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衛(wèi)東 (四川省通江縣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四川 通江 636700)
結腸癌為結腸黏膜上皮發(fā)生的惡性病變,多由外界環(huán)境或遺傳等致癌因素生成,急性腸梗阻較多是由結腸癌引起的,給臨床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多為閉袢性梗阻的腸梗阻,含有大量產氣細菌在結腸里,易發(fā)生腸壞死和穿孔,總的治療原則是盡早切除腫瘤和解除梗阻[1]。因此,掌握手術適應證,選擇適當?shù)氖中g方式和時機,加強圍術期的支持治療的和良好的護理,對患者的預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通過對收集的2006年8月~2012年5月我院58例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病例資料進行探討、分析,診治體會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共58例結腸癌合并急性腸梗阻患者,年齡38~76歲,平均62.4歲,其中女24例,男34例。所選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嘔吐、肛門不排氣、不排便等情況。梗阻時間2~15 d,平均8 d。按腫瘤發(fā)生部位:包括結腸脾曲7例,升結腸14例,降結腸6例,回盲部6例,橫結腸4例,乙狀結腸12例,結腸肝曲9例。
1.2 治療方法:患者手術前均進行X線檢查確診,采用禁食、胃腸給予積極持續(xù)減壓、不斷肥皂水灌腸,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和水電解質紊亂及預防使用抗生素等糾正腸梗阻引起的整體全身性生理紊亂?;颊咔闆r符合的話,急診行剖腹探查術。手術方式如下:所有患者施行一期結腸切除吻合術,有切除右半結腸27例和切除左半結腸18例;行分期手術13例,其中5例右半結腸,8例左半結腸,施行一期造瘺和二期腫瘤切除吻合共4例。手術后對患者要給予一定的腸外營養(yǎng)等支持治療和合理的抗生素。
行一期切除吻合手術的左半結腸癌18例,手術后發(fā)生吻合口瘺2例;行一期切除吻合術的右半結腸癌27例,手術后無吻合口瘺發(fā)生;分期手術13例,切口感染4例,其中包括切口裂開1例;并發(fā)肺部感染2例;行二期手術時有3例無法切除腫瘤;右半結腸癌行根治一期吻合術后存在切口感染2例;有2例在永久橫結腸造瘺左半結腸癌的圍術期死亡。
結腸癌多以中老年發(fā)病率最高,結腸回盲瓣因其有特殊的解剖位置,可導致腸管的壓力逐漸增加以致使嚴重擴張,腸壁缺血或壞死以及中毒性休克,進而導致相對嚴重的機體失衡現(xiàn)象,體內酸堿紊亂嚴重者可能引起其他臟器的功能衰竭。當前治療結腸癌最普遍和最有效果的方法仍然是手術治療切除病變部位[2]。對于結腸癌梗阻的患者,經胃腸減壓、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并采取積極的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等保守治療后癥狀無緩解的,應該盡早的進行手術治療。
結腸癌并腸梗阻手術方式有以下幾種:Ⅰ期結腸腫瘤切除腸吻合術;Ⅰ期腫瘤切除和近端腸管造口以及Ⅱ期腸吻合術;當已無法切除腫瘤,或者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腹腔廣泛播散時,就僅能進行永久性的腸造口術亦是捷徑手術。目前治療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根本目的為,力爭病變腸段Ⅰ期切除吻合,解除梗阻,保持腸道的連續(xù)性[3]。根據(jù)患者自身的體質,身體素質狀況良好,能根治性切除橫結腸癌還有右半結腸癌引起的腸梗阻,則可考慮選擇Ⅰ期切除吻合術。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身體素質良好,腸管血液運行正常,沒有嚴重的合并癥病變現(xiàn)象,可以進行Ⅰ期右半結腸切除手術。目前對于行Ⅰ期切除吻合術的左半結腸癌并急性梗阻仍有分歧。據(jù)報道因結腸的解剖生理特點,結腸癌并發(fā)急性腸梗阻行Ⅰ期手術切除吻合術術后腸瘺的發(fā)生率高達21.73%[4],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因腸瘺而致使手術失敗是外科醫(yī)師面對的一個難題,這也是一直以來業(yè)界在手術方案選擇上存在爭議的焦點。
選擇何種途徑治療左半結腸癌引起腸梗阻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梗阻近端腸管呈中度擴張,不需要廣泛切除就可以解除梗阻則行Ⅰ期切除。假如不能行Ⅰ期手術切除,則應考慮行近端結腸造口術,在Ⅱ期手術時切除。所以,臨床上要根據(jù)患者具體的體質,有或無并存病及其病重程度,梗阻發(fā)生的時間及輕重,腫瘤的生長部位等各種因素,選擇恰當?shù)氖中g途徑。
總而言之,身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首先要逐步加強對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思想上的看法,同時患者與其家人也要適當給予大力的支持和積極地配合。通過手術前的有效診斷、術中積極治療以及聯(lián)合術后的輔助治療,這三者是治療該疾病的根本保證。選擇恰當?shù)氖中g方法并掌握正確的手術時機,可以顯著地提高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降低病患的發(fā)病率,讓患者早日康復遠離疾病折磨。
[1] 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510-512.
[2] 嚴律南,姚榛祥.現(xiàn)代普通外科手術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1:173.
[3] Minowa K,Yukihiro T,chiharu K,el al.Expression of intrapul-monary surfactant apoprotein-A in autopsied Lunfs:comparative study of csses with or without pulmonary hypoplasis[J].PediatricResearch,2000,48(5):675.
[4] Fitchtt CW.Hoffman GC.Ostractingmalignant l.esions of the colon[J].Surg Clin Norh Am,2005,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