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丹
(沈陽急救中心,遼寧 沈陽110006)
頸外靜脈穿刺技術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初探
于 丹
(沈陽急救中心,遼寧 沈陽110006)
目的探討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應用頸外靜脈穿刺技術搶救周圍靜脈穿刺困難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對30例周圍靜脈穿刺困難的危重癥患者在搶救及轉運途中選擇應用靜脈留置針進行頸外靜脈穿刺技術的操作方法。結果30例患者及時建立靜脈通路,保證搶救用藥及通路順暢,平穩(wěn)轉送至醫(yī)院。結論院前急?;颊邠尵葢妙i外靜脈穿刺技術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一種有效手段。
頸外靜脈穿刺;院前急救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經(jīng)常能夠遇到因長期輸液導致周圍靜脈不易穿刺或者嚴重創(chuàng)傷、燒傷等情況不便采用周圍靜脈穿刺的危重患者,對院前護士的靜脈穿刺技術和心理都是較大的挑戰(zhàn)。以往因為護士選擇血管時間長、反復穿刺延誤搶救用藥時間、搶救時機,極易引發(fā)患家不滿,甚至發(fā)生醫(yī)療糾紛,是院前護理工作者的一個難題。筆者在院前工作實踐中應用靜脈留置針進行頸外靜脈穿刺搶救重癥患者30例,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經(jīng)統(tǒng)計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期間本人應用靜脈留置針進行頸外靜脈穿刺搶救重癥患者30例,其中慢性消耗性疾病14例,占46.6%;水腫型患者8例,占26.6%;大出血休克患者6例,占20%;燒傷患者2例,占6.8%。
1.2 方法
采用BD公司生產的靜脈留置針(商品名為INTEMA),根據(jù)患者情況不同,使用型號為20G~24G。①患者取去枕平臥,頭偏向對側,肩下略墊高,使患者頭底肩高,充分暴露穿刺部位。②護士站穿刺部位對側或頂側,選擇穿刺點(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連線之上1/3處,頸外靜脈外緣為穿刺點),消毒皮膚,消毒范圍8cm×10cm,請助手用手指按壓頸靜脈三角處,阻斷血流使之充盈。③準備套管針,排盡空氣備用,護士左手繃緊穿刺點上方皮膚,右手持穿刺針與皮膚呈45°角進針,入皮后呈25°角沿靜脈方向穿刺,見回血后妥善固定。
應用留置針進行頸外靜脈穿刺的30例患者中,有1例因轉運途中牽拉輸液管導致針頭脫出,其余皆成功,成功率97%。
2.1 評估患者的一般狀態(tài)
患者必須配合操作,對譫妄躁動、體質肥胖、頸部短小、頸部外傷或懷疑有頸椎損傷者不宜采用?;颊邿┰瓴话矔r,針頭易刺破血管造成液體外滲,尤其是肥胖患者液體外滲時不易被發(fā)現(xiàn),以免造成氣胸、血腫等嚴重的并發(fā)癥。
2.2 熟悉解剖位置,掌握操作流程
頸部結締組織多,且有頸靜脈竇及外周化學感受器等特殊解剖生理結構。操作成功的關鍵就是熟知其解剖位置,掌握穿刺要領和注意事項,做到選擇部位準確無誤,穿刺手法熟練快捷。
2.3 嚴格無菌操作
穿刺時皮膚消毒的范圍較外周靜脈輸液時要廣,持針手指也要消毒,防止因細菌污染引發(fā)靜脈炎和輸液反應。
2.4 妥善固定
因其穿刺部位特殊,患者又要搬抬轉運,所以一定要固定牢固,宜采用兩張專用透明膠布粘貼固定,加大固定面積,粘附性更強,不易脫落,方便觀察是否外滲,但不宜過緊以免引起患者不適。
2.5 隨時觀察
注意觀察留置部位及輸液情況,靜脈有無紅、腫、熱、痛及局部有無腫脹,輸液是否順暢等,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拔針。
在重?;颊叩脑呵凹本戎?,因搶救環(huán)境與疾病情況所限,若無其他良好的周圍血管,頸外靜脈穿刺往往成為通往搶救成功之路的唯一希望。①因其血管較為粗大,且血流豐富,距心臟較近,搶救用藥可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快速發(fā)揮作用,挽救患者生命。②且此通道可減少因手背靜脈穿刺失敗而占用搶救空間等弊端,尤其是在復蘇搶救的過程中,可方便下一步搶救措施的順利進行。③此方法節(jié)省了護士選擇血管的時間,保證了搶救用藥,不失為一些重癥患者治療疾病、挽救生命的一種有效手段。④筆者經(jīng)實際操作計時,如操作熟練,采用頸外靜脈穿刺耗時與外周靜脈穿刺無明顯差異。⑤此方法在嚴格掌握適應癥的情況下,提高了靜脈穿刺成功率與搶救成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護理中推廣。
R543.4
B
1671-8194(2013)18-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