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斌
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筆者覺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前提是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美國企業(yè)家艾柯卡說過:“作為老師,你可以有壞學生,但是作為學生,你最好不要有壞老師,因為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睂Υ?,我體會頗深,我校地處城鄉(xiāng)接合處,經(jīng)濟落后、民風質樸,每當開學家長送學生報到時,家長和我說的最多的是:“孩子讀書不用功,或是孩子不聽話,和同學鬧意見,老師可要狠狠砸他(她)呀!”望著這些憨厚的家長和稚嫩的學生,我的心里涌起一種神圣復雜的感情,我應該為她的子女做點什么才對得起他們忠厚城實的心靈呢?我不禁想起約翰·洛克菲勒的一句話:“我相信每一份權力暗示著一種職責。每一個機會暗示著一項義務,每一種權益暗示著一種責任?!彼哉f,班主任工作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白自己肩負責任的巨大。教師不是企業(yè)家,無任意挑選“原料”的權利;教師是教育家,應傾注愛心教好每個學生。因為沒有真實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迫使班主任關心和愛護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從心靈到身體,從生活到學習,從思想到習慣,從成人到成才。這樣班主任就會自覺的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去分析他的每一位學生,針對不同的情況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從而培養(yǎng)他們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甚至是社會精英。
班主任必須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精神。《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币簿褪钦f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班主任要想管好學生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過表率樹立起在學生中的威望。班級將會上下同心,大大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班主任的號召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學生敬佩的班主任,將會在你的班主任工作中事半功倍。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果學生表現(xiàn)好,是你的成就,你的光榮;因為這表明你教育有方。反過來講,一旦學生表現(xiàn)不佳甚至犯了錯誤,你也有責任,三字經(jīng)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作為父母也好,教師也好,我們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著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學生,而對學生的教育,“言傳”尚需“身教”,而“身教”更重于“言傳”。
要求學生舉止大方,談吐文明,衣著整潔,不遲到、早退,班主任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且言行一致,再“誨人不倦”才有說服力。這對學生進行良好品德教育是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所謂“身教勝于言教”,就是這個道理。有時候我們總是埋怨學生不懂事,其實我們更應該反思我們自己: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們給了孩子多少引導和點撥?
班主任必須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研究表明:有積極態(tài)度的人在遭受病毒侵襲時患病的風險要低34%,或者,即使他們面臨壓力,也不會表現(xiàn)的很明顯。愉悅的感覺會促使人體分泌荷爾蒙與蛋白質,增強身體對疾病的免疫力。
由于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班主任必須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去感染傳遞給每一位學生。人生挫折是難以避免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關鍵是要能辯證地看待挫折,積極對待挫折,把挫折當作對自己的考驗和磨練,不把挫折當作災難,而是積極尋找戰(zhàn)勝困難的辦法,這樣就一定能戰(zhàn)勝挫折,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就能適應高強度的高中學習生活。假如學生沒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遇到了挫折與困難后就會看到生活中陰暗的東西,很多學生體會到的就是失意,無奈,表現(xiàn)出成績下降,甚至輕生等一系列問題,為班主任工作帶來很多隱患。班主任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是很有利的。所以每個班主任用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指導學生以平常心去理解社會上平?;虿徽5氖?,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社會中美好的事物,去感受人間美好的生活……
基于以上論述,我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