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不僅關乎牙周和牙髓健康,不光會造成牙齒喪失,危害口腔健康,對全身的健康也會造成影響[1]。刮治是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基礎治療的核心,它采用機械方法直接清除牙周袋內菌斑、牙石等致病因素,一直是治療牙周炎最基本而有效的方法[2]。不過有研究顯示,鹽酸米諾環(huán)素、甲硝唑對齦下致病菌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3]。筆者采用基于抗生素與刮治術的綜合治療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25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0年8月~2011年2月在我科就診的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18~55歲,平均(35.52±6.23)歲。所有患者都符合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診斷標準。把上述50例患者隨機平分為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各25例,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情況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藥物與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刮治術上,具體方法見參考文獻[2]。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甲硝唑棒(每100g含甲硝唑22g,長3.0cm,寬1.5mm的類白色扁形棒條)折成小段,鑷子夾持,塞入病變組織袋內,應用注射器將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米諾環(huán)素軟膏10mg)放牙周袋底的部位輕輕注入,直至病變部位有膏狀物溢出。兩組治療周期為4周。
1.3 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時PD減少2mm以上,牙齦紅腫消失,牙齒松動明顯減輕。有效:治療后PD減少1~2mm,牙齦紅腫減輕,牙齒松動減輕。無效:治療后時PD減少不足1mm或增加,牙齦紅腫或牙齒松動未減輕或反而加重 。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經過治療后,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68.0%,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0%,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均不影響治療,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是口腔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由于其致病菌可以進入血液循環(huán)引起菌血癥,細菌的毒素或代謝產物也可以擴散,引起機體免疫反應,對全身健康造成影響。比如牙周炎的致病菌導致糖尿病患者代謝控制比非牙周炎個體困難;牙周炎患者的消化道疾病、肺功能降低發(fā)生率較非牙周炎個體更高,因此不要對牙周疾病掉以輕心。
在治療方法中,刮治是基本的機械方法,但是也存在抗感染不足、容易創(chuàng)傷等缺點。而在抗生素應用中,鹽酸米諾環(huán)素為長效、高效的四環(huán)素類藥物,抗菌作用強,可直接放置牙周袋內,緩慢釋放,使病變牙周組織局部藥物濃度提高,導致局部抗菌作用強。鹽甲硝唑是國際衛(wèi)生組織推薦治療厭氧菌感染的首選藥,可抑制和殺滅與牙周炎關系密切的厭氧菌。與傳統(tǒng)的類似藥物相比,活性強、不良反應少、半衰期長,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本組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68.0%,治療組有效率為96.0%,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兩組都無嚴重不良反應情況發(fā)生,都不影響治療,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同時在綜合治療中要注重預防,要建立口腔衛(wèi)生保健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定期做口腔健康檢查和牙周潔治,保證合理、足夠的營養(yǎng)和注意鍛煉身體。要堅持“豎刷牙法”,對于牙間隙比較大的人,可以使用專門設計的牙間刷、牙線來輔助等。漱口后用干凈食指以垂直方向由牙齦向牙冠按摩,內外上下左右依次進行,然后改為沿牙齦水平方向按摩,亦依次分區(qū)進行,按摩5min??傊?,綜合治療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杜強,王勤濤,朱浩.牙周炎和高脂血癥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相關性初步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6,16(5):246-249.
[2]孟煥新.牙周病與全身健康關系[J].中國當代醫(yī)學,2001,7(8):26-29.
[3]徐寶華.現代臨床口腔正畸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345-346.
[收稿日期]2013-01-10 [修回日期]2013-02-10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