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茨勒筆下曾塑造過一個無條件溺愛孩子的媽媽,因為她總覺得兒子記得在嬰兒時期自己對他的虧欠。長大后,媽媽對我說:“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委屈你了……”但媽媽也不無自豪的說:“不管小朋友們吃什么、玩什么,大人都給你買過;不多,但你都嘗過、玩過。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并沒有“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的印象,自己的零食和玩具雖不比人家多,但快樂絕不比別人少。
童年的好多周末,都嵌在和爸媽一起去的公園、文化宮、電影院里。孩子嘛,總是喜歡熱鬧,喜歡逛街的?!凹依镄薹勘持鴤?,你爸又當著一大家人的家,手緊一點也是有的,上街少有給你買東西。但孩子嘛,哪有看到人家吃不嘴饞,看到人家玩不心動的!”媽媽說,每當我想點要什么的時候,會悄悄地走到她旁邊,牽著她的手輕輕搖,媽媽、媽媽……“你從來不說,我要買這個,要要吃那個……這點上,你比好多孩子懂事!”
娃娃頭冰激凌、噴香的巧克力、模型小汽車、變形金剛機器人……孩子的夢想總是太多太多,能實現(xiàn)的畢竟是少數(shù)。當街耍潑、賭氣不吃飯等其他孩子常用的“絕招”我從沒使過,“他們也許會考慮給我買吧?”我真這么想。有時候,這樣的夢想能成真,自是喜從天降;但如果僅僅是夢想,我也不過舔舔嘴唇,多看幾眼而已……用媽媽的話說就是:“很乖,不讓大人難堪……”現(xiàn)下,我想起媽媽慈愛的眼神和爸爸嚴肅的臉,仿佛讀出了其中的些許歉意。
還記得媽媽每天下班來接我下幼兒園,一小塊西瓜、三五顆桂圓或者一粒大白兔奶糖是給我的禮物;而我也常留著老師發(fā)的一小塊餅干、半顆糖果,給媽媽嘗,牽著媽媽的手,摟著媽媽的脖子,講幼兒園里發(fā)生的事……
最愛炎熱的夏天,因為每次回家路過糧店那里,媽媽會給我買一只冰棒。價格我太清楚:光明食品廠產(chǎn)的棒冰1毛,花生雪糕3毛,奶油雪糕5毛,娃娃頭雪糕7毛,蛋卷冰激凌1元……我會選一毛的棒冰,但媽媽會告訴買冰棒的阿姨給我一支3毛的花生雪糕。我小心翼翼地撕掉包裝紙,望著冒冷氣和香氣的棕色糕體,會先讓媽媽咬一口。她總說:媽媽不熱,你吃!最后,在我的堅持下,她咬了一小口,再笑盈盈地看著我把花生糕吃完,還意猶未盡的咬小木棍。
那時,我平常穿綠色的“解放鞋”。媽媽說:“你爸有次領了半年的加班工資,有40塊(相當于他半個月工資了)。他下班后直接到商店給你買了兩雙一模一樣的皮鞋帶回家?!逼鋵?,我現(xiàn)在還能清楚地記得那兩雙一模一樣的黑皮鞋,還記得穿上時那得意的心情。那年,我8歲,上二年級。
媽媽說,我的零食和玩具總是很寶貝。“奇味蔥油餅干”有著向日葵花一樣的造型,我先把周圍的花邊一個個啃掉,然后慢慢的用唾液浸濕餅干,小口小口的吃掉,每一塊,每一排;小校門口五分錢一包的“酸梅粉”偶爾我也會有錢買,吃過后,要把吃完的塑料勺子收集起來……現(xiàn)在這些都是“小瑪?shù)绿m點心”留在我童年的味道??荚噧?yōu)秀得到的塑料兵人,我經(jīng)常拿出來點過人數(shù)放好,避免遺失,六一兒童節(jié)得到的禮物一套《兒童趣味科學》和《中華成語故事》,我要讓大人用牛皮紙仔細包起來,然后再看。小車、機器人、玻璃珠、開關盒、彈弓……兒時的玩具好多不是用買來的,時至今日,好多玩具還完好地保存著。
忘不了媽媽咬一小口花生糕時的微笑,而那個習慣保留至今——吃東西前,喂媽媽先嘗一口。
雖然我不是個出色的孩子,從來沒有考過第一;雖然被寄予很高期望的我最終也沒能考上名牌大學,畢業(yè)后更沒聽她的話,留在大城市工作;雖然到今天,我偶爾也會惹她生氣……也許,在媽媽眼中,我仍是那個給她咬一小口花生糕的小男孩兒,但我深深地知道,我一直是她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