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萍 楊明欣
(山東省莒縣中醫(yī)醫(yī)院,276500)
尿路排石湯治療尿石癥62例
趙方萍 楊明欣
(山東省莒縣中醫(yī)醫(yī)院,276500)
尿石癥是泌尿系統(tǒng)各部位結石病的總稱,是泌尿系統(tǒng)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結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其典型臨床表現可見腰腹絞痛、血尿,或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統(tǒng)梗阻和感染的癥狀。尿結石的治療分手術與非手術兩類。<1cm的結石可服用中藥排出,用純中藥治療療效顯著,具有療程短、痛苦少、費用低、治愈率高等特點。
62例患者中男47例,女15例;年齡26~70歲。病程1個月~4年;按結石部位分腎結石11例,輸尿管結石35例,膀胱結石10例,尿道結石6例。臨床多表現為腰部或腹部疼痛、血尿(包括肉眼及鏡下血尿),部分表現為膿尿。
根據中醫(yī)學理論,自擬尿路排石湯,處方組成:金錢草30g,海金沙30g,雞內金30g,瞿麥12g,萹蓄15g,蘆根20g,冬葵子30g,石韋20g,車前子15g,黃柏20g,焦梔子20g,大黃10g,厚樸20g,牛膝10g,玉米須15g。先將以上諸藥浸泡1~2h,然后煎熬40min,煎2次各取汁250ml混合,每日1劑,分2次服,15d為1個療程。
經過中藥治療,治愈(癥狀、體征均消失)45例,好轉(癥狀、體征均好轉)9例,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8例。一般服用1~2個療程,最短不足1個療程,最長不到7個療程。7例患者在服第1~3劑時大便次數增多,最多每日可達4~5次,第4劑藥后恢復正常。
尿石癥在《黃帝內經》和華佗的《中藏經》中已有記載,被稱為“淋”、“石淋”和“砂淋”。尿路排石湯中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能通淋化石;瞿麥、萹蓄、蘆根、石韋、車前子、黃柏、玉米須等均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路內壓力,有利結石下移,還有消炎抗菌之功效,有助于消除尿路感染;大黃、厚樸不僅能抗菌消炎,還能調節(jié)尿路平滑肌之舒縮,有助于結石在尿路移動;大黃、黃柏、焦梔子不僅能抗菌消炎而且能堿化尿液,有助于酸性結石的溶化。
此方對直徑小的結石療效較好,臨床囑咐患者多飲水,增加排尿量,多做跳躍運動,加速結石移動。此方不適宜孕婦,因為方中有大量導致子宮收縮之物,可能引起流產及早產。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