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VB程序設計》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中職學生在學習《VB程序設計》的時候,總覺得課程比較枯燥,并且覺得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所以教師在實施授課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程序編寫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并且要求教師采用實際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VB程序設計;分步教學法;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1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7-0000-02
《VB程序設計》是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專業(yè)開設的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好這門課程也是為學習以后的專業(yè)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我們中職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熱情也不高。我們的教師在教學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產生出許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變革,從而能夠實現課程的有效教學。
1 《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們的中職學生在學習《VB程序設計》的時候,總覺得課程比較枯燥,并且覺得掌握起來難度很大,也不明白學好這門課程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什么實際的用途。往往在課程結束以后,我們大部分的學生根本就不能利用VB進行簡單的程序設計。產生這種結果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1 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我們學習程序設計的課程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和一定的英語基礎。而我們的中職學生本來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就偏差,大多數課程的學習成績都處于不及格的狀態(tài),可以說是底子非常弱,這就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難度。同時,這門課程的理論性非常強。正因為我們中職學生底子非常弱,不太愿意學習理論性很強的課程。他們一般對動畫制作,網頁制作,圖片編輯等方面比較感興趣。
1.2 教師的教學方式分析
目前,我們大多數教師是“為教而教”,并不特意注重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單純注重強調語法、基本概念等細枝末節(jié),沒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編寫程序的能力,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邏輯思維。使學生感覺到《VB程序設計》的課程好像一門語言課程,通過朗讀背誦就能掌握似的。這也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情緒不高,也就根本不能掌握學習這門課程后所必須具有的技能。
2 實現《VB程序設計》課程有效教學的探索
2.1 設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平時上課的時候,最好能夠能舉一些與學生專業(yè)有關的例子,學生會比較愛聽。我們不僅是要教好自己的課程,也要把自己的課程和所教學生的專業(yè)聯系起來,告訴他們VB能對他們的專業(yè)有什么用處,這樣也能提高他們的學習VB的積極性。一般情況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如果提到某知識點在學生將來可以應用到他們自己的專業(yè)中,或者說當前人家怎么應用的,學生一般都會比較感興趣,會很認真的去聽。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對教師來說,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如何使學生一直保持這樣的興趣呢? 所以要求教師在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結合實際選擇一些簡單而有趣的案例給學生感受到VB程序設計的魅力,如、“猜數字”、“萬年歷”、“交通紅綠燈”、“計算器”、“倒計時牌”等。讓學生從實際案例中體會到到通過編程可以實現這些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應用,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VB程序設計的熱情并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 采取“分步教學法”,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VB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學習要經過語言學習、程序閱讀和程序編制的循序漸進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這些訓練分解成三個由淺入深的階段,分別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利用往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作為示范演示給同學們看,使學生能從認識上逐步深化。
首先,在VB入門階段,該階段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主要掌握菜單欄、工具欄、工具箱窗口、屬性窗口、代碼窗口、工程資源管理器窗口的使用。使學生初步掌握VB編程的基本過程,為下一階段簡單編程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一階段主要采用模仿式的教學方法,結合程序講語言,以講現成的程序為主,在程序講解中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并通過讓學生模仿別人的作業(yè)編制類似的程序,從而刺激學生們的學習情緒,較深對程序語言的印象。
第二,簡單編程階段,該階段教學目標為在熟練掌握VB語言的基本語句和了解簡單的數據結構與算法的基礎上,使學生具有一定程序閱讀能力和初步的程序設計能力;并要求學生注意出現便面出現以下常見錯誤:(1)標點符號錯誤;(2)字母和數字形狀相似;(3)對象名稱(Name)屬性寫錯;(4)對象的屬性名、方法名寫錯;(5)語句書寫位置錯。這一階段采用直觀教學法,對涉及到的程序例題主要通過框圖講算法,培養(yǎng)學生理解程序流程并具備依據算法框圖編制程序的能力。
第三,即綜合階段,該階段教學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設計能力。通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看到的實際問題的分析介紹,重點解釋如何將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比較簡單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和訓練達到提高學生們開發(fā)簡單實用系統的能力。加大實驗的比重,通過綜合性習題的練習,提高學生們編程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2.3 分層布置實訓作業(yè)。根據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每講完一些知識,老師都應把新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任務的要求也不同。通過這樣的練習和實訓,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的不同的目標,采取分層推進法,即在同一時間內,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要求的練習和實訓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因而老師布置作業(yè)也應該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優(yōu)秀的學生我們一般控制在10到20個同學之間,讓他們既能夠自己得到提高,又能夠帶動其他同學學習,起到榜樣的作用。
2.4 考核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根據VB的課程特點,除采用閉卷筆試考核之外,也對平時作業(yè)、實驗和課程設計進行考核。期末閉卷考核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10%,實驗成績占10%,課程設計成績占20%。平時成績根據學生的出勤情況和課外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給出。實驗成績根據每次的實驗報告情況給出。對于課程設計,在課程即將結束的前兩周,將所有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各小組分別選擇不同的課題來設計。興趣,客觀、公正地評價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課教學與課外實踐是學習本門課程的重要保障。學生通過課堂實驗、開放性實驗、VB作品設計這三個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能開發(fā)出健壯的VB應用程序。這種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明顯增強,教學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學生的畢業(yè)設計作品由VB開發(fā)的占60%以上,優(yōu)秀率達80%以上。綜上所述,通過對學生情況的充分分析和把握,我們從用分步教學的教學方法,再通過老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我們完全有信心和能力讓每一個學生多能很好的完成對《VB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學習并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這樣我們也實現了《VB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劉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第三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劉東輝.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初探[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2).
[3]沈大林等.Visual Basic編程[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
[4]http://www.tjei.cn/show.jsp?informationid=200911130908246225
[5]李紹芳.VB程序設計的教學研究和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 2012(10).
[作者簡介]
黃海濱(1981.11-),男,大學本科,講師,主要從事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