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永麗 劉東 皮英俊 王婷婷 張萍
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實驗室使用越來越廣泛,實驗室環(huán)境對于人員的健康性以及安全性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排風柜是實驗室中最常見的用來控制污染物擴散的設備。它能較好地控制污染源,使其在擴散之前就將污染物捕集并排出室外。常見的排風柜有定風量排風柜、變風量排風柜以及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以其節(jié)能、經(jīng)濟、安裝靈活和使用方便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
面風速是評價排風柜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面風速的大小和均勻性關系到排風柜性能的好壞。恒定的面風速能有效地控制柜內(nèi)污染物的逸出,保護實驗室人員的健康。對于常規(guī)排風柜而言,其面風速的影響因素及其性能評價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2],由于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與常規(guī)排風柜在結構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其關鍵性能的影響因素還有待研究。程勇等人采用數(shù)值模擬的方法,分析了面風速、操作面設計形式、假人高度和位置對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性能的影響[3],但是并沒有進行過實測驗證。本文對多臺無風管自凈型的面風速進行實測分析,得到操作面面風速實際分布情況,并提出了影響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面風速分布均勻性的因素。
JG/T385-2012《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4]規(guī)定:操作型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的操作孔截面風速應保持于0.4 m/s~0.6 m/s,并應配備截面風速實時監(jiān)測裝置。
如果面風速過大,一方面會影響實驗操作和導致實驗室能耗的增加,另一方面排風柜前進行實驗操作的人員胸前形成負壓區(qū),紊流的加劇可能會導致柜內(nèi)有害物的散逸;如果面風速過小,排風柜內(nèi)外沒有形成有效的氣流組織,對外界干擾氣流的抵抗力較弱,可能也會導致柜內(nèi)有害物的大量逸出。
1.2.1 最大偏差與最小偏差
最大偏差是指排風柜操作孔的最大測點面風速與面風速的偏差,最小偏差是指排風柜操作孔的最小測點面風速與面風速的偏差[5]。
JBT 6412-1999《排風柜》[6]規(guī)定:排風柜的面風速應分布均勻,其最大值、最小值與算術平均值的偏差應小于15%。
1.2.2 測點風速的標準偏差Vstd
測點風速的標準偏差Vstd是指測點的瞬時風速與該測點平均風速的標準差[7],定義為:
式中:Vstd是測點風速的標準偏差;vj是測點j的平均風速,m/s;N是每個測點瞬態(tài)風速個數(shù),取8;vi是測點的瞬時風速,m/s。
根據(jù)中國標準 JBT 6412-1999《排風柜》和JG/T385-2012《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的規(guī)定,對13臺同一廠家不同型號的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進行面風速檢測。
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與傳統(tǒng)排風柜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有所不同。其結構主要包括側壁、后壁、底板,一個透明的操作面,上面有不規(guī)則或規(guī)則的操作孔。排風柜上面有控制面板可以通過調(diào)整風機的轉速來調(diào)節(jié)風量。頂部是一個可以放置過濾器的框架,不同型號的排風柜有其相對應的風機和過濾器模塊個數(shù),過濾器的層數(shù)也不同,對于單層分子過濾器,風機一般安裝在分子過濾器的后側;對于雙層分子過濾器,風機一般安裝在兩個分子過濾器之間。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
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的工作原理是,在排風柜頂部風機的抽力作用下,柜內(nèi)形成負壓,攜帶柜內(nèi)散發(fā)的化學污染物的空氣經(jīng)過分子過濾器吸附凈化處理后,氣體繼續(xù)在室內(nèi)循環(huán)流動。因此,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面風速測試比傳統(tǒng)的排風柜簡單方便,只需要根據(jù)不同型號排風柜的拉門高度和分子過濾器的個數(shù)調(diào)整控制面板上風機的轉速來調(diào)節(jié)排風量。
式中:Q為排風柜的排風量,m3/h;v為排風柜的面風速,m/s;A為排風柜操作孔的面積,m2。
圖1 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外形圖
測試過程中,測試室門窗緊閉,室內(nèi)無人員走動,距離排風柜1.5m范圍內(nèi),無大于0.1m/s的橫向干擾氣流。
針對不同型號的排風柜,測試工況包括:①1層分子過濾器(1C);②2層分子過濾器(2C);③1層高效過濾器+2層分子過濾器(1P2C)。針對以上三種工況,風機轉速分別調(diào)整為2100rpm、2800rpm及2850rpm,以確保面風速在0.4~0.6m/s的范圍內(nèi)。
根據(jù)操作孔的形狀,將操作孔均勻劃分為數(shù)個網(wǎng)格,各網(wǎng)格的中心或交點定為面風速測試的取樣點,即測點。不同操作口的測點布置見圖2,詳細測點布置方法請參考文獻[4]和文獻[6]。
將風速儀用可調(diào)節(jié)支架固定好,其探頭位于個測點位置,待穩(wěn)定后進行讀數(shù),每個測點連續(xù)讀數(shù)8次,每個測點測量時間約為10s。
圖2 操作孔截面風速測點布置
對13臺不同型號的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進行面風速檢測。這13臺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系列,其中1~9號排風柜測試三種工況(1C、2C、1P2C),10~13號排風柜測試兩種工況(2C、1P2C)。1~9號排風柜的操作孔是固定的,不需要改變;10~13號排風柜的操作孔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拉門高度改變,這4臺排風柜是在拉門高度350mm的情況下進行面風速測試。各臺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的面風速測試結果匯總見表1。
根據(jù)表1的測試結果,在13臺排風柜中,6號和7號的平均面風速略低于JG/T385-2012要求的0.4m/s的下限,13臺中沒有平均面風速高于0.55m/s的排風柜,這說明這13臺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中存在面風速設計值偏低的問題。9號在過濾器為1C和1P2C時面風速最大偏差大于15%,雖然最大測點面風速沒有高于0.6m/s的上限,但是說明這臺排風柜面風速分布不均勻,可能引起局部的渦流。
圖3顯示除了排風柜6和7,其余排風柜的平均面風速均處于0.4~0.55m/s的合理范圍內(nèi)。各排風柜安裝的過濾器類型不同時,面風速分布也不同,即對于兩層分子過濾器(2C)工況,面風速值普遍偏高,這是由于2C工況風機轉速(2800rpm)顯著高于1C工況風機轉速(2100rpm);而IP2C工況由于在風機入口前加了一層高效過濾器,雖然風機轉速(2850rpm)比2C工況(2800rpm)稍微提高,但是由于排風柜整體的阻力增加,面風速值仍低于2C工況。
表1 各臺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面風速測試結果
圖3 各排風柜平均面風速值匯總
從圖4和圖5可以看出,各排風柜面風速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9號排風柜面風速最大偏差明顯高于其他排風柜,超過了15%的上限,說明該排風柜面風速分布很不均勻,這是由于其風機模塊數(shù)量比較多,各個風機風量調(diào)節(jié)上可能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局部面風速波動。此外,圖4和圖5顯示,面風速分布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隨著排風柜編號整體呈上升趨勢,這說明隨著風機模塊數(shù)的增多,面風速分布越來越不均勻。在實際測試過程中,從排風柜的控制面板上也可以看出,多風機模塊的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各個風機的轉速并不完全一樣,各個風機調(diào)節(jié)上存在差異性。因此,對于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并聯(lián)的多個風機風量之間的差異性是導致面風速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
圖4 各排風柜面風速分布最大偏差
圖5 各排風柜面風速分布最小偏差
操作孔不固定、拉門高度可以改變的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可以根據(jù)拉門高度自動調(diào)節(jié)風機的轉速以維持面恒定的風速。以11號排風柜安裝兩層分子過濾器的情況下為例,分別測試該排風柜在拉門高度為200mm、250mm、300mm、350mm、400mm 下的面風速。拉門高度200mm和250mm的情況下布置10個測點,拉門高度300mm、350mm和400mm情況下布置15個測點。不同拉門高度下排風柜各測點風速值匯總見圖6。
圖6不同拉門高度下各測點風速值
圖6 顯示了不同拉門高度下排風柜各測點風速值??傮w來說,在不同拉門高度下,各測點的風速值波動不是很大,而且都在標準規(guī)定的0.4~0.6m/s的范圍內(nèi),說明該排風柜面風速分布比較均勻,拉門高度對面風速的影響不大。換而言之,也說明了該排風柜面風速自動監(jiān)控功能良好,可以根據(jù)拉門高度有效地改變風機風量從而維持恒定的面風速。
由于拉門高度改變時,排風柜會自動通過改變風機的轉速調(diào)節(jié)風量的大小以維持面風速的穩(wěn)定。圖7顯示了拉門高度與風機轉速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看出隨著拉門高度增加,風機轉速也相應增加,這是因為拉門高度增加時,操作孔面積增加,為了維持恒定的面風速,風機風量也必須增加。但是,它們之間并不是完全的線性關系,也說明了操作面面風速會有小范圍的波動。
圖7 拉門高度與風機轉速的關系
測點風速的標準偏差Vstd可以被認為是氣流紊流強度的評價指標。為了避免不同面風速對操作孔面風速分布的影響,采用相對標準偏差Vstd/V平均來評價不同拉門高度下面風速的波動情況。將三種拉門高度下(300mm、350mm、400mm)的15個測點以在操作面上的所在列每三個為一組進行匯總,如圖8所示。從圖8可以看出,拉門高度350mm的情況下排風柜測點風速波動比較小,排風柜運行性能比較良好;排風柜操作面右側的測點波動比左側大,這可能是由于并排的風機的差異性導致的,右側風機運行不太平穩(wěn)。
圖8 測點風速波動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布
1)通過對多臺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進行面風速測試,得到的面風速值普遍偏低,兩層分子過濾器工況下面風速較其他兩種工況高。
2)面風速分布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隨著排風柜風機數(shù)量的增加而增加,面風速分布的均勻性越來越差,說明多個風機風量之間的差異性是導致面風速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
3)拉門高度改變時,面風速波動不是很大,說明排風柜可以根據(jù)拉門高度有效地改變風機風量從而維持恒定的面風速;通過對不同拉門高度下測點風速的相對標準偏差進行分析,得到拉門高度350mm下排風柜測點風速波動比較小,排風柜運行性能比較良好。
[1]劉東,程勇,李斯瑋,等.再循環(huán)自凈型排風柜檢測方法的分析研究[J].潔凈與空調(diào)技術,2011,(2):1-5
[2]程勇,劉東,王婷婷,等.實驗室排風柜面風速要求與實測分析[J].暖通空調(diào),2012,42(8):84-88
[3]程勇,劉東,李斯瑋,等.再循環(huán)自凈型排風柜面風速范圍的最優(yōu)化研究[J].暖通空調(diào),2011,41(4):79-84
[4]同濟大學.無風管自凈型排風柜(JG/T 385-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5]陳道俊.變風量排風柜的面風速控制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5
[6]同濟大學,宜興市展宏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排風柜(JB/T6412-1 999)[S].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7]Li-Ching Tseng,Rong Fung Huang,Chih-Chieh Chen.Significan-ce of face velocity in relation to laboratory fume hood performan-ce[J].Industrial Health,2010,4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