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陰心 陳美珠
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
紀陰心 陳美珠
目的 總結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手術的護理配合要點及護理體會。方法 對1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推間孔鏡下髓核摘除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6例患者手術時間60~90min, 平均75 min, 手術過程順利, 術后切口愈合良好, 無神經根損傷及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均康復出院。結論 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手術切口小, 技術含量高, 加強護理配合至關重要。
腰椎間盤突出;椎間盤摘除;椎間孔鏡;手術配合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臨床上常見的多發(fā)疾病, 是腰腿痛的常見原因[1]。由于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導致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并壓迫神經根, 導致神經功能障礙及患側下肢放射性疼痛[2]。其手術方法很多, 隨著新技術的迅速發(fā)展, 近年來國內興起微創(chuàng)手術, 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不但損傷小、出血少, 且具有不改變脊椎的正常結構, 術后恢復快, 住院天數短的優(yōu)點, 目前已在臨床廣泛開展。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對16例有手術適應癥的患者行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 取得滿意的療效?,F(xiàn)將手術配合總結如下。
16例患者, 其中男10例, 女6例, 年齡35~65歲, 平均年齡50歲。根據MRI或CT顯示髓核突出節(jié)段L4~5有8例, L5~S1有6例, L4~5及 L5~S1均有突出者4例。
2.1 術前準備
2.1.1 患者準備 術前1 d由巡回護士到病房探望患者, 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心理狀況, 進行針對性的疏導, 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體位及術中的配合要點, 耐心細致地做好患者及其家屬心理護理工作, 指導患者先行俯臥位的體位練習, 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 以良好的狀態(tài)迎接手術。
2.1.2 手術室和儀器的準備 將手術安排在有鉛墻的百級凈化手術間內, 選擇可以X線透視的床并備好C臂機。術前一天需檢查椎間孔鏡系統(tǒng)是否處于功能良好狀態(tài), 主要檢查包括影像像系統(tǒng)攝像機, 光源, 醫(yī)用液晶監(jiān)視器及雙極射頻,線路及兩盒椎間孔鏡專用的手術器械, 內有:鏡頭、塑料帽、定位針、穿刺針、針芯、環(huán)鉆、套管、玻璃刀、連接配件、9號針頭、鐵錘、扳手等。其中線路及兩盒椎間孔鏡器械均需采用低溫等離子滅菌。并備好布類手術衣及常用物品:手術薄膜4張、11號刀片、C臂機保護套、百特沖洗管、吸引器、1 ml、5 ml、50 ml注射器、手套、快薇喬、2000 ml生理鹽水,常用藥品:2%利多卡因2支, 0.9%生理鹽水10 ml,亞甲藍注射液、地塞米松、彌可保。
2.2 術中配合 手術當日提前30 min開啟空調凈化系統(tǒng),患者進入手術間后認真核對相關信息資料, 開放靜脈通路;硬膜外麻醉后, 患者擺俯臥位, 側入路拍側位片擺于有腰橋的弓型架上, 盡量使椎板間隙打開;后入路患者需拍正位片, 故需擺在可透視的床并用專用軟墊, 將胸部髖部墊高10 cm并使腹部懸空。在C臂機透視下進行病變椎體的體表定位并做好標記;常規(guī)消毒鋪巾, 切口四周用手術貼膜做好防水保護, 臺上護士清點好器械并將器械按使用的先后順序排列好, 與巡回護士共同連接好攝像系統(tǒng)、射頻電極、進出水管后, 巡回護士打開主機電源開關并調節(jié)光源亮度。術者將鏡頭對著白紗布, 由巡回護士壓主機上的白平衡鍵, 進行對白, 屏幕上顯示OK即可。用尖刀片切皮膚小口約6 mm, 定位針穿刺, 緩慢刺入病變椎間隙透視確定后, 注入亞甲藍約1 ml。穿刺針到位后, 沿穿刺針推入套管, 由細到粗逐級擴張,并用環(huán)鉆擴孔, 退出環(huán)鉆插入工作套管, 插入椎間孔鏡, 術中持續(xù)生理鹽水沖洗, 鏡下用各類咬鉗取已染色的髓核組織并用射頻電極消融、電凝, 修復破損纖維環(huán), 鏡下觀察無活動性出血, 神經根松弛、硬膜囊搏動, 手術即可結束, 用1ml注射器注入彌可保和地塞米松混合液到神經根, 消炎消腫,退出內鏡和工作通道, 切口用快薇喬縫一針, 紗布包扎。
2.3 注意事項
2.3.1 做好患者保護 患者均取俯臥位, 擺置時需注意懸空腹部, 體位墊表面用棉墊包好, 手臂保持屈曲功能位, 小腿用軟枕墊高, 雙膝蓋墊氣圈, 頭部用頭圈墊, 盡量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并注意患者的保暖。
2.3.2 做好防水工作 術中需持續(xù)生理鹽水沖洗, 故術前用有袋子的專用手術薄膜鋪在手術野四周, 使袋子剛好能引水至臺下接水桶內, 防止浸濕無菌單而污染。
2.3.3 做好防射線的工作 術中需要經常行X線透視, 對患者及手術者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故手術者需戴鉛帽、防護眼鏡、圍脖、穿鉛衣。患者會陰部以下和頸部也需用鉛衣進行遮擋, 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2.3.4 整個手術過程中器械護士需穩(wěn)、準、輕、巧、快地傳遞器械, 巡回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征和情緒變化。
16例患者手術時間60~90 min, 平均75 min;手術過程順利, 出血量20~40 ml, 無神經根損傷, 手術切口愈合良好,無感染現(xiàn)象發(fā)生, 平均住院5 d, 均康復出院。
4.1 心理護理 患者因長期的腰腿痛, 造成工作和生活上的諸多不便, 心理負擔大, 容易產生抑郁情緒, 加上對推間孔鏡下手術這項新技術缺少相關方面的知識, 可能存在有顧慮;巡回護士術前看望患者的時候, 應該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反應并給予相應的開導, 講解手術成功的病例、手術的方法、優(yōu)點, 減輕思想顧慮, 使患者樹立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手術。
4.2 體位訓練 患者手術過程中取俯臥位, 為減少不適感,術前體位訓練很重要。體位訓練前先講解訓練的目的、注意事項和訓練的動作要點。通過訓練使術中病變椎間盤后間隙增寬, 又能使呼吸更順暢, 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4.3 器械保養(yǎng) 椎間孔鏡是近年來新開展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在儀器設備和手術護理配合管理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椎間孔鏡所需的儀器設備精細而且昂貴, 要求臺上護士和清洗人員要倍加仔細, 術畢將線路收好, 清點好器械, 清洗時將各零件拆開, 各套管芯拔出, 遵循沖洗、酶洗、氣槍水槍清洗、吹干、等離子滅菌的原則。
4.4 ??茦I(yè)務 椎間孔鏡器械昂貴及線路復雜, 配合難度大, 對護士的業(yè)務水平要求高, 一般要經過訓練后才能參與配合此類手術。故??谱o士不僅要了解相關的解剖知識, 對器械及手術步驟要做到心中有數, 并不斷的總結經驗, 交流探討, 以適應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需要。
[1] 韓長旭,賈長青,劉振寧,等.青少年腰椎間盤切除術后的中遠期療效觀察.中國骨傷, 2008,21(2):142-143.
[2] 王麗艷,冷桂英.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9,4(10):185-186.
361003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