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瑩 張敏 何紅運
摘要采用水熱法合成了VCoβ和VNiβ沸石,并以TMS對VCoβ和VNiβ沸石進行表面修飾,制備了兩親性沸石催化劑.運用XRD、FTIR和SEM等技術對樣品進行了表征.考察了樣品在環(huán)己烯水化相界面反應中的催化性能.結果表明,改性后的沸石骨架未被破壞,能分布于水、油兩相界面,VCoβ沸石對環(huán)己烯水化的相界面反應表現(xiàn)出優(yōu)良的催化活性,在反應溫度為100℃,反應時間為4h,環(huán)己烯與水的體積比為1∶1,相界面面積(cm2)與催化劑質(zhì)量(mg)比為1∶0.175,環(huán)己烯的厚度為0.3cm,在不加共溶劑及靜置的反應條件下,環(huán)己烯的水合率和環(huán)己醇的選擇性分別為6.5%和53.3%.
關鍵詞兩親性沸石;催化;環(huán)己烯
中圖分類號O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537(2012)05005105
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凸顯,加強了人們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環(huán)境保護的理念也日益完善和全民化,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綠色化學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1].多數(shù)有機反應體系涉及水、油兩相,若使用普通的催化劑,需要引入大量的共溶劑,才能促使反應發(fā)生[23].溶劑的大量使用不僅提高了生產(chǎn)成本,引發(fā)更多副反應,降低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為解決這些問題,兩親性沸石的研究開始出現(xiàn),Nur等[46]采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通過表面修飾含鈦NaY沸石,制備出了兩親性含鈦OTSNaY沸石,發(fā)現(xiàn)這類兩親性沸石催化劑在烯烴環(huán)氧化相界面反應中的催化活性遠高于僅僅親水或者親油的催化劑,Ohtani等[7]以HZSM5沸石為母體,制備出了親水、親油的兩親性沸石,對比了這三類沸石在環(huán)己烯相界面反應中的催化效果,發(fā)現(xiàn)該兩親性沸石的催化活性僅略高于其他沸石,后來,國內(nèi)學者相繼合成了兩親性含鈦β沸石[8]、兩親性TS1沸石[9]和兩親性HZSM5沸石[10]等等,并研究了他們的催化性能.李艷鳳等[11]采用OTS和TMS(三甲基氯硅烷)修飾改性雙雜原子β沸石,制備出了兩親性OTSTiVβ沸石和TMSTiVβ沸石,初步探索了其在烯烴相界面反應的催化性能.這些創(chuàng)新研究與實踐,為化工產(chǎn)品的綠色合成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前景.鑒于雜原子β沸石[1216]和兩親性催化材料在催化反應方面的優(yōu)良特性,作者研究制備出了兩種新的兩親性β沸石催化劑,并初步考察了其催化性能.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第35卷第5期
高丙瑩等:新型兩親性β沸石的制備及催化性能研究1實驗部分
1.1原料與試劑
白炭黑(二氧化硅,工業(yè)級,質(zhì)量分數(shù)99.9%,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乙基氫氧化銨(工業(yè)級,含TEAOH質(zhì)量分數(shù)21%,湖南建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偏釩酸銨(A.R.級,質(zhì)量分數(shù)不少于98.0%,北京房山陶瓷繪料廠),氯化鎳(NiC12·6H2O,分析純,北京紅星化工廠),氯化鈷(CoC12·6H2O,分析純,上?;瘜W試劑公司),去離子水(湖南師范大學高純水制備室),氟化銨(C.P.級,上海中西化工廠),甲苯(A.R.級,質(zhì)量分數(shù)99.5%,湖南師大化學實業(yè)公司),三甲基氯硅烷(質(zhì)量分數(shù)98.5%,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環(huán)己烯(化學純,質(zhì)量分數(shù)98.0%,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儀器
Y2000型X射線衍射儀,工作條件:雙軸聯(lián)動,連續(xù)掃描,CuKα輻射(λ=0.15406nm),掃描范圍2θ為4°~40°,掃描速度0.25°/min,管電壓30kV,管電流20mA,正比計數(shù)管探測器,鎳濾波;Sirion200發(fā)射掃描電鏡(FEI公司);NICOLETAvatar370型紅外光譜儀(美國),KBr壓片.GC950氣相色譜儀,分析條件:毛細管色譜柱AT.XE60(0.32mm×0.5μm×30m),微量注射器進樣,進樣量0.2μL,分流比為1∶20,柱溫120℃(恒溫),汽化室溫度220℃,檢測器:FID250℃,載氣為N2,載氣流速40mL·min-1.
1.3雙雜原子β沸石的制備
合成雙雜原子VNiβ沸石初始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配比為:n(SiO2)∶n(NiO)∶n(V2O5)∶n[(TEA)2O]∶n(H2O)∶n(NH4F)=60∶2.0∶1.0∶18∶600∶30,先將計量的NH4VO3和NiC12·6H2O加入去離子水中,再加入TEAOH,攪拌2h后緩慢加入白炭黑,繼續(xù)攪拌2h,再加入氟化銨,強力攪拌2~3h,把得到的均勻溶膠轉(zhuǎn)入聚四氟乙烯襯里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在140℃下晶化12d,取出反應釜,冷卻至室溫,用高速離心機分離結晶產(chǎn)物,充分洗滌,直至洗出液接近中性,再將產(chǎn)物用1mol·L-1NH4Cl溶液浸泡2h,攪拌,凈置澄清后傾去上層清液,重復處理一次,過濾并洗滌,將產(chǎn)物于100℃干燥4h,得到雙雜原子VNiβ沸石樣品.
VCoβ沸石按文獻[16]制備.
1.4兩親性雙雜原子β沸石的制備
取8g甲苯,滴加1gTMS(三甲基氯硅烷)混合均勻,然后稱取0.5gVCoβ沸石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2h后,混合物轉(zhuǎn)移至砂芯漏斗,抽濾,用約25mL甲苯溶液分3次洗滌,置于烘箱中烘干即得兩親性TMSVCoβ沸石樣品.
同上法制得兩親性TMSVNiβ沸石樣品.
1.5相界面催化反應
在帶聚四氟乙烯內(nèi)膽的不銹鋼高壓釜內(nèi)進行環(huán)己烯的水化相界面反應,相界面面積為4cm2,高壓釜內(nèi)膽中加入4mL蒸餾水、4mL環(huán)己烯和一定量的催化劑,高壓釜密封后置于恒溫烘箱中,靜置反應一定時間后,取出反應釜迅速冷卻后過濾,濾液靜置,分層后取上層液體進行分析.
2結果與討論
2.1樣品的兩親性測試
2.5.3TMSVCoβ沸石對環(huán)己烯水化相界面催化反應條件的探索上述研究結果表明,TMSVCoβ沸石相對于TMSVNiβ沸石對環(huán)己烯的水合相界面反應催化活性較高,故在進一步研究時,作者以TMSVCoβ沸石[n(Si)/n(M)=30]為催化劑,考察了催化劑用量、反應時間及相界面面積對環(huán)己烯水合相界面反應的影響.反應條件為:環(huán)己烯4mL,水4mL,反應溫度100℃,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中1~6號實驗可以看出,隨著催化劑用量的增加,環(huán)己烯的轉(zhuǎn)化率、環(huán)己醇的選擇性也隨之增大,在催化劑用量大于80mg時,環(huán)己醇收率幾乎不再變化,這主要是由于催化劑用量超過某一值時,催化劑在給定的相界面范圍內(nèi)發(fā)生了堆聚而不能充分被分散,因而降低了單位催化劑的催化效率,因而當催化劑的用量滿足20mg/cm2時,催化環(huán)己烯水合的效果最佳.由表中4和7~12號實驗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環(huán)己烯的轉(zhuǎn)化率升高,當反應進行到4h時,環(huán)己烯的水合率較高,環(huán)己醇的選擇性也較好,當反應超過4h后,環(huán)己醇的選擇性開始下降,表明出現(xiàn)了一定量的次級產(chǎn)物,副產(chǎn)物的種類及含量增多,不利于催化活性的比較,所以選擇反應時間4h較適宜.由表中4和13~16號實驗可知,當沸石催化劑用量不變時,隨著相界面面積的增加,環(huán)己烯的轉(zhuǎn)化率增加,但當相界面面積增加至一定值時,環(huán)己烯的轉(zhuǎn)化率基本不變.其原因在于相界面面積越大,則同一時間接觸的反應物的量就越多,催化劑在單位面積的催化效率就越高,但當面積增大至一定程度時,催化劑不能鋪滿整個界面,增加的面積在無催化劑存在時作用不大,故環(huán)己烯轉(zhuǎn)化率不再升高,最適宜的相界面面積(cm2)與催化劑的質(zhì)量(mg)比為1∶0.175.比較1和15號實驗可見,單位面積上的催化劑用量相同,轉(zhuǎn)化率卻相差很大,說明環(huán)己烯的厚度也影響了反應的進行,所以,單位面積(cm2)內(nèi)環(huán)己烯的厚度以0.3cm為宜.
3結論
采用TMS修飾改性制備了兩種兩親性沸石催化劑,并對樣品進行了表征,經(jīng)過硅烷改性的TMSVCoβ與TMSVNiβ沸石不會破壞樣品骨架結構,晶體表面的變化很?。诃h(huán)己烯水合相界面催化反應中,經(jīng)過修飾改性的TMSVCoβ與TMSVNiβ表現(xiàn)出比母體沸石更好的催化活性,結果顯示,在靜置條件下,用TMSVCoβ作催化劑,當反應溫度為100℃,反應時間為4h,環(huán)己烯與水的體積比為1∶1,相界面面積(cm2)與催化劑質(zhì)量(mg)的比為1∶0.175,單位面積(cm2)環(huán)己烯的厚度為0.3cm時,環(huán)己烯的水合率和環(huán)己醇的選擇性分別為6.5%和53.3%.
參考文獻:
[1]馬丙麗,淳遠,須沁華,等.不同孔結構兩親性沸石的制備及其對相界面反應的催化性能[J].催化學報,2006,27(8):737742.
[2]蔡磊.固體酸催化合成環(huán)己烯及己二酸的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06.
[3]勵娟.有機溶劑對環(huán)己烯催化水合反應性能的影響[D].天津: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
[4]NURH,IKEDAS,OHTANIB.Phaseboundarycatalysis:anewapproachinalkeneepoxidationwithhydrogenperoxidebyzeoliteloadedwithalkylsilanecoveredtitaniumoxide[J].ChemCommun,2000,16(5):22352236.
[5]NURH,IKEDAS,OHTANIB.Phaseboundarycatalysisofalkeneepoxidationwithaqueoushydrogenperoxideusingamphiphiliczeoliteparticlesloadedwithtitaniumoxide[J].JCatal,2001,204(2):402408.
[6]IKEDAS,NURH,SAWADAISHIT.Directobservationofbimodalamphiphilicsurfacestructuresofzeoliteparticlesforanovelliquidliquidphaseboundarycatalysis[J].Langmuir,2001,17(26):79767979.
[7]李艷鳳.新型雙雜原子TiVβ沸石的合成與性能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2.
[8]周煒,須沁華,董家騾.新型兩親性含鈦β沸石的制備與表征[J].化學學報,2003,61(10):15331536.
[9]周煒,孟凡磊.兩親性TS1沸石的制備及其相界面催化反應性能的研究[J].化學學報,2004,62(15):14251429.
[10]馬丙麗,淳遠.新型兩親性HZSM5沸石催化劑對環(huán)己烯水合相界面反應的催化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05,4(26):731736.
[11]肖質(zhì)文,李艷鳳,何紅運,等.兩親性TiVβ沸石的制備及其相界面催化反應性能的研究[J].無機化學學報,2008,24(11):18801884.
[12]張敏,肖質(zhì)文,何紅運.Cuβ沸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J].無機化學學報,2011,27(3):427433.
[13]何紅運,龐文琴.Coβ沸石的合成與結構表征[J].應用化學,2002,19(6):588590.
[14]何紅運,龐文琴.無鋁Niβ沸石的合成與結構表征[J].現(xiàn)代化工,2002,22(9):2428.
[15]肖質(zhì)文,何紅運.雙雜原子FeVβ沸石的合成、表針及催化性能[J].催化學報,2010,31(6):705710.
[16]張敏,何紅運.VCoβ沸石的合成及結構表征[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1,34(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