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網絡正是承載信息的一大平臺。網絡上流通的各種信息,使人眼花繚亂。有些信息,更是由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散布,帶有很強的迷惑性和煽動性。人們常常能在一些網絡聊天室、網站、論壇等看到攻擊政府的言論。他們攻擊人民政府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稍加分析,便能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站不住腳的。
關鍵詞:攻擊政府言論;網絡;網民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025-0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共產黨領導下快速復蘇的同時,腐敗等弊端隨之而來,社會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現(xiàn)象。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流通方式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一些丑聞惡習更容易曝光在媒體的攝像頭前,進而流傳于以互聯(lián)網為主的信息傳播媒介上,甚至出現(xiàn)以訛傳訛、夸大其辭。這使以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為主體的網民的不滿情緒日漸堆積,各大論壇、聊天室、網站評論區(qū)等成為“憤青”們宣泄的平臺。網上攻擊政府、批評時政、造謠誹謗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
一、造成網絡上出現(xiàn)攻擊政府言論的原因
是什么導致此類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改革開放提出以先富帶動后富的觀點,在部分致富的同時,大部分勞動人民、中產階級并未真正富起來,過大的貧富差距導致了不公平現(xiàn)象屢見不鮮,大量弱勢群體借助網絡這個媒介來發(fā)泄內心的不公及不滿。
第二,暢通的網絡使人們可以輕易了解時事資訊,部分網民在了解到歐美發(fā)達國家的狀況后,流露出崇洋媚外的情緒,沒有正視我國歷史與國情,認為外國的一切都優(yōu)于中國,并將之怪罪于黨與政府。
第三,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得社會的透明度越來越高,一些如以三鹿奶粉為代表的食品問題、官員以權謀私享有特權、房價物價飛速膨脹等問題常常是各大報紙網站的標題新聞,一些網民過度夸大了這些社會丑陋面、陰暗面,從而產生政府腐敗無能的偏見,并以此為自己批評攻擊政府的力證。
第四,此外,還有一些年輕人涉世未深,對社會時事的認識過于片面,無法理解政府的一些政策做法,從而對政府抱有憤慨。其典型案例就是前不久的“釣魚島事件”,不少青年一味叫囂出軍反擊,誹謗政府的做法軟弱膽小,甚至盲目砸日車日貨泄憤,出現(xiàn)駭人聽聞的傷人事件。
二、駁擊網絡上攻擊政府的言論
以上四類錯誤觀點,都過于片面,我們皆有理可述、有據可駁。
第一,對于貧富差距過大的看法,筆者在這里要引入經濟學上一個重要的劉易斯拐點的概念,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劉易斯拐點之前,一部分人先富,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劉易斯拐點之后,勞動力減少,勞動力素質提高,社會工資不斷提高,貧富差距不斷縮小。不可否認,當下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矛盾的確尖銳,但此時正處于劉易斯拐點到來前之,因此貧富差距的懸殊自然不可避免地引發(fā)社會矛盾。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當年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曾有過挫折,事實證明弱勢群體的消極情緒會隨著社會矛盾的緩解而趨向平復。所以,盲目抱怨黨和政府的做法是十分可笑的。
第二,對于崇洋媚外的思想,筆者認為這是沒有縱覽世界歷史所致。但沒有一個國家從一開始的一無所有發(fā)展到發(fā)達國家的過程是一帆風順的。不要只看到歐美強國優(yōu)越的社會福利、醫(yī)療保險、工資水平等,卻忽視我國從改革開放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以來僅僅過了三十余年,別忘了歐美國家已經過數百年的殖民掠奪、經營發(fā)展。就近幾年的金融危機來看,歐美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暴露出一些問題。有人覺得歐美民主制度遠勝我國,卻不知我國的民主集中制是為我國人口基數過大、人民素質偏低的國情所量身打造的。泰國、非洲盲目模仿歐美民主,引發(fā)大規(guī)模械斗甚至內戰(zhàn),印度一味追求民主,導致政府優(yōu)柔寡斷、朝令夕改,執(zhí)行力不強。
第三,網民過分著眼于社會丑陋面,只知埋怨政府無能,此類做法太過偏激。我國當前主要存在貪污腐敗與官僚主義的問題,這主要是中國五千年封建制度殘留的余孽根深蒂固所致。但不能因個別行為而掩蓋整體,社會依舊是在進步的,貪污受賄者遲早會落于恢恢天網,針對這些現(xiàn)象黨政府一方面充分調動發(fā)揮人民輿論的監(jiān)督權,通過不斷曝光提高透明度及監(jiān)察力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完善法律,積極推行法律社會,幾乎每年都有新法出臺,就是為了讓人民充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面子靠人情”的現(xiàn)象絕非短短幾年就能徹底根除,一個完善的法制社會不能急于求成。此外針對房價物價膨脹問題,政府積極實施宏觀調控并起到一定作用;我國人民的社會福利也在政府控制稅率、增加撥款的方式下逐年提高。近年來無論是抗震救災還是世博奧運,以黨中央為核心的中國政府都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與中國蒸蒸日上的綜合國力,這都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抹殺的豐功偉績。美國已故總統(tǒng)肯尼迪曾說過:“公民們,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什么,而要問你們能為你的國家做什么?”民眾如果僅僅著眼于社會陰暗的一面,遲早會近墨者黑,想要近朱者赤,就要放眼光明的未來。
第四,最后一點更是幼稚可笑,以國家領導人組成的中央政府無論是在人生經驗還是理論知識上都非常豐富,每一個政府決策都有著深思熟慮和高瞻遠矚的成熟性,部分人僅以主觀意愿判斷對錯,是極其愚蠢的。以釣魚島事件為例,所謂“憤青”不正視當前國際局勢,沒有看到一些別有用心的反華國家和集團的幕后陰謀,被輕易地挑撥煽動,違背我國以經濟發(fā)展為中心的國策,責怪政府做法軟弱,辱罵軍隊無能。更有甚者,通過所謂的游行與示威,發(fā)泄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殊不知自己的做法只能令親者痛仇者快罷了。
中國共產黨90多年來的歷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上下求索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政黨。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品質。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深知理論只有與時代同步、與實踐結合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理念從來就不是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不斷解放思想,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結果;是把思想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結果。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以寬廣的胸懷和眼界面向時代和未來,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理念與時俱進的源泉,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發(fā)展的力量源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既要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又要破除對西方學說的教條思維,靠的就是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黨的歷史告訴人們,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fā)展,科學地研究新情況,靈活地解決新問題??茖W發(fā)展觀等一系列理論創(chuàng)新,就是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從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處于關鍵時期的具體實際出發(fā)而做出的戰(zhàn)略決策。它既著眼于當前現(xiàn)代化建設面臨的緊迫問題和任務,又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和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長遠目標,是過去經驗、現(xiàn)實需要和未來方向的結合。因此,網上言論終究是無稽之談,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歷史的呼喚,是人民的選擇。
十八大以來,我國刮起了一場新風。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胡錦濤在報告中強調反腐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因此必須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氨仨殘远ú灰瓢逊锤瘮《窢庍M行到底”每個字都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種“零容忍”的態(tài)度更加彰顯出黨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堅不可摧,氣壯山河。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文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周恩來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