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潛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性格、習慣因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變化。其實生活中我們的每一點收獲、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潛移默化。
請以“潛移默化”為題,寫一篇600—1000字以內(nèi)的文章,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題解
審題時,應該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命題中有兩部分關鍵詞:一個是“潛”和“默”;一個是“移”和“化”。“潛”和“默”是暗中的、不知不覺的意思,“移”和“化”是改變、變化的意思,要寫一篇切合題意的作文,就要表現(xiàn)出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即必須體現(xiàn)出某種變化,而這種變化又是在不知不覺、不被人注意的過程中發(fā)生的。在實際寫作中,“移”和“化”容易體現(xiàn),只要寫出發(fā)生了某種變化即可,而“潛”和“默”的體現(xiàn)是個難點,它要求表現(xiàn)出某種影響,而這種影響又必須是默默的、暗中的、不易被察覺的,一不留神就會寫成意思完全相反的“耳提面命”,比如寫成某人告訴我、教導我要怎么做,或者寫成某人有意識地引導我等模式,這都是不合題意的。
其次是立意構思。題干中有“生活中我們的每一點收獲、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潛移默化”一句,“收獲”和“進步”提醒我們,盡管“潛移默化”有時候也可以指不好的、壞的方面的變化,但在這里應該是好的方面的變化才更符合題意。從寫作角度來說,寫自己而非他人受到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更容易把握,也更能表達真情實感。又因為是不知不覺中的,影響和變化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要注意文章所呈現(xiàn)出來的時間應該是一個時間段而不是一個時間點,即應該寫某個較長時間段內(nèi)而不是某一時刻發(fā)生的事。
再次是關于題材和詳略的處理。因為變化和影響本來如影隨形,在處理題材時,將外力或外物的影響和自己不知不覺中的改變這兩部分結合起來寫,顯得更真實自然。同時,文章要體現(xiàn)外力或外物的影響和某種變化這兩部分內(nèi)容,這兩部分都應該充分表現(xiàn):即不將外力或外物的影響寫足,就不足以展現(xiàn)出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以致發(fā)生的那種變化;而不寫足我怎樣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點地改變,就不會完全體現(xiàn)那些“移”和“化”以及最終的結果。
潛移默化嚴慰慈
從一根嫩樹芽,到一棵濃蔭蔽日的大樹,這嫩芽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成長。從幾塊紅磚,到一座房屋,這磚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我,從牙牙學語的嬰兒到現(xiàn)在亭亭玉立的少年,有多少思想在潛移默化中漸漸形成?
成長中,父母對我的影響深入到點滴,默默地灌輸了我許多,我感激不盡。
“哎呀,你媽媽認識班里的每個同學???”朋友瞪大眼睛,驚奇地說,像是天方夜譚?!皩ρ?,學校的事我經(jīng)常和父母說啊,他們都好了解呢!”我答道,臉上閃過一絲自豪?!笆菃??好多同學的家長可都沒有你媽媽的消息靈通啊!”朋友一臉燦爛,笑著說?!安贿^,我一般報喜不報憂……”我有時想,自己和爸爸媽媽的關系好似朋友,也算是無話不談,和自己內(nèi)向的性格可不大一樣?。u漸地,我注意到,每次媽媽與姥姥姥爺打電話,都長達一個小時,無話不談,但對于工作不順、家人生病卻只字不提。媽媽甚至還知道住得遙遠的姥姥最近新買了幾個杯子,雖然瑣碎卻十分溫馨?;蛟S正是十幾年來經(jīng)常聽著媽媽打電話,我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總愛把事情向父母訴說,我才知道爸爸喜歡什么領帶,媽媽愛好什么顏色的絲巾……
媽媽總把家里吃過的好東西記下,并說改天再買點兒寄給姥姥嘗嘗。爸爸也不經(jīng)意地把小手電、拐杖什么的給媽媽,讓她寄給姥姥。小時候,媽媽總是牽著我,自己拎個大包去郵局,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要寄走的東西打包。還不及柜臺高的我使勁兒踮起腳,想看看有什么新鮮玩意兒被寄走了:有養(yǎng)生的書,姥爺喜歡的巧克力,姥姥無意中提到自己的帽子有些大了,所以箱子里還有一頂帽子……冬天,寒風吹得路人縮起脖子,我和爸媽一同去郵局;盛夏,我?guī)蛬寢屃嘀黄鹑ム]局。漸漸地,我長大了,可以和媽媽一起挑衣服了,“這件姥姥穿一定好……”我似乎能看見姥姥收到包裹后的笑臉。
潛移默化中,我會在回家時順路買一束鮮花回來,也許是媽媽喜歡的康乃馨,也許有爸爸鐘愛的天堂鳥;我會留意媽媽的耳機壞了,去買一個新的給她;我和朋友逛街時會給爸爸帶他無意中提起的童年時向往的泡芙;我會在媽媽午睡醒后遞上一杯清茶;我會在爸爸小憩時為他搭上一件浴袍……
從小到大,記憶中爸爸媽媽從未特意向我說過“孝”,只是小時候老師講過,書里看過,聽別人夸過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我一直默默觀察著爸爸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媽媽聽說姥爺生病后焦慮的表情,電話里媽媽瑣碎的家常話,爸爸在醫(yī)院里的上下奔走,爸媽之間的談話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只是默默做著,我也靜靜看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果真沒錯,潛移默化中,他們教會了我許多。
成長中,爸爸媽媽的言行一直影響著我。還會有多少思想,在潛移默化中漸漸形成?
佳作點評
源自生活的寫作,最真切動人。文章寫父母對“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寫父母和姥姥姥爺、爺爺奶奶聊天,或者為他們買點兒小物什,寄點兒平常的生活用品等,都是平凡的舉止,卻在不知不覺間,將一顆“孝”的種子播撒在“我”的心田,并開出了美麗的花。最瑣碎的生活小事,卻在作者真實的捕捉、真情的表述中,流瀉出無限的溫馨和美好。
(李立華)
潛移默化文少蘇
曾經(jīng),我是一個很文靜不愛外出的男孩。那時,我每天都待在家里,最喜歡的事莫過于玩兒游戲、看小說。我的同學叫我出去打球、玩耍時我總是找理由推脫、拒絕,因為我壓根兒不喜歡去外面玩兒。那時,我的房間就是我全部的世界,但是,有一個人一直在我身邊,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打斷了正在看小說的我。我走出房間開開門,父親就站在大門外,身邊是他那永遠不會換的黑色旅行箱。父親不年輕了,但他依舊十分熱愛這份四處奔波的工作。此時他的臉上沒有絲毫旅行的疲憊和風塵仆仆的感覺,反而顯得容光煥發(fā)、神采奕奕。他一進屋直接坐到餐桌前,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他拍攝的照片?!靶×?,快來看,美國的田園風光,多美,還有自由女神像!來看啊!”我小聲嘟囔著:“沒勁!”說罷,就走回了房間。
之后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又有許多這樣的場景重復出現(xiàn),父親那顆熱愛旅游的心還是沒有變。
一個春日的傍晚,父親又在瀏覽他的照片。無意中我看到了幾張,禁不住沉醉其中。富士山下,大片粉紅色的櫻花正在綻放,無數(shù)花瓣輕輕飄落,仿佛人間仙境。我湊到了父親身邊,和他一起欣賞起來,父親很驚訝我會來欣賞他的照片,看得出他顯得非常興奮。漸漸地,我覺得自己好像也喜歡上了這些唯美的風景。我對一直宅在家里的愛好也減少了幾分,產(chǎn)生了想去外面走走看看的愿望。
夏日的夜空繁星閃爍。我等著父親歸來,因為我想要看他這次去法國的照片。當父親在電腦上打開那些照片時,我首先注意到的并不是那些著名建筑,而是幾張法國夜空下的田園小村莊。那些星星靜靜地鑲嵌在天空中,遠處的幾戶人家透出點點燈光,整個畫面顯得靜謐、神秘。接下來,才是令我震撼的巴黎。黑夜里,凱旋門和艾菲爾鐵塔燈火通明、金碧輝煌。那一刻,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多看看,找到更美好的事物和更真切的感受,才能真正了解世界。
于是,我開始出去看世界,先是國內(nèi)的名山大川,在不斷的行走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豐富與博大。然后,我把目光轉向了國外。
去年暑假,我獨自一人站在華盛頓的街頭,穿梭在博物館群、國會山、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之間,我沒有絲毫的孤獨感,反而很高興、很快活。我感受著那里的陽光,享受著旅行帶給我的美好感受,也感受到了父親潛移默化帶給我的蛻變。
生活就是如此,某個小地方不可能是世界的全部,只有不斷探索新的世界,才能真正懂得世界的含義,成就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我會繼續(xù)享受自己的蛻變,享受探索人生的過程。
佳作點評
是對新事物、新世界的不斷探索,使我們不斷了解這個世界,也不斷豐富自己。本文小作者寫父親對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永遠“在路上”的父親,和那些美麗的影像一起,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一直宅在家里的我”,使“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神往,并最終邁出了探索世界的腳步。了解世界,豐盈自我,多么可喜的蛻變!
(李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