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承擔著“教書”與“育人”的雙重任務。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他們的尊嚴與價值更多地體現(xiàn)于他們獨特的思想中。而作文就是把思想訴諸文字的一種有效方式,議論文寫作尤其如此。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作文教學,特別是議論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僅要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審美觀和情感觀。
如果一個學生不愛思考,是非觀念差,即使他懂得謀篇布局的方法,也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因為文章是思想的表達,思想是文章的根基。如果我們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僅僅講些結構、技巧之類的東西,那么要想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難上加難的。
因此,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不僅是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的需要,更是為學生以后更長遠的發(fā)展考慮。
一、教育契機要做到“三個結合”
和社會現(xiàn)實密切結合。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社會現(xiàn)實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新問題也會不斷出現(xiàn)。青少年社會閱歷淺,判斷能力欠缺。教師應該抓住學生思想上的困惑點,引導學生去認識并解決問題。例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拜金主義、奢侈之風的盛行,一些人為了撈取金錢不擇手段。面對這一現(xiàn)狀,作文教學中可以出些相關的題目,如“艱苦奮斗的精神過時了嗎?”“金錢是萬能的嗎?”等引導學生來認識這個問題,讓他們明辨是非,端正思想。這樣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的命題經(jīng)過探討和教師的適當點撥,學生的認識水平一定會提高。在此基礎上,他們才能寫出高水平的文章,同時對生活、對世界的認識也會更深。
和語文課本密切結合。語文課本選錄的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是寫作各類文章的范例,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教師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教育點,及時提出命題讓學生寫作文,以便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拓寬外延。一些文章塑造了不少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如屈原、文天祥、史可法等,他們?yōu)榱藝?、民族的利益和尊嚴,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可以通過寫評論文章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學習他們的高貴品質。
和學生的思想實際相結合。中學生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單純而又天真,向往美好事物,可塑性強。同時情緒又易于波動,容易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有時會出現(xiàn)片面的言論和不當?shù)男袨?,如過分講究衣著打扮、反對紀律約束、厭學等。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主動去比較、去辨別,在作文中暢談自己的看法,以達到讓學生懂得道理、懂得分寸的目的。
二、作文命題要把握“三個原則”
首先是“小”?!靶 本褪谴髥栴}小題目,題目越具體越好,或就某事件發(fā)表評論,或就某一現(xiàn)象發(fā)表看法,或就某一作品(漫畫)發(fā)表感想??傊瑥木唧w的事物入手,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見大。如“論青年人應追求怎樣的美”這樣一個作文話題,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欣賞華君武的漫畫《系列化妝教育》。在領會漫畫主旨的基礎上,我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及各種常見的化妝品廣告,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什么是真正的美?心靈美和儀表美的關系如何?把大量金錢和精力耗費在化妝上對不對?學生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均能選擇自己的切入點寫出不錯的作文,而且不少人寫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
其次是“活”?!盎睢本褪庆`活,給學生立意選材的自由度。一個話題,可提供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幾則材料,讓學生自由選擇,從不同的側面發(fā)表見解。如就批判社會上的腐敗、貪瀆現(xiàn)象,我給學生提供了幾則古今廉潔奉公的正面典型,以及因索賄、受賄而被繩之以法的反面典型。讓學生根據(jù)上述材料聯(lián)系現(xiàn)實去分析認識。這樣出題,大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思維優(yōu)勢,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最后是“新”。所謂“新”有兩層含義:其一是緊跟形勢,聯(lián)系社會動態(tài)。其二是引導學生運用求異思維對老問題發(fā)表新見解。如學習過《叔向賀貧》,可以提出“不擇手段治富,也可賀嗎”等發(fā)散性問題。這樣變換思維的角度,老材料就生成了新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訓練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三、寫作訓練要做到“三個堅持”
為了使作文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我認為在寫作的過程中應該有三個堅持,即堅持寫前誘導、堅持指導學生修改、堅持“樹樣板”。首先要堅持寫前誘導,利用生動的導語,如古今中外的小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使學生形成創(chuàng)作沖動。這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其次是寫作完成后,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作文,堅持當面指導學生修改,以求達到交流溝通的目的。最后是堅持在每次作文中選出一兩篇佳作修改,以此作為“樣板”供學生觀摩學習,好的可以推薦給報刊發(fā)表,這樣能給學生下次寫作帶來動力和信心。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學生的思想教育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在議論文教學中,我們有契機、有空間與學生的思想碰撞。學生作文水平和思想境界的雙重提升,是語文“教書”與“育人”功能的良好體現(xiàn)。
(責 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