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前往昆侖山的腳下,有一處風(fēng)景讓人迷醉,距離喀什是那么的近,那青青的蘆葦,清清的泉水汩汩地流,發(fā)出嘩嘩的叮咚之聲讓人如在聆聽天籟一樣,輕柔的風(fēng)兒拂過,起伏不停的草兒自在地呼吸著,舞蹈著。
接到友人的邀請,說去疏附縣烏帕爾鄉(xiāng)四十眼泉,這個地名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卻又是那么地打動著我的心。曾經(jīng)聽說過七十二眼泉、九眼泉、五眼泉。對這塊水如生命、水如珍寶的西域喀什來說,有著詩意的向往,而且是四十眼泉,就如是一股涓涓的細流,也會匯成一片河流。車行進在帕米爾山腳下,想象著四十眼泉的壯觀,對這座神奇的高原,萬山之祖、萬水之源的昆侖山脈又多了幾分仰慕和崇拜。
到了四十眼泉,滿目青青的密密的蘆葦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擋住了我們的視線,全是詩意的涓涓流水在地上橫撞著,周圍的樹以滋潤飽滿的表情靜靜地歡迎著我們的到來。
走進林間,一股泉水從蘆葦間沿著渠道流淌過來,那清澈透明的水啊,我們毫無顧忌地卷起褲管、提起裙邊就跳進了水里,水有一股涼意浸透著我的腳尖,一直漫到我的膝蓋,一股微涼慢慢變成清涼再變成雪水一樣的冰涼?!氨P谷清泉一派長,味甘卻似飲天漿。何須沆瀣分仙掌,滴滴斟來透骨涼?!蔽业碾p腳就像是在冬天雪地里行走一樣,要不是肌膚受不了,我會一直在水里如孩提時那樣奔跑著,跳躍著。戀戀不舍地從水中回到岸邊,我注視著那用泉水泡過的腳,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我的腳背居然變白了一些,這個發(fā)現(xiàn)讓我緊張又興奮。
友人告訴我,這里是人們最喜歡的“桃花源”,與喀什噶爾著名的詩人《福樂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齊名的語言學(xué)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故鄉(xiāng)就在這里。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大約于公元1008年出生在今天的喀什地區(qū)疏附縣烏帕爾鄉(xiāng)阿孜克村。為保持和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對新疆及中亞各地操突厥語諸民族的語言、歷史沿革、部落情況、語言差異等進行了認真廣泛的社會調(diào)查。經(jīng)過潛力研究,他歷時3年,四易其稿,于1077年用阿拉伯文編纂出流傳千古的《突厥語大詞典》,為世界各民族了解突厥文化搭建了一座橋梁,也加強了民族之間的融合,在人類文明史上閃耀著經(jīng)典的光芒。該書提供了公元11世紀包括維吾爾族在內(nèi)的突厥語諸民族語言、文化、人物、歷史、民俗、天文、地理、醫(yī)學(xué)、軍事、政治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豐富知識。晚年時期,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重歸故里,在他的出生地烏帕爾鄉(xiāng)開辦了一所學(xué)校,擔(dān)任教師,并在此度過了余生。去世后被當?shù)厝罕姲苍嵩跒跖翣柹巾斨?,當?shù)厝俗鸱Q其為“艾孜熱特毛拉木”(意于“圣山”)。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聽著這樣古老的數(shù)字,讀著那樣的史詩,心里的敬畏也自然而生??吹窖矍靶沱悇尤说娘L(fēng)景,想象詩人當年特別喜歡這里清秀可口的泉水、動人的景致,每天呼吸著這里清新的空氣,喝著那天然的泉水,才有如此的大智慧,才有如此動人的史話流傳千古。
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沒有去拜謁那偉大學(xué)者的陵墓,只從同行友人的講訴中聽說了這樣令人心生敬意學(xué)者的事跡。他說,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墓前有幾株枝繁葉茂,濃蔭蔽日長了900余年的古楊樹,也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生前所用的拐杖所變。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旁邊還有一眼清泉,那經(jīng)久不息的泉水又有“智慧泉”之稱,喝了它,人的腦瓜子會變得更加聰明,是當?shù)厝诵闹械撵`泉、圣泉。傳說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去世后不久,幾株楊樹的根部突然涌出了一股泉水,當?shù)厝苏J為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想把他的聰明和智慧留給后人,許多人在諾魯孜節(jié)把自己所寫的文章投進泉水里,讓那位學(xué)者審核閱讀,并在泉邊唱歌、祈禱,希望自己的才智如泉涌一般,源源不斷??κ矚v來不缺文化歷史,也不缺動人精彩的故事,這塊土地居住過多少名人、詩人?。÷犞@些,一些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蝴蝶也翩翩地飛到我們的眼前、身前、鏡頭前,為我們跳起了絢麗的舞蹈,看著大伙驚艷的眼神,愛慕的神情,我想這里一定居住著博才多藝多情的神靈,要不然,那些有靈性的小生靈怎會蜂擁而至呢?怎么會為我們跳起了動人的舞蹈呢?它們演繹著靈動的雙人舞,別致大氣的獨舞,翩翩翻飛震撼人心的集體舞,把站在山崗上的我們都看呆了。
凝視了那片綠海許久,我們才戀戀不舍地回頭,幾座延綿起伏,紅色、黑色、黃色,裸露著身子的山巒屹立在我們面前?!盀跖翣枴痹S吾爾語烏依帕力,意為“盆地”。處于昆侖山腳下艾孜來特毛拉木山、庫瑪塔格兩大山系的結(jié)合處。這四十眼泉由兩大山脈包圍著,像兩雙堅實的巨大的手臂緊緊擁抱著這灣青青的綠洲,那清清的泉水就是從山的腹部中間流淌出來的。像是兩個陽剛的青年男子呵護著他們共同心愛的女子一般。
每個有靈氣的地方,有生命之源的地方,就一定有它動人的愛情故事。距我們野炊不遠的地方,有一株幾千年的白楊樹,十多個人牽手才能將其擁抱,枝干粗大,周圍長了許多小白楊,還有許多柳樹緊緊圍繞著,并與之相依相扶??吹侥乔逵挠牡娜?,那參天的古柏楊,還有學(xué)者智慧的遺風(fēng)陪伴,神奇精彩感人的情感故事就這么的來了。
相傳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青年時代在這里求學(xué),每天要經(jīng)過一處青草繁茂名叫蘆葦灣的地方,這里空氣清新、風(fēng)景宜人,他喜歡在這里讀書、作詩、寫文。其文才卓著的詩篇引起居住在這里的一個名叫庫木西爾的仙女注意,這位仙女身著一件紫色小花的彩衣,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像要流出水一樣,長長的睫毛忽閃忽閃的,她的笑容像玫瑰花一樣燦爛動人,一頭長長的秀發(fā)像瀑布、綠油油的麥苗一樣直垂到地上,上面別著一些精致秀麗紫色的頭飾、花冠、發(fā)簪。久而久之她愛上了這位青年俊杰,仙女絕世的美容也使詩人傾了心,倆人每天一起彈琴書畫,讀書吟詩,互相產(chǎn)生了傾情之愛。由于學(xué)者的志向遠大,要外出求學(xué),不能攜帶仙子出遠門,仙子的嬌軀也不能離開那片滋養(yǎng)她的蘆葦灣,不能陪伴其遠行。走前,仙子要求詩人栽一棵柳樹,就這樣詩人在和仙子相處的日子里栽了許多的楊樹、柳樹。詩人走了40多年,天上一日,塵世一年,仙子每天在其栽種的樹下遙望著遠方,守望著情郎歸來的方向,思念著郎君,每當回想起那些幸福甜蜜的往事,便潸然淚下,仙女落淚的樹下便冒出了一股清涼的泉水。在山梁的中間,在幾株柳樹下面,那是仙女和心上人在那里共同讀書寫文待得最多的地方。一日,仙子在那里坐了良久,思念的淚水像河流一下嘩嘩落下,那泉水也如河水一樣汩汩流出,仙女曼妙的仙姿也與這汪清泉相融了,化作一池碧水,那頭秀發(fā)便化成了漫山坡的碧綠蘆葦,身上的彩衣化成了那盛開的紫色小花,終生滋養(yǎng)著與心上人的愛情之地。用手捧起那清涼的泉水,竟有些許甜味在唇齒間留有余香。后來人們一數(shù),這里共有四十股泉水,有的如溪流嘩嘩作響,有的如細流而無聲,由大到小,由細到粗,可見仙子動情之淚的深度和思念之深。當年兩人吟詩作賦的地方長出了一棵參天白楊,周圍有許多柳樹一直與其相依著。那棵白楊樹長相也很是奇特,中間有一個平臺,像是書案,像是凳子,仿佛就是兩人當年在此作詩的桌椅。
正因我們的巧遇,我記住了這塊泉水的聚集地,那汪奇特的泉水就像一首詩,一個故事,一直牽扯著我們多情的心靈和視線。在眾人的喧囂中,那仙子也開始醒了過來,可能仙子誤認為友人那博學(xué)多才、會作畫吟詩的聰明腦瓜子和那張帥氣的臉就是她當年的夢中情郎,派出兩對金黃色的蝴蝶來為我們送行,兩對蝴蝶扇動著妖嬈的翅膀繞著友人翻飛不肯離去,那黃色在陽光下竟是如此的艷麗,那飛舞的姿勢像是親密的問候,親熱的擁抱,像要直撲友人的懷抱,我們大呼驚奇,呆望著翻飛的蝴蝶,忘記用相機為其拍下那精彩美妙絕倫的一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