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革 徐紅衛(wèi) 李茂年 朱漢橋 梁軍 余杰
早春莧菜—絲瓜—秋苦瓜—早春萵苣一年四茬高效種植模式
朱文革 徐紅衛(wèi) 李茂年 朱漢橋 梁軍 余杰
導讀:武漢蔡甸區(qū)摸索出一種一年四茬的高效種植模式,667 m2年純收入達2.12萬元,效益顯著,適合武漢地區(qū)及相似生態(tài)地區(qū)種植。其套作模式和要點為:1月中下旬大中棚+地膜撒播早春莧菜,3月中下旬套種露地絲瓜,7月上旬定植露地秋苦瓜,10月上旬大中棚+地膜接茬種植早春萵苣,注意選擇適宜品種,整地施肥,培育壯苗;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早春莧菜—絲瓜—秋苦瓜—早春萵苣高效種植模式,是蔡甸區(qū)近年來在調整產(chǎn)業(yè)結構,發(fā)展高效農(nóng)業(yè)中摸索出的一種新型高效栽培模式,該模式大棚利用率和投入產(chǎn)出比高,效益顯著,達到了增產(chǎn)增收的目的,適宜在武漢地區(qū)及其相似生態(tài)地區(qū)推廣應用,現(xiàn)將該模式關鍵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該模式667 m2總產(chǎn)量1.1萬kg,總產(chǎn)值2.7萬元,總投入5 769元,總純收入2.12萬元。其中大棚架材、農(nóng)膜年折舊費每667 m2為1 057元。早春莧菜每667 m2產(chǎn)量2 000 kg,產(chǎn)值9 000元,投入1 661元;絲瓜每667 m2產(chǎn)量4 000 kg,產(chǎn)值6 000元,投入1 280元;苦瓜每667 m2產(chǎn)量2 000 kg,產(chǎn)值6 000元,投入1 359元;早春萵苣每667 m2產(chǎn)量3 000 kg,產(chǎn)值6 000元,投入1 469元。
1月中下旬搶晴撒播,3月中旬上市,3月中下旬整地搶種一茬,5月上旬上市。
1月下旬地熱線育苗,3月中下旬套種于莧菜棚內(nèi),5月中旬上市,7月中旬罷園。
采用大棚套小拱棚,9月中旬育苗,10月上旬定植,11月中旬扣棚防凍,元旦前后上市。
早春莧菜、早春萵苣使用大中棚套小拱棚出苗前覆蓋地膜,進行反季節(jié)栽培,大中棚規(guī)格為棚長75 m,寬4 m,高1.8 m,絲瓜、苦瓜采用露地栽培。
①品種選擇 精選本地自留種(大紅袍)大圓葉紅莧菜,根據(jù)在園作物情況,適時搶晴天播種。
②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復合肥80 kg,整地時將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按2 m寬開廂,畦面土壤要細碎平整。
③播種 前茬采收后及時整地,棚內(nèi)按2 m寬整地作畦,要求耕層土壤細碎,疏松平整,每667 m2施腐熟豬糞肥4 000 kg,進口復合肥50 kg。1月中下旬搶晴播種,播前曬種1~2天,畦面淋透底水,再用細耙松動,播種后用細耙耙一遍,蓋上地膜,搭設小拱棚,每667 m2播種量3~4 kg。
④田間管理 a.多層覆蓋。莧菜喜溫耐熱,在寒冷季節(jié)大棚內(nèi)須加小棚覆蓋,出苗前覆蓋地膜,否則出芽困難。70%的種子出苗時及時揭除覆蓋的地膜,改為小拱棚覆蓋。從播種到采收,溫度都要保持在20~25℃。
實施醫(yī)院科研經(jīng)費支出的內(nèi)部控制,還應該強化預算控制??蒲薪?jīng)費預算應以研究目標為導向,以研究路徑為基礎,合理編制預算,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可行性。對于已經(jīng)由相關部門批復的預算,則嚴格參照實施;對于確實需要進行預算調整的項目,則根據(jù)授權進行審批。
b.水肥管理。苗期因低溫陰雨要保持畦面外干內(nèi)濕,當幼苗2片真葉時,苗高8 cm左右開始追肥,配合澆水667 m2施10%的人糞尿500~1 000 kg或1%尿素5~8 kg,5~7天追1次;在莧菜4~6片葉時,可選擇磷酸二氫鉀、綠芬威等葉面肥噴施,促進生長。
c.揭膜。當棚內(nèi)溫度達30℃時,及時通風,氣溫穩(wěn)定在20℃時及時揭膜。
⑤病蟲害防治 a.主要病害。苗期猝倒病和白銹病。猝倒病用50%多菌靈或75%的百菌清1 000倍液在幼苗期防治,5~7天1次,共防治2~3次;白銹病,發(fā)病期用30%醚菌酯1 500倍液,10%噁醚唑(世高)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700倍液交替噴霧。
b.主要蟲害。主要為蚜蟲,使用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5~7天1次,共防治2次,噴藥后7天方能采收。
⑥采收 當株高達10 cm、具有5~6片葉時一次性采收,第一茬結束及時整地搶播第二茬。
①品種選擇 宜選高產(chǎn)、優(yōu)質、抗病、適銷的優(yōu)良品種,如湖南春潤早佳、早雜一號、翡翠2號等。
②播種育苗 隨著工廠化育苗普及,提倡使用商品苗或嫁接苗。播前宜將種子放在35~40℃的水中先浸泡2 h,再用常溫清水浸泡18~24 h,期間用流水揉搓1~2次。種子用濕紗(棉)布包裹,再30℃恒溫催芽16 h。選發(fā)芽健壯的種子播在育苗缽中,每缽1粒。苗齡35~40天。
③定植 3月中下旬將絲瓜套種于莧菜中,定植行靠畦兩邊,離棚邊50 cm,株距45~50 cm,每667 m2定植500~600株。
④田間管理 a.溫度管理。早期注意防凍,定植后要保持較高的溫度,促使早活棵、早發(fā)根,加快莖蔓生長。在開花結果前,適當降低溫度,以防徒長而落花落瓜,開花結果后,以提高棚內(nèi)溫度為主。
b.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用稀薄人糞尿提苗1~2次。采收期間,每隔7~8天追肥1次。每667 m2追施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15-15-15)10~15 kg、尿素5 kg和餅肥10 kg。宜結合施肥進行灌溉,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灌水時應即灌即排,不漫灌,尤其是在雨天,更應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
c.搭架。中棚可將絲徑0.12~0.45 mm、孔徑40 cm的爬藤網(wǎng)直接覆蓋棚頂;大棚宜在棚內(nèi)2 m高處,間距1 m,橫向牽設鋼絲繩后,覆蓋爬藤網(wǎng)。
d.植株調整。當植株5~6片葉時引蔓上架,整個生長期及時剪除側蔓、枯老病葉或生長過密的葉片及過多的卷須,保持主蔓結瓜,及時整理使之呈垂懸狀。
⑤病蟲害防治 a.主要病害。疫病用72%克露(霜脲·錳鋅)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2%克露75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20%粉銹寧2 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1 500倍液防治。
b.主要蟲害。瓜絹螟在幼蟲1~3齡時,噴灑2%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制劑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1 500倍液防治,相鄰田塊最好能同時噴藥;黃守瓜可用10%氯氰菊酯1 000~ 1 500倍液噴霧防治。
⑥采收 一般5月中旬可開始采收,7月中旬收完。
①品種選擇 苦瓜宜選用碧士綠或綠秀。
②播種育苗 一般使用商品嫁接苗。
③整地施肥 整地時在棚兩邊以寬1 m開廂作畦,整成龜背形,溝施復合肥于畦中央,667 m2施用撒可富復合肥50 kg。
④定植 7月上旬將苦瓜嫁接苗定植于畦面,株距1.5 m,行距4 m,擇晴天搶栽,667 m2栽200株左右。秋苦瓜適當密植有利于相互遮蔭保墑,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移栽時應將大小苗分級,使用靠接法的嫁接苗,定植深度不能超過嫁接點。
⑤田間管理 a.水分管理。干旱時,傍晚溝灌,水面不能超過畦溝深的1/2,待畦土全部濕潤后,及時排干。切忌中午高溫時灌水。
b.肥料管理。苗期輕施、薄施;出苗后或定植成活后多施、重施;初花期結合培土追施重肥1次,每667 m2施復合肥20~30 kg;結果期追肥與澆水交替進行,每周追肥1次,每次667 m2施復合肥15 kg,后期用0.2%磷酸二氫鉀液噴施進行根外追肥。
c.引蔓、整枝。當苦瓜苗長45 cm時直接引蔓上架,離地面1.2 m以下側枝全部摘除,結果后及時摘除過密的老蔓、細蔓、病蟲老葉和畸形果,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
⑥病蟲害防治 a.主要病害。秋苦瓜病害主要是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菸》乐问褂眉藿用纾凰共】蛇x用10%科佳(氰霜唑)懸浮劑從苗期開始使用,每隔7~10天1次,或及時噴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64%殺毒礬600倍液;白粉病在發(fā)現(xiàn)田間有零星小粉斑時噴藥防治,可用20%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5~6天噴1次,噴藥時葉面葉背均需噴到,尤其是葉背。
b.主要蟲害。主要是根結線蟲、蚜蟲。根結線蟲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主,兼顧藥劑防治,合理輪作,深翻土壤,中心病株連根拔起帶出田外集中銷毀。發(fā)病初期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每株灌0.25~0.5 kg。蚜蟲藥劑防治用吡蟲啉、啶蟲脒、阿維菌素等噴殺。
①品種選擇 萵苣選用早熟性好、耐寒、豐產(chǎn)、不易開裂的品種村村青、雪里松或東坡四號等。
②播種育苗 采用低溫催芽播種,用清水浸種4~6 h,然后裝進布袋,置于冰箱冷藏層催芽,待80%以上種子露白后播種,播后畦面用遮陽網(wǎng)覆蓋,出苗后及時揭去遮陽網(wǎng),保持畦面濕潤,注意防治蚜蟲。
③整地施肥 苦瓜收獲后及時拉秧翻地,結合整地,667 m2施三元復合肥100 kg,農(nóng)家肥3 000 kg,按寬1.4 m開廂蓋地膜。
④定植 苗齡30天左右定植,株行距30 cm× 40 cm,667 m2定植5 500株左右。
⑤田間管理 a.溫度。緩苗期封閉大棚,使棚溫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6~7℃,同時,進行2~3次中耕,提高地溫,促進緩苗,緩苗后適當通風,白天棚溫保持在17~20℃,夜間8℃左右。
b.水肥。待定植苗成活后,667 m2用尿素、鉀肥各5 kg對水澆灌,進入蓮座期時結合澆水,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0 kg,11月20日左右扣上大棚,氣溫低時,大棚內(nèi)加蓋小棚。
⑥病蟲害防治 a.主要病害。萵苣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霜霉病可用10%科佳200倍液,58%金雷多米爾800倍液噴霧防治;菌核病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菌核凈1 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可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xù)噴3~4次。
b.采收。元旦前后根據(jù)市場行情采收上市。
朱文革,徐紅衛(wèi),李茂年,朱漢橋,梁軍,余杰,武漢市蔡甸區(qū)蔬菜科技推廣站,430100
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