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樹木栽種后必須進行科學、及時、細致的養(yǎng)護,才有利于其成活。文章闡述了新移植樹木和城市園林綠化樹木的養(yǎng)護管理方法。從及時扶正、合理水分供應、遮陰、松土、適度施肥及災害防治等方面對新移植樹木的養(yǎng)護管理,針對城市園林綠化樹木從水分管理、土壤管理和施肥管理三方面進行養(yǎng)護管理。
關鍵詞:新植樹木;園林綠化樹木;養(yǎng)護管理
1 新移植樹木的養(yǎng)護
1.1 及時扶正、合理水分供應
新植樹木容易發(fā)生歪斜,應立即扶正。首先應檢查根頸入土的深度,如果栽植較深,應在樹木倒向的一側,根盤以外挖溝至根頸下方,用鍬或木板伸到根團以下向上撬起,向根底塞土壓實,扶正即可。大樹扶正培土以后再設立支架(一般成品字形三桿支撐)和拉細鋼繩(細鋼繩拉樹應為品字形三方拉樹,并注意系安全標識物)穩(wěn)固樹。若采用支撐桿,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并加墊保護層, 以防傷皮。
水是樹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生理上將植物體的各種器官聯(lián)系成統(tǒng)一的整體,以保證正常生命運動的進行。同時,樹木也通過水分與居住環(huán)境條件建立了聯(lián)系,保證了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對新栽植的樹木,栽后必須及時澆足水,確保土壤充分吸水并與根系緊密接合。灌水量及灌水次數(shù)可依據(jù)樹木的生長情況及土壤、氣候條件決定,做到適時適量。新植樹木栽后必須保證連續(xù)灌3次透水,以后根據(jù)土壤和氣候條件適時補水;晚秋樹木進入休眠期到土地封凍前,要灌足1次凍水;干旱季節(jié)應增加灌水次數(shù)。灌水量要充足、均勻。要防止急注沖根,做到地面無徑流。
1.2 遮陰、松土
大樹,特別是未經(jīng)移植或斷根處理的大樹,在移植過程中,各系會受到較大的損傷,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樹體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謝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大樹移植如果在高溫干燥季節(jié),要搭制蔭棚遮陰;在成行、成片種植,密度較大的區(qū)域,宜搭制大棚,孤植樹可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陰,棚內(nèi)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樹木栽植后,對萌芽能力較強的樹木,應定期、分次進行剝芽除萌、除嫩梢,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及時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及時松土,促進土壤與大氣的氣體交換,以促進傷口的愈合和促發(fā)新根。新栽樹木成活期間,松土不能太深,以免傷及新根。樹木基部長出雜草或其他植物時,會與樹木爭奪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光,藤本植物還會纏繞樹身,應及時除去,除草還可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除下來的雜草要覆蓋在樹盤上,可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
1.3 適度施肥及災害的防治
樹木定植后,在一個地方長期生長,由于樹根所能伸及范圍內(nèi),土壤中所含的營養(yǎng)元素(如氮、磷、鉀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是有限的,因此,人工施肥顯得尤為重要。樹木栽后不久,如發(fā)現(xiàn)新葉停止生長,甚至個別的發(fā)生枝葉萎蔫,可進行葉面噴肥,通常噴尿素,也可噴灑配制的植物營養(yǎng)液。如果栽植時沒有施肥,栽完待根系恢復后,可以適當?shù)难a肥,最好是稀釋的有機肥,也可用少量的化肥,但肥料溶液不能太濃,施入量也不能太多以免傷及新根,施肥可與澆水配合進行。堅持以防為主,根據(jù)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對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做好預防,已經(jīng)發(fā)生的病蟲害要對癥下藥,及時防治,防止蔓延成災。新植大樹的枝梢、根系萌發(fā)遲,年生長周期短,積累的養(yǎng)分少,因而木質部不充實,易受低溫危害,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
2 城市園林綠化樹木的養(yǎng)護
2.1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促進綠化樹木枝葉生長、開花結果的關鍵。水分不足時會使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枝葉生長緩慢,花芽形成量減少。水分過多時,根際含氧量減少,根系呼吸作用微弱,影響樹木養(yǎng)分的運轉與合成。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城市園林樹木綠化的效果,所以水分管理十分重要。
灌水有休眠期灌水和生長期灌水。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和早春進行,秋末或冬初灌水可提高樹木越冬能力,并可防止早春干旱;早春灌水有利于新梢和葉片的生長,并有利于開花坐果。生長期灌水有花前灌水、花后灌水和花芽分化期灌水。就不同季節(jié)而言,夏季是樹木生長旺盛期,尤其是新植樹木、小苗、灌木的樹根較淺,抗旱能力較差,樹葉蒸發(fā)量大,需水多,應勤灌溉。灌水量與樹種、品種、砧木以及不同的土質、氣候條件、植株大小、生長狀況等有關,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少些,不耐早樹種灌水量要多些。排水是防澇保樹的主要措施。土壤水分過多,氧氣不足,抑制根系呼吸,降低吸收機能;嚴重缺氧時,根系進行無氧呼吸,易積累酒精使蛋白質凝固,引起根系死亡。排水方法主要有地表涇流、明溝排水、暗溝排水。首先可通過地形處理,將地面整成有一定坡度,自然排水;同時夏季多雨季節(jié)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要開明溝或暗溝排水,保持雨天能及時排水,嚴防淹根。
2.2 土壤管理
對城市園林土壤進行深翻,可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促進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增加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同時,深翻后土壤水分和空氣條件能得到改善,使土壤微生物活動加強,加速土壤熟化,使難溶性營養(yǎng)物質轉化為可溶性養(yǎng)分,可相應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樹木生長發(fā)育。有的城市綠化樹木受環(huán)境和地理位置限制不能翻土,那則要培土。培土具有增厚土層、保護根系、增加營養(yǎng)、改良土壤結構等作用。在多雨區(qū)、寒冷季節(jié)、土層薄的地區(qū)多在晚秋初冬采用培土措施,防止土壤流失、保溫防凍,以促進樹木健壯生長。除草松土除草可切斷土壤表層的毛細管,減少土壤蒸發(fā),防止土壤泛堿,改良土壤通氣狀況,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有利于難溶性養(yǎng)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從而促進樹木根系的生長發(fā)育。
2.3 施肥管理
施肥是通過人工補充養(yǎng)分來提高土壤肥力,可供給樹木生長充分的營養(yǎng),并改良土壤性質,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透水、通氣和保水性能,有利于樹木根系生長。同時還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與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促進肥料分解,使土壤鹽類成為可吸收狀態(tài),有利于樹木生長。
化學肥料主要包括碳酸氫銨、尿素、磷酸二胺、復合肥料等配料,肥料成分(磷、氮、鉀含量)差別較大。根系的生長盛期,需要吸收更多的磷肥,根系才能強大、伸入土壤深層。抽枝發(fā)葉期,細胞分裂迅速,葉量增加,樹體擴大,此時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氮肥,建造細胞和組織?;ㄑ糠只瘯r期,應施以磷為主的肥料,為花芽分化和開花打好基礎。開花期與結果期,需要吸收大量磷、鉀肥,這樣才能有利于花開得鮮艷奪目,果實充分發(fā)育。冬季施有機肥,對根系生長極為有利。早春施速效肥時,不應過早施用,以免在樹木根系吸收前流失。因吸收養(yǎng)料和水分全在須根部位,所以施肥要在根部四周,不要靠近樹干。氮肥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強,淺施就可滲透到根層,被樹木吸收;鉀肥移動性較差,磷肥移動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處?;史市Оl(fā)揮較慢應深施,追肥肥效較快,宜淺施。
3 結論
新植樹木的養(yǎng)護管理不是千篇一律的,要根據(jù)地域條件、季節(jié)、樹種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與教訓,綜合分析,適時、適地、適樹靈活地加以運用,才能提高新植樹木的成活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養(yǎng)護管理好園林樹木成為創(chuàng)造綠化環(huán)境的主要工作,面對不斷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園林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斷地總結和摸索,尋找適合本地園林樹木的養(yǎng)護管理措施和方法,為城市的綠化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邢艷秋,黃超,陳世宏.SPAD葉綠素儀在評價樹木葉片光環(huán)境和健康水平上的應用初探[J].森林工程,2011,01:1-4.
[2]李芝茹,董希斌,趙小強,左梅龍.可升降太陽能滅蟲裝置的設計與實現(xiàn)[J].森林工程,2010,0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