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 等
摘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職的生源結構也發(fā)生新的變化,高職輔導員工作也將面臨一些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服務意識、換位思考意識、學生主體意識,轉(zhuǎn)變工作思路,把握方式方法,才能不負時代的期望,將工作做好。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vocational biogenic structure is undergoing new changes, and the vocational counselors will also face some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nly adher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 establishing service sense, empathy awareness, student-oriented awareness, changing ideas, and grasping the ways and means, can the vocational counselors live up to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times and do a good job.
關鍵詞: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挑戰(zhà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unselors work;challenge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3-0220-02
0 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和互聯(lián)網(wǎng)微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高職院校在進行改革的同時在產(chǎn)學研方面與社會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一方面高職院校正在深入的踐行著現(xiàn)代大學三項主要職能: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學校有形的和無形墻都在向社會敞開。另一方面由于整個社會處于變革的時代,我們所有人都面臨著經(jīng)濟、社會、家庭結構的逐漸變化,社會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的誘惑,因而當代高職的大學生“一般思想活躍,動手能力比較強,但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的主動性差,自覺性、目標性不強,部分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缺乏組織紀律性。他們大部分是90后,部分學生心理素質(zhì)較差,沒有形成堅強意志和克服困難的堅定信心。在人際交往方面,比較以自我為中心,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較差,不注重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盵1]。此外,互聯(lián)網(wǎng)微時代的到來,網(wǎng)上的信息量巨大,內(nèi)容良莠不齊,許多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些信息對大學生進行鼓動,引起了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產(chǎn)生較大的變化,使得專職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變得的更加復雜和嚴峻,以上這些問題不僅給高職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也對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線,任務繁重,責任重大”,“要采取有力措施,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班主任隊伍”[2]。當前高職學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要求輔導員工作的內(nèi)容、任務和方式方法都要適應這種新的變化。筆者認為要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促進學生成長為出發(fā)點,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主動迎接這種挑戰(zhàn)。
1 認清教育對象,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堅持“以生為本”的思想
我們的教育對象在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0”后學生已經(jīng)普遍進入高職,他們一部分是高考中低分者,從錄取批次上來看屬于第三批、第四批,文化課成績差,是高中老師嚴重的“差生”要么頑皮,要么對學習有抵觸心理。從目前寧波地區(qū)高職生源來看,中心城區(qū)的學生數(shù)量在減少,生源重心向三線城市和農(nóng)村轉(zhuǎn)移。從家庭經(jīng)濟條件來看,他們大部分來自于農(nóng)村,據(jù)我校2012年招生情況統(tǒng)計,農(nóng)村應屆生占了74%,他們本身屬于相對弱勢的群體,因此他們的自信心不足,有些甚至比較自卑。這就需要高職輔導員堅持以生為本思想。高職輔導員還應該與時俱進,轉(zhuǎn)變“人才觀”,不求全責備,只要有一技之長就是人才,是人才我們就要教育好。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我們輔導員工作要從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懷愛生之心,恪守為師之道,堅持以生為本,真心實意為學生服務,積極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幫助學生成長成熟。
2 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與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高職的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的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知識不斷增加,技能逐漸成熟,交友愿望強烈,渴望得到同學和師長的肯定,尤其渴望得到和他們關系最緊密的輔導員的認可與尊重。實事求是地看,高職學生由于普遍文化課比較差,在長期的小學、中學的教育中受到來自家長、學校老師、親戚朋友各種各樣的打擊,自信心喪失。因此,輔導員應該樹立尊重意識,有意識的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而不是對其尚存的丁點自信予以打擊。要改變以往對只要成績好就是“好學生”的僵化認識。尤其對于那些來自農(nóng)村,家庭困難而又自強的學生,更重要的是尊重他們的人格。輔導員應該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學生,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肯定的動作會給他們莫大的支持。輔導員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亮點,對于他們的進步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哪怕是那些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進步。
3 樹立服務意識,在工作中經(jīng)常換位思考
現(xiàn)在的學生已經(jīng)不再像以前那樣認為老師是高高在上的,他們非常聰明,而且極具懷疑精神,有時并不認為老師說的就是對的。所以,輔導員老師切不可像傳統(tǒng)那樣認為師道尊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則會對工作帶來很多困惑,也影響著輔導員工作的效果?,F(xiàn)在的大學生,成熟較早,獲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就不能夠僅憑想象來推測,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和情緒,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換位思考一下,也許就會豁然開朗,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這些想法有很多也是具有合理成分的。這樣就會更容易理解他們的想法,消除代溝造成的溝通問題,這樣更利于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輔導員要堅持“把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詢相結合,努力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3],作為開拓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4 轉(zhuǎn)變工作思路,變“他人管理”為學生“自我管理”
在工作中,輔導員應該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著手構建學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白月伞币环矫嫘枰o導員向?qū)W生說明,你已經(jīng)年滿十八歲,已經(jīng)成年,個人必須對自己負責。另一方面需要輔導員要向?qū)W生之所想,關注學生對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建議,并為其參與學生管理創(chuàng)造條件。竭盡所能發(fā)揚學生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努力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zhì)的學生干部隊伍,是做好輔導員工作重中之重,也是實現(xiàn)學生自我管理的種途徑。要建立學生干部培養(yǎng)機制,組織他們進行定期的理論和工作方法學習。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理念,讓學生干部樹立自我管理的責任意識,積極發(fā)揮他們的主人翁精神。通過學生干部理論培訓,將管理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鍛煉他們的管理能力。積極組織班級內(nèi)部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活動,告訴班干部你就是為班級服務的,發(fā)揮班干部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變被動管理為主動參與,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自覺遵守校紀校規(guī)。
5 強化自身素質(zhì),提高業(yè)務水平
打鐵還得自身硬,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才行,因此高職輔導員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加強修養(yǎng),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不僅要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還要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要深入研究當代高職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握高職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疏導相結合。高職輔導員必須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yè)技能,修身、養(yǎng)德,以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人格魅力對大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職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要注重走動式教育,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要走進社區(qū),經(jīng)常走訪寢室,關心學生的生活,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輔導員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生活,學生會才會向你敞開心扉。輔導員工作只有得到了學生的理解和廣泛支持,工作才會有成效,教育才能深入開展。高職的輔導員,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將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提煉形成制度,并不斷探索學生工作中的規(guī)律,提煉成理論,歸納成文字。
參考文獻:
[1]李建中.韓彥峰.淺析學分制條件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J].商品與質(zhì)量,2011,(1).
[2]楊希文.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
[3]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楊銀娣.突出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輔導員工作方法初探[N].文教資料,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