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俊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眼科,吉林 長春 130021)
臨床上常見一些好發(fā)于兒童時期的遺傳性眼底病及眼外傷,為及時發(fā)現(xiàn)外傷造成的眼底損傷的范圍和程度、全面了解眼底病的發(fā)病機制,在屈光間質透明時,行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檢查對于指導臨床早期治療、判斷預后,提供了有效的檢查手段。針對兒童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護理的特殊性,現(xiàn)將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兒童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檢查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5年間行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檢查的兒童患者,共計157例。男97例,女60例。患兒年齡4~17歲,平均10.3歲。視力光感-0.4。其中89例(111眼)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檢查陽性表現(xiàn)。其中,眼底病23例(38眼),眼外傷66例(73眼)。
1.2 不良反應:157例中有1例患者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造影過程中經(jīng)肘前靜脈緩慢推注l%熒光素鈉5 ml,無不良反應后,即快速推注20%熒光素鈉3 ml,約1分鐘后,患者突然出現(xiàn)刺激性干咳、惡心,呼吸表淺、脈搏微弱、血壓不能測量;1例造影結束后感惡心,數(shù)分鐘后全身出現(xiàn)大片蕁麻疹,為造影劑過敏反應;胸悶不適1例。另有13例出現(xiàn)惡心、嘔吐、蕁麻疹、皮膚瘙癢等較輕的不良反應。
2.1 造影前護理:造影前詳細詢問有無過敏史,應予患兒進行常規(guī)體格檢查,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慎做,以防發(fā)生意外[1]。造影前患兒要充分散瞳,用美多麗滴眼散瞳,使瞳孔直徑達7~8 mm,以防漏檢眼底病變區(qū)域。皮膚過敏試驗,于前臂內(nèi)側皮膚上,置1滴10%熒光素鈉,用無菌針頭于該處劃痕,5分鐘后觀察皮膚反應。陰性者可行造影。④造影室內(nèi)備鹽酸腎上腺素、地塞米松、非那根、苯海拉明、多巴胺等搶救藥品,并在造影同時建立靜脈通道,以保證醫(yī)療安全。對于過敏體質的患者可在造影前10 min加服Vit B6以防止患者心悸、惡心、嘔吐等過敏反應。⑤兒童患者行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檢查,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因此,造影前要主動與患兒閑談、游戲,充分取得患兒的好感和信任。對造影前患兒表現(xiàn)出的精神緊張、恐懼和不安的情緒,護士應給予疏導、安慰,并向患兒及家屬介紹造影的目的、過程和注意事項,請求患兒和家長的配合。并要告知患者熒光素鈉是無毒染料,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藥品,只要制劑純凈,一般患者均可耐受[2]。使患兒及家長消除顧慮和緊張情緒,從而積極配合醫(yī)生做好FFA。
2.2 造影中護理:①請家長隨同,這樣既可以避免患兒的恐懼心理,又可以請求家長的協(xié)助。②造影時應用童謠或舒緩的音樂環(huán)境,聲音由小逐漸增強,控制音量恰到好處?;颊邇A聽溫馨、舒緩的音樂,可以引起人腦與之同步,改善植物神經(jīng)興奮性,此時心率、呼吸減輕壓力反應,達到宣泄情感、放松的效果。又能轉移患兒的注意力,緩解其緊張和不適。使造影順利完成。③造影時囑患兒眼睛睜大,少眨眼,非檢查眼注視紅色指示燈,以固定眼球,勿哭鬧,以防唾沫飛濺污染鏡頭。④讓患兒舒適地坐在照相機前,于肘前靜脈內(nèi)緩慢注入稀釋熒光素鈉(10%0.1 ml熒光素鈉加5 ml生理鹽水)5 ml緩慢靜脈推注(1 min)。然后,固定好頭部,使患兒頭部固定在支架上,自然舒適地保持一定姿勢1 min左右,如患兒無不良反應,待醫(yī)生將鏡頭對準瞳孔后,再將20%熒光素鈉3 ml,用5 ml注射器接7號肌肉注射針頭5秒內(nèi)注入。推注完畢接靜脈通道,并觸摸患者脈搏,觀察脈搏速率、節(jié)律、強弱等情況,以免發(fā)生過敏及其他意外。同時啟動記時器,連續(xù)拍攝。造影過程中護士注射技術要過硬,做到穩(wěn)、準、快,并與攝影醫(yī)師密切配合。造影劑應在5秒內(nèi)快速注入,否則會使達到眼底血管內(nèi)的熒光素鈉濃度不足,影響早期病變顯影與循環(huán)時間觀察,降低FFA的診斷價值。但快速注入高濃度的造影劑,患者常有短暫惡心、心悸、嘔吐等不良反應,應對患者做適當說明,如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應立即停止造影,及時搶救。⑤拍攝過程中,指導病人按要求轉動眼球,使病變部位充分暴露,對畏光或不配合者,可幫助其固定上、下眼瞼。造影完畢后,觀察30 min,無不良反應方能拔出針頭,患者離開。⑥造影后囑患者盡可能不要直視強光,并告知出現(xiàn)皮膚、結膜黃染,小便呈黃綠色,甚至視物有黃色或粉紅色等現(xiàn)象,不要緊張,為熒光素的染料特性所致,造影后多飲水,以利熒光素鈉的排泄,24 h就可恢復。若遇遲發(fā)型過敏反應,及時去就近醫(yī)院治療。
2.3 不良反應的處理:①惡心多為一過性的,一般在推藥后10~30秒發(fā)生,囑患者深呼吸、放松后癥狀自行緩解;對予有藥物過敏史的患兒可在造影前按年齡、體重加服不同劑量的Vit B6、息斯敏。②1例嚴重蕁麻疹患者(12歲),給予5%葡萄糖250 ml加5mg地塞米松靜脈滴注,2小時后蕁麻疹消退,癥狀緩解。③1例過敏性休克患者,出現(xiàn)過敏反應后,立即讓患者平臥,進行心肺復蘇,給予從靜脈通路緩慢推注鹽酸腎上腺素lmg、地塞米松10 mg、非那根50 mg藥物急救。經(jīng)數(shù)分鐘搶救,血壓恢復至65/45 mm Hg(1 mm Hg=0.1333 kPa),脈搏仍微弱,意識明顯清楚。與此同時,相關科室迅速趕到,協(xié)助搶救,給予氣管插管,接通呼吸機。經(jīng)急診搶救約30分鐘后,患者心跳、血壓穩(wěn)定。為了密切觀察病情,立即轉送到我院急診觀察室?;颊呓?jīng)過升壓藥維持血壓及細胞活化劑、抗生素、速尿等各種措施搶救,在36小時后心臟、血壓、呼吸等一切體征完全恢復正常。
經(jīng)造影檢查后,眼外傷患者中有1眼可合并2種或2種以上病變者:視網(wǎng)膜下出血21眼,視網(wǎng)膜前出血28眼,脈絡膜破裂傷11眼,黃斑裂孔13眼;視網(wǎng)膜脫離3眼。后期視盤高熒光5眼,后期黃斑區(qū)高熒光6眼。眼底病:stargardt病12例,卵黃樣黃斑變性7例,中心性暈輪狀視網(wǎng)膜脈絡膜萎縮1例,視錐細胞營養(yǎng)不良1例,Coats病2例。
眼科因為其部位的特殊性,對于兒童這類高敏感群體的護理要求極高。針對兒童眼底熒光造影,熒光眼底血管造影適用于多種眼底疾病的檢查,可以為眼底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直觀、清晰、可靠的依據(jù),對眼底病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3]。但患兒更易對檢查存在恐懼心理,因此針對兒童應慎行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檢查,在護理工作中更要做到:①高度警惕熒光素鈉所致的毒副作用,尤其是過敏反應,即使熒光素鈉皮試陰性者也不能排除發(fā)生超敏反應的可能[4-5];②對患兒應有充分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這是保證兒童FFA的質量和順利進行的前提。協(xié)助患兒準確、順利地完成檢查,特別是保護性、遇見性地觀察患兒的反應,使患兒很好的配合檢查,達到檢查目的,為診斷提供客觀依據(jù)。
[1]廖菊生,梁樹今.眼熒光血管造影[M].眼科全書,1996:818.
[2]辛 宏.408例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的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8):114.
[3]白海琴.注射熒光素鈉稀釋液致過敏反應一例[J].廣西醫(yī)學,2007,29(5):785.
[4]郭冉陽,付文麗.熒光素鈉靜脈注射致高熱反應1例[J]. 眼科研究,2010,7(7):12.
[5]楊化學,王 玲.10%熒光素鈉致過敏性休克1例[J].臨床眼科雜志,2009,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