥物,并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生冷酒酪等食物。
1.4.3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資料用()表示,等級資料用Ridit分析。顯著性差異為P<0.05。
2.1 療效標準參照2002《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用)》[3]。
2.2 臨床療效①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1中顯示:治療組治愈率33.33%,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治愈率16.67%,總有效率分別為70.00%,經統(tǒng)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②治療后兩組各主要癥狀、體征積分變化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各主要癥狀、體征療效比較
表2中顯示:治療組在治療后患者腹瀉、膿血便、腹部壓痛、食少納差、腹脹腸鳴、腰膝酸軟等主要癥狀均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相比,經統(tǒng)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對上述癥狀雖有改善,但療效不及觀察組明顯。
③兩組病例腸鏡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病例腸鏡療效比較(n,%)
表3中顯示:治療組腸鏡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
2.3 隨訪結果分別對兩組中有效病例進行了2~3個月的門診隨訪,治療組中有15例如約復診,有2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5.26%。對照組有16例如約復診,有7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43.75%。經統(tǒng)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對照組復發(fā)率明顯高于治療組。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根據臨床表現(xiàn),當屬于中醫(yī)學“腸癖”、“腸下血”等范疇。其病機以脾腎陽虛為主。本病病位雖在大腸,但究其根卻在脾腎。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中寒,健運失職,水谷不化,濕濁內生,混雜而下,發(fā)為本病。腎為元氣之根,主閉藏,司二便,久瀉久痢無不傷腎,腎陽不足,命火衰微,失于蒸化而致大便失調。治宜溫補脾腎,疏調腸腑。
艾條溫和灸的作用是以艾葉的特性為基礎的,《本草從新》指出:“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通行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以火灸之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法能行氣活血,祛濕逐寒等。對陽虛陰寒之疾尤為適宜?,F(xiàn)代醫(yī)學認為[4]:溫和灸主要是利用溫熱作用來刺激皮膚的一定穴位感受器,以激發(fā)和調整高級神經機能及生理代謝,因此對體虛抗病能力低下者,可增加肌體的免疫功能,恢復健康,如有痙攣疼痛,使之鎮(zhèn)靜緩解。有實驗研究表明[5],灸后白血球顯著增加,同時紅血球亦增加,灸后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加強,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治療炎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中脘為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可以治療腹痛、泄瀉等癥[6],并為六腑正氣匯集之處[7],天樞可除濕化濁,活血化瘀,氣海、關元調補下焦,固本培元[8],又天樞、關元為大腸和小腸之募穴,配合大腸之下合穴上巨虛,可以較全面地兼顧本病虛實夾雜、正虛邪戀的特點,且可調節(jié)整個腸道功能,以取得較好的療效,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足三里、腎俞為溫腎助陽、調理脾胃之要穴。諸穴在溫和灸的作用下,可起到溫補脾腎、疏調腸腑的功效,正對脾腎陽虛之病機。中樞、關元、天樞等穴位的皮膚筋膜與腹膜聯(lián)系緊密,熱力及藥力極容易穿透彌散,可直接擴散到臍靜脈網或腹下動脈分支進入體循環(huán);且該區(qū)域還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敏感,可以通過中樞神經系統(tǒng)迅速傳達全身。因此,對上述穴位進行溫和灸治療,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調節(jié)植物神經的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改善各組織器官的營養(yǎng)和功能活動,消除炎癥,修復病損組織器官。
本研究結果顯示,艾灸治療組有效率、總有效率、癥狀體征的改善情況及腸鏡檢查的改善情況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溫和灸比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效果顯著,且避免了藥物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
[1]王吉耀.內科學(上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44-446.
[2]陳治水,危北海,張萬岱,等.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診療方案(草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05,13(2):133.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J].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版:132-134.
[4]唐照亮.艾灸抗炎免疫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22(2):31-35.
[5]袁娟.艾灸調節(jié)免疫作用的研究進展[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26(2):60-61.
[6]吳旭.實用針灸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
[7]劉春華,孫春紅,馬保賢,等.艾灸治療術后腹脹[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6,41(3):163.
[8]吳煥淦,施征,朱毅,等.隔藥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07,26(4):4.
龜甲——治療骨軟證之王
【歌訣】
健骨之王龜甲好,
甘咸性寒健骨牢。
小兒老人筋骨健,
骨蒸遺精涼血妙。
【釋義】 龜甲味甘咸,性寒涼,其功善滋腎陰而健骨,為小兒雞胸、龜背、囟門不合諸癥之要藥。龜甲滋陰力強,最長于滋肝腎之陰,用于治療陰虛陽亢,陰虛內熱,骨蒸勞熱。龜甲性寒,能入血分,長于涼血,能止血熱之出血,沖任不固之崩漏帶下。
【藥解】 龜甲為龜科動物烏龜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腹甲及背甲。
性味歸經:甘,寒。歸腎、肝、心經。
功效: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yǎng)血補心。
主治:①用于治療陰虛陽亢,陰虛內熱,虛風內動。②用于治療腎虛骨痿,囟門不合。③用于治療陰血虧虛,驚悸,失眠,健忘。用法用量:煎服,9~24g?;蛉胪?、散。各家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小兒囟不合。”
2.《本草綱目》:“補心、補腎、補血,皆以養(yǎng)陰也……觀龜甲所主諸病,皆屬陰虛血弱。”
3.《本草通玄》:“大有補水制火之功,故能強筋骨,益心智……止新血?!?/p>
【常用藥類】 鱉甲長于退虛熱,還能軟堅散結,用于陰虛內熱之骨蒸勞熱,癥瘕積聚;龜甲長于滋陰健骨,養(yǎng)血補心,用于腎虛骨痿、鹵門不合等;女貞子滋補肝陰,但其力弱,還兼有明目烏須之功效;桑椹入血分,長于滋陰補肝血,還能潤燥生津;黃精氣陰雙補,還能健脾益腎,潤肺,主要用于脾肺陰虛?!九R證應用】 龜甲用于治療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常與天冬、白芍、牡蠣等同用,如鎮(zhèn)肝息風湯;治療陰虛內熱,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則常與熟地黃、知母、黃柏等同用,如大補陰丸;治療陰虛動風者宜與阿膠、鱉甲、生地黃等同用,如大定風珠。而對于腎虛之筋骨不健,腰膝酸軟,小兒雞胸,龜背,囟門不合等證時則常與熟地黃、知母、黃柏、鎖陽等品同用,如虎潛丸。
——摘編自人民軍醫(yī)出版社《臨證藥王歌訣》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9.032
1672-2779(2013)-09-0051-02
韓世輝
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