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華
(遼寧寬甸縣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遼寧 丹東 118200)
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體會
盛麗華
(遼寧寬甸縣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遼寧 丹東 118200)
目的 研究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發(fā)病機制及治療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近年來收治的 30 例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經(jīng)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 ACEI、β 受體阻滯劑治療的方法。結果 心功能Ⅲ級患者,顯效 10 例(33.33%),有效 7 例(23.33%),無效 0 例(0%)。心功能Ⅳ級患者,顯效 9 例(30.0%),有效 3 例(10.0%),無效 1 例(3.33%)。結論 要全面分析引發(fā)難治性心力衰竭的可能原因(包括排除需內(nèi)科特殊治療的疾病、頑固性心衰的心外原因和治療不當?shù)挠嘘P因素),并結合患者的生理、病理以及藥物的毒副作用等綜合性因素,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
難治性;心力衰竭;治療
難治性心衰(refractoryheartfailure)是指心力衰竭經(jīng)適當病因治療和常規(guī)抗心衰處理后心衰癥狀和體征仍長期持續(xù)無變化或呈進行性加重[1]。多數(shù)難治性心衰屬于慢性心衰不良發(fā)展的晚期表現(xiàn),亦稱終末期心衰(end-stageheartfailure)[2]。患者休息或輕微活動即感氣急、端坐呼吸、極度疲乏、發(fā)紺、倦怠、四肢發(fā)冷,運動耐量降低伴呼吸困難,骨骼肌萎縮,心源性惡病質(zhì),頑固性水腫,肝臟進行性增大伴右上腹疼痛。
1.1 臨床資料
我院近年來收治的30例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63±5)歲;其中心功能Ⅲ級患者17例(56.7%),心功能Ⅳ級患者13例(43.3%)。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狹窄瓣膜病、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導致心衰的情況[3],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礎性心臟病:其中高血壓3例、冠心病9例、肺心病6例、擴張性心肌病1例、糖尿病性心肌病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4例、心肌梗死4例、主動脈瓣重度返流心瓣膜病1例。
1.2 診斷標準
目前,難治性心衰的診斷尚無明確的統(tǒng)一標準,臨床上診斷難治性心衰的依據(jù)一般以:①存在不可逆轉(zhuǎn)的原發(fā)病損害,如多部位心肌梗死,器質(zhì)性心瓣膜功能異常,乳頭肌和(或)腱索斷裂,心室間隔穿孔,室壁瘤,彌散性心肌損害如心肌?。ㄔl(fā)性和繼發(fā)性等)[4]。②慢性有癥狀心衰超過半年以上,心衰的癥狀和體征在正規(guī)抗心衰藥物治療下持續(xù)不見好轉(zhuǎn)或進行性惡化,時間超過4周。
1.3 輔助檢查
①X線檢查心臟擴大明顯,心胸比值(CTR)常>0.55~0.60。②超聲心動圖測定心室收縮末內(nèi)徑判斷心臟大小,在一定范圍內(nèi),心臟大小對病情和預后評估的意義。③心臟指數(shù)持續(xù)<2.0L/(min/m2);IVEF持續(xù)<0.10~0.20;最大氧耗量持續(xù)<14mL/(kg·min)。血清鈉持續(xù)<130mmol/L、血去甲腎上腺素含量持續(xù)增高。
1.4 治療方法
靜脈給予硝普鈉、多巴胺常規(guī)藥物治療。稀釋硝普鈉25mg,多巴胺20mg,滴入時以硝普鈉為準,計算滴速與時間,注意滴入時避光,并密切監(jiān)測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根從而變通調(diào)節(jié)藥物用量,評估并確定硝普鈉的有效治療劑量。給予患者其他治療時應維持靜脈滴注,每日每次持續(xù)靜脈點滴時間為6~8h,持續(xù)用藥時間在1周左右。針對使用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藥物治的療患者,聯(lián)合應用ACEI、β受體阻滯劑。
對于心功能Ⅲ級患者,應采取小劑量逐漸遞增至目標劑量治療方案:卡托普利6.25mg,1次/d,每一周左右倍增劑量一次,達至目標劑量(25~50mg)為止,3次/d。倍他樂克3.25mg/d,每3周左右劑量倍增一次,達至目標劑量(25~50mg/d)。
30例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通過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ACEI、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方法,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使心功能Ⅲ級患者,顯效10例(33.33%),有效7例(23.33%),無效0例(0%)。心功能Ⅳ級患者,顯效9例(30.0%),有效3例(10.0%),無效1例(3.33%)。
難治性心力衰竭又稱頑固性心力衰竭,是一種臨床診斷,臥床休息、飲食控制、洋地黃、利尿劑等一般治療無明顯療效者[5]。表現(xiàn)為嚴重左、右心衰竭、心率增快,尤以房顫的心室率難以減慢,高度水腫、各漿膜腔內(nèi)積液、尿少、四肢厥冷、發(fā)紺、脈壓小,常在洋地黃用量未達到治療量時即出現(xiàn)中毒癥狀。嚴重心衰以及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常見,且多呈不典型表現(xiàn),心衰病因系反流性或分流性心血管病變,長期心衰難治,出現(xiàn)貧血、全身衰竭與心衰程度不相稱的則應密切觀察血培養(yǎng)、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皮疹及脾栓塞征象。其治療原則是:明確診斷;尋找加重心力衰竭的誘因;此外,應針對嚴重心排血功能減退,采取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前后負荷的措施[6]。對于難治性心衰需對難治因素有充分認識,同時進行積極處理:①臥床休息,適當活動,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心理情緒,避免因過度勞累、情緒刺激等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心肌代謝功能。②積極控制易感菌群,預防因感染誘發(fā)心衰加重;有效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必要時給予利尿劑控制心衰加重,緩解有效血容量增加血液循環(huán)。③對于患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高血壓的患者,給予治療時應重視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密切監(jiān)測血壓、心率等各項指標是否達到目標水平。④臨床上患者若伴有低氧血癥、酸堿電解質(zhì)失衡等情況,應慎用洋地黃藥物治療,避免患者發(fā)生洋地黃中毒或誘發(fā)心律失常。洋地黃治療時劑量不足,則造成心衰持續(xù)存在;利尿劑在治療心衰過程中能夠起到輔助作用而取得良效。但應用利尿劑過程中對藥量的控制一定要做到嚴謹,如利用劑量過大則會導致患者低鉀、低鈉等不良反應,進而導致心衰。同時可增加發(fā)生低血壓及腎功能不全的危險,利尿劑用量的不足會造成液體潴留,會降低ACEI的不良反應,同時增加β受體阻滯劑危險。難治性心衰常常循環(huán)淤血及灌注不足并存,臨床用藥時宜選擇硝普鈉,但因硝普鈉靜脈滴注后會發(fā)生低血壓,進而造成臟器灌注低下,引起重要臟器缺血,進而加重心衰。因此針對心衰患者,在使用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藥物治療時,應嚴格、準確的掌握用藥劑量。對洋地黃效果不佳者我院常用非洋地黃類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胺、硝普鈉。⑤合理使用神經(jīng)體液拮抗劑 ACEI,由于晚期患者在使用ACEI
時易出現(xiàn)低血壓及腎功能不全,β受體易使心衰惡化,故應用時宜從小劑量開始,對于個體不耐受者不宜應用這兩種藥物,有液體潴留者不能應用β受體阻滯劑。因此以小劑量逐漸遞增至目標劑量為基本的治療原則。⑥聯(lián)合用藥可擴張機體動靜脈,降低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小劑量多巴胺可改善內(nèi)臟血流,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與硝普鈉何用可緩解心衰引起的微循環(huán)障礙,對對心室率無顯著影響,靜脈滴注硝普鈉、多巴胺治療難治性心衰能有效改善心衰者心功能狀態(tài)。利尿劑與ACEI及β受體阻滯劑應用皆是由于利尿劑可改善ACEI心衰癥狀。綜上所述,難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療要全面分析引發(fā)難治性心力衰竭的可能原因(包括排除需內(nèi)科特殊治療的疾病、頑固性心衰的心外原因和治療不當?shù)挠嘘P因素),并結合患者的生理、病理以及藥物的毒副作用等綜合性因素,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
[1]陸再英.內(nèi)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9.
[2]那開憲,余平.利尿劑在心力衰竭治療中的地位[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08,36(2):16.
[3]楊躍進.阜外心血管內(nèi)科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18.
[4]高友俊,秦維,易曉淑.多巴酚丁胺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40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l):16-17.
[5]趙小花.硝酸甘油多巴胺和呋塞米治療難治性心力衰竭86例例[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l4(12):1155-1156.
[6]陳麗鵑,李學文.難治性心力衰竭1例治療體會[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2):237-238.
R541.6+1
:B
:1671-8194(2013)07-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