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口語交際 語文 思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3A-
0016-01
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語交際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學校并沒有按照教學計劃設置口語交際這門課,即便開了口語交際這門課,也因教師重視程度不夠,未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明晰口語交際教學與聽說訓練的關系,針對學生實際確定訓練重點,不斷拓展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一、正確認識口語交際教學的特點
不少教師認為,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每天的說話中自然而然會得到訓練,因此沒必要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在主觀上就忽略了口語交際教學。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作為培養(yǎng)學生接受能力和發(fā)表能力的衡量指標之一,聽說能力和寫作能力同等重要。相比寫作、閱讀等語文活動,口語交際活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要想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必須能正確地表達。因此學校不能忽視口語交際的教學。
教師要清楚口語交際教學的特點。雖然口語交際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與專業(yè)的課堂訓練有所不同。首先,課堂訓練較日常交際更有針對性,目標更加明確。在口語交際課堂上,教師針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安排專項訓練,保證了訓練效果更加顯著和有成效;其次,課堂訓練較日常交際更有計劃性,從而避免了盲目交際;另外,課堂訓練更規(guī)范,這種有強度、有指導性的訓練更有利于學生交際技能的培養(yǎng)。
二、明晰口語交際教學與聽說訓練的關系
不少教師認為口語交際教學跟聽說訓練相似,其實這兩者在教學實踐中明顯存在著不同??谡Z交際是一個信息的雙向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語言的參與,還包括交際環(huán)境、交際目標等其他諸多因素,因此是一個多層次的動態(tài)復合系統(tǒng)。聽說教學是根據心理語言學而提出的概念,口語交際教學則是從言語交際學角度提出的概念;口語交際教學范圍更為寬泛,形式更為多樣,突破了聽說教學狹隘的框架。
在不少口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根據課本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回答,說完即止,期間沒有互動交流,這種流于形式的教學方式意義不大。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口語交際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表達和對事件的應對能力。如果僅僅靠回答問題和口頭作文等作為訓練形式,或許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可以得到鍛煉和強化,但這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作用不大。
要使口語交際課變得高效,教師要正確指導。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發(fā)出有意義的語音,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和結構正確的語句,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正確理解語境的基礎上,進行流利得體的對話,達到真正與人交流溝通的目標。
三、針對學生實際確定訓練重點
教師設計訓練重點時較為隨意也是造成口語交際教學低效的一個原因。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思路的影響,不少教師在設計口語交際教學訓練重點時,缺乏深入考慮,較為隨意,導致教學行為不能很好地與學生的智力發(fā)展相匹配。
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口語交際訓練內容,合理設計訓練重點,保證學生的交際能力能得到循序漸進的提高,力求教學效果的有效性。例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可以設計合理的口語交際內容,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想象力和自我表現力;中年級學生的觀察力比較突出,可以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觀察力和表述力;高年級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較為突出,老師可以通過適當的口語交際教學,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發(fā)展。
四、拓展口語交際的渠道
目前,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不少老師始終圍繞著教材,這種拘泥于教材的教學使得學生失去了興趣,導致其從主觀上拒絕獲得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好課前準備,同時結合所學材料,積極拓展口語交際教學的課堂內容,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素材搬進課堂,保證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調動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教師也應該重視對該門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形式豐富的活動,打破課堂界限,把課堂延伸到廣闊的生活之中,增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的意識,切實提高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要學會舉一反三,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合理地安排口語交際訓練,不斷拓展教材,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