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城邊上的呷爾河畔有條寬敞幽靜的沿河路,閑時人們總會閑散地走走。吃罷晚飯,我也會放下瑣碎執(zhí)子之手在這條路上信步。與往日不同的是這些天路上多了一群老人,我在同樣的下午幾次與這群老人邂逅,他們一張張樸質(zhì)的臉,被嶄新的退役軍服映襯得多了幾分自豪的神情。只聽得旁人說是剛建好的敬老院里入住的老人們。再早些的九龍新聞節(jié)目里我見過記者采訪這些老人的情景,一位老人感奮地抹著眼淚說:“比在家里好,每天都有酥油茶喝,每天肚子都能吃得飽飽的”。他們多是孤寡、五保戶老人。他們樸實得像干燥的泥土,不成形的隨處散落。生活到了遲暮之年卻能翻到嶄新的一頁,那神情愉悅中帶有幾分希翼。我的注視最終停留在一位單獨落在后面老人身上。
他步伐沉穩(wěn)有力,裝束很是正式,頭上纏裹著青布帕子,黑底藍色繡花的上衣,天藍色的大腳褲,肩上斜挎著用細牛筋編織成的“英雄帶” (古時用于掛系戰(zhàn)刀)。這是一位彝族老人。他不時的放眼蒼山。他是為一次不稍帶記憶的遠行盛裝,還是為了這個特別的歸宿裝扮。我心里感動,眼里就濕潤了。后來的日子每每想到都有最初的動容。敬老院建在縣城河西岸上的體育館附近,從我居室的陽臺窗戶上就能遠望到敬老院。自從見到這些老人后,心里總會被些莫名的情感牽制著,早起晚歸的都想在窗前小站一會。遠遠的觀望河對岸敬老院里依稀的燈光。想著什么時候能去看看他們,走近他們。
七一臨近,有了機緣同文化旅游局黨支部一起前往探望慰問。到了院前,院子顯得很是安靜閑適,像是走一戶親戚,我們敲開了敬老院的大門,敬老院,四合院的樓房,敞亮的院壩,老人們?nèi)齼蓛稍谠褐袕娜荨查e地走動。有的在臺階上曬太陽,陽光和溫暖包圍著這個溫馨的院落。有的老人因為我們的到來圍攏上來,這時,我們裝載物品的車駛進院內(nèi),他們見機地幫著從車上搬下我們帶去的牛奶和點心等慰問品,儼然他們早已習(xí)慣這樣的造訪。
如我們來意的問候已然不是一次兩次,工作人員翻開一本厚厚的寫有“九龍縣中心敬老院愛心登記薄”字樣的本子,再最后幾頁才找到新的頁面記錄。為這些有愛心的人們我的內(nèi)心涌著溫暖的情愫……年輕的院負(fù)責(zé)人像只美麗的蝴蝶,穿梭于老人們中間,又利落的為我們沏茶倒水,就在這院中與這些老人們坐在一起。負(fù)責(zé)人簡要的介紹道,敬老院共有68位老人,每兩人一個房間,房間里除了一應(yīng)俱全的日常生活用品外還安裝了電視。我們了解了敬老院的生活條件很好,見到了老人們在這里幸福的安享晚年。因為這樣,她還說起有些條件不符的孤寡老人也找來想搬來入住。談話間,一位老人歪著嘴流著口水興奮地站在院長身后,院長朝他擺擺手:“一邊玩去啊?!崩先撕苈犜挼木娃D(zhuǎn)身離開了,大家玩笑道:“他們像是孩子,你就是家長。”院長嫣然一笑道:“也有不聽話的哦,還要誆他們?!蔽覐男牡桌飳@些從事敬老院工作的同志表示崇敬,也有包括里面的艱辛。
這里的每個老人都是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曲折。此刻,我們能在瞬間就讀懂的只有他們臉上洋溢的溫暖,和不同背景故事里擁有的同樣一個圓滿的歸宿。起身離開敬老院時,我又見著了佩帶 “英雄帶”的老人。他雙目深陷,坐姿莊重,眼目依舊眺望遠方。遠方一片空茫,遠方多有氤氳。老人,這可是你的歸宿?
后來的日子,仍舊忙于瑣事,難得再有機會去養(yǎng)老院了。一天單位的爾他前輩一身塵土歸來,說是養(yǎng)老院的一個彝族老人故去了,民政局以彝族特有的方式安葬了老人。有些沾親帶故的彝族同胞都去送葬。我趕忙問起是怎樣一位老人,聽他敘述正是那位著裝莊重,佩帶英雄帶的老人。老人果真是有著深邃的不為人知的世故。早些年,也就是四五十年前他娶妻成家,夫妻兩人情感本是甚好,可是過了多年也不見妻子懷孕,按照習(xí)俗,一個男人沒有子嗣是萬萬不可的,也是大逆不道的。于是在眾親的規(guī)勸下他們被迫解除婚約。從此這老人便立下誓言不再結(jié)婚。其妻,遠嫁小涼山。
一條路,落葉無跡,老人一人孤獨終其一生。
九龍政府和民政部門為解決了這些孤寡老人的后顧之憂,修建了這所敬老院。把這位老人接來入住的時間也不過一年左右,他便故去了??墒蔷驮诶先斯嗜サ囊粋€時辰后,他遠在小涼山的前妻家人打來電話說是要告之一下這位老人他的前妻在一小時前去世。人們聽后都頗為震驚。在地不能連枝,在天愿做比翼鳥。心靈里的情愛才是世上的珍品,無關(guān)乎外在的世俗。只為靈魂深處的記掛,哪怕就這么無端的記掛一生。這是不是才是老人眼望的歸宿,這就是最后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