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國能 方朝新 司徒健聰 劉業(yè)寧 何廣明 鄺志成
(開平市中心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東 開平 529300)
緊急氣管切開搶救成功2例報道
關國能 方朝新 司徒健聰 劉業(yè)寧 何廣明 鄺志成
(開平市中心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東 開平 529300)
緊急氣管切開;喉梗阻;搶救
人的基本生命體征包括呼吸、心跳等,若無法呼吸,人就有死亡的危險,如果因各種原因而致呼吸道阻塞,人就會因無法呼吸而死亡,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搶救患者的首要條件,近2年來,我科治療了呼吸道阻塞的患者2例,行緊急氣管切開術搶救,取得成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1:患者男性,37歲,因車禍致傷喉部疼痛、呼吸困難半小時入院。患者訴喉部疼痛、聲嘶,有血痰及輕度呼吸困難,無不省人事,無胸痛。即行喉部及胸部CT檢查,結果:右側甲狀軟骨骨折,雙側聲帶水腫,聲門狹窄;胸部未見異常。雖經(jīng)吸氧,對癥治療,患者呼吸困難加重,冒汗,口唇紫紺,出現(xiàn)吸氣性三凹癥,不能平臥。
病例2:患者男性,84歲,因聲嘶伴氣促約2周入院,患者講話聲嘶,間覺氣促,無呼吸困難,間咳嗽、痰中帶血絲,無吞咽疼痛、吞咽困難,無發(fā)熱,無午后低熱、盜汗。體查:右側聲帶有菜花樣腫物,大小約1cm×0.4cm,雙側聲帶運動尚好,對合欠佳。頸部未觸及腫大淋巴結。喉部CT檢查提示:全喉癌。入院后擬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支撐喉鏡下喉腫物活檢術以明確診斷,麻醉師施全身麻醉后,因插管困難,喉頭水腫、梗阻,無法經(jīng)鼻腔、口腔供氧,患者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
1.2 方法
2例患者均行緊急氣管切開術搶救,例1即于病床行緊急氣管切開術,患者取仰臥、墊肩、頭后仰,并保持正中位。以利多卡因作頸前局部浸潤麻醉,固定甲狀軟骨二側翼板,并將頸部重要血管推向兩側,沿中線自甲狀軟骨切跡至胸骨上切跡處切開皮膚及氣管前軟組織,盡快達到氣管前壁[1],確認氣管后,以刀尖向上挑開3、4氣管環(huán),用彎血管鉗分開氣管切口,插入適合的一次性氣管套管,并固定牢固,給氧,此時患者呼吸平順,口唇轉紅潤,即行切口止血、縫合處理,吸凈氣管套管內痰液,術畢。吸氧對癥治療。例2即由麻醉師對癥處理,由本人行緊急氣管切開術搶救,當切開3、4氣管環(huán)、置入氣管套管、從氣管套管供氧時,患者血氧飽和度不升,反而下降,一度下降至30%左右,考慮氣管套管未進入氣管,立刻拔出套管,將氣管插管經(jīng)氣管切開口插入、供氧,患者血氧飽和度很快上升至100%,于是切除部分氣管環(huán)軟骨,擴大氣管切口,拔出氣管插管,重新置入氣管套管,并確認套管在氣管內,此時患者血氧飽和度為100%,各項生命體征正常,予固定氣管套管,傷口止血,分層縫合傷口。繼續(xù)按原方案行支撐喉鏡下喉腫物活檢術。
二例患者均搶救成功,例1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穩(wěn)定,經(jīng)對癥治療患者恢復良好,轉上級醫(yī)院行甲狀軟骨復位手術治療。例2患者因年齡大,術中血氧飽和度曾下降至較低水平,術后送ICU治療,患者很快蘇醒,1天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轉回病房治療;患者病理回復:喉鱗狀細胞癌。經(jīng)對癥治療,患者生命體征正常,患者及家屬拒絕治療喉癌,戴氣管套管出院。
喉頭水腫梗阻可引起窒息,不及時搶救就會有生命危險,須即行氣管切開術開放氣道以搶救患者。本組2例患者均及時行氣管切開,并搶救成功,術后無文獻報道的皮下氣腫、脫管或管堵、出血等[2]并發(fā)癥。經(jīng)總結我們認為須吸取以下教訓:
3.1 例1是喉外傷呼吸困難患者,已意識到其有呼吸困難加重可能,并對癥治療,但患者病情發(fā)展,導致喉頭梗阻,須即行氣管切開以解除喉頭梗阻。而例2是懷疑喉癌的患者,其喉部狹窄梗阻是剛性的,無法用藥物來消除水腫以減輕梗阻,必須行氣管切開以解除梗阻,故預先行氣管切開以開放氣道較安全。若能預見到此二例患者會發(fā)生氣道阻塞,可行預防性氣管切開術,會使發(fā)生氣道阻塞的危險性大大降低,而無須行緊急氣管切開術搶救。所以喉外傷及喉惡性腫瘤患者,呼吸困難時須作好氣管切開準備,預防發(fā)生喉梗阻窒息、死亡。
3.2 例2在手術室中擬行全麻下喉腫物活檢,由麻醉師施全麻插管,由于多次插管不成功,患者喉部水腫、梗阻,出現(xiàn)窒息,血氧飽和度下降,由麻醉科副主任主持搶救,可能其處理此類事件較少,較緊張。當氣管切開、置入氣管套管時,未確認套管在氣管中,麻醉師就急忙從套管給患者供氧,結果患者血氧不升反降,以致差點導致?lián)尵仁?,幸及時拔出套管,重新插入氣管插管供氧,使患者血氧回復正常,故搶救患者時須緊急而不忙亂,關鍵步驟不能遺漏。
3.3 例2是一位瘦小老人且其頸部無淋巴結轉移,頸前皮下組織、脂肪少,手術中可以很快暴露氣管。本例患者氣管切開時間不過幾分鐘,是本患者搶救成功的一個因素。另一因素是本次搶救是在手術室中,有多名麻醉師及護士參加,且通力協(xié)調合作,按部就班的進行搶救工作,使搶救中各項操作順利進行,雖然有一點錯漏,但及時矯正,故能及時、有質量的完成氣管切開,取得搶救成功。
3.4 如果采取經(jīng)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法,以一次性經(jīng)皮氣管切開導管套件,以穿刺針尖向劍突方向傾斜,確定穿刺成功后置入導絲,依次用擴管器及擴張鉗將氣管開口擴至適當大小,沿導絲送入氣管導管,吸氧、吸痰,固定氣管套管,手術時間平均約4.5min[3]。也許能更快解除氣道梗阻,搶救患者,只是本科未開展此項手術,以后要開展急救技能培訓,加強急救技術,更好地搶救患者。
3.5 氣管切開術既是一種急救治療方法,也是某些疾病的重要輔助治療手段,一些喉、氣管病變患者在氣管切開術后需長期甚至終生戴管以維持其呼吸功能,如例2,這就需要注意術后人工氣道管理的問題,主要包括體位管理、切口管理、環(huán)境管理、濕化管理、吸痰管理等,而氣道濕化是氣管切開術后氣道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4],濕化方法有霧化吸入,氣管內滴液,人工鼻濕化,濕紗布覆蓋濕化等,通過濕化管理,使患者氣道和肺內的空氣含有適量的水分,達到濕化氣道黏膜、稀釋痰液、保持纖毛運動和廓清的功能。
[1] 蕭玉峰.耳鼻咽喉科手術圖譜[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2: 297-298.
[2] 楊衛(wèi)真.氣管切開術并發(fā)癥及防治[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5,7(4): 413-414.
[3] 杜秀玉,殷尚炯,劉洪泉,等.經(jīng)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在重型顱腦損傷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0,10(6):570-571.
[4] 安聰娟,張林會,張瑞麗,等.氣管切開術后氣道管理進展[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1(6):749-752.
R767.13
B
1671-8194(2013)18-0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