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趣”引路、“思”促悟、“情”渲染等三個方面闡述了生態(tài)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并列舉了語文課堂設計的幾種常見方法,以期幫助語文教師更好地開啟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語文課堂;導語;設計;方法
精妙得當?shù)恼n堂導入可以幫助學生開啟情感的“閘門”,打開思維的“匣子”,找到閱讀文本的最佳“路徑”,從而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良好聽課效果。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毕旅婢蜕鷳B(tài)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談一談個人的淺見。
一、以“趣”引路,關注聚焦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熓紫纫龅木褪遣捎眯路f有趣、目的明確、簡潔明了的設計策略,在課堂的第一時間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關注學習內容的熱情。
如,在執(zhí)教《春聯(lián)》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從前有個讀書人,他家門前有一片竹林,過年時揮手寫下了這么一副對聯(lián):‘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并把它貼在大門上。村上財主看到了很生氣,便差人把竹林砍了。那書生就在對聯(lián)上加了兩個字,便成了‘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財主看了把竹子連根拔了,書生又在上聯(lián)加了個‘命’,成了‘門對千竿竹短命’,那下聯(lián)該添個什么字呢?等學完了這課我們每個學生都會加了?!?/p>
興趣是求知的良師,教師應有針對性、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導入,力求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二、以“思”促悟,尋找切入點
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緊扣新課的重點或難點,提出一個或幾個有意味的問題,或著眼于全篇,或因果推源,作為導讀的“切入口”,讓教學矛盾、思維沖突“扭結”。
我們來看特級教師陳建先老師在執(zhí)教《天游峰的掃路人》時的導入:“初次見面,可以很冒昧地問大家一個問題嗎?最讓你欽佩的人是誰?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說的人物大都是名人)同學們敬佩的大多是名人。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對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掃路人產(chǎn)生了深深的敬意!想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天游峰的掃路人》?!保ò鍟n題)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备鶕?jù)學生愛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一上課就給學生制造矛盾,提出問題,設置懸念,以引起注意,促使學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識,引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三、以“情”渲染,激活共鳴點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寫景的文章。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并通過聲情并茂的表述進行渲染,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所感,產(chǎn)生共鳴。
在執(zhí)教《廬山的云霧》時,我設計的導語是:“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山川秀麗,其中,廬山就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古往今來,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游客駐足流連,你們想不想游覽一番?”然后播放課件。伴隨著古樂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是這樣一幅畫卷:云遮霧罩的群山,飛瀉直流的瀑布,深不可測的幽谷,涓涓流淌的小溪,奔騰翻滾的云?!罢f說你看到了什么?是啊,廬山不僅有秀麗多姿的山峰,聞名中外的瀑布,歡快奔流的小溪,還有變幻莫測的云霧。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廬山的云霧好嗎?”
通過媒體輔助手段,再現(xiàn)教材提供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深刻體驗教材的內涵之美。這樣的導入,學生完全被吸引到趣味盎然的情境中了,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情緒。
無論用何種形式導入新課都為了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我們要在瞄準教材重點、難點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內容,靈活設計,巧妙運用,幫助學生找到與閱讀文本對話的最佳通道,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閱讀期待,使導入——這個教學的“第一錘”,狠敲在學生心靈上,迸發(fā)出迷人的火花。
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開門見山法:教師的開場白就直接點題,用準確精練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整體入微的感覺。激情渲染導入法:“激情”就是激發(fā)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將學生帶到教學情境中去。懸問設置導入法:根據(jù)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設置一些懸念的問題,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演示法導入法:通過實物展示或演示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前后知識聯(lián)系法:在已學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導入新學知識,從已知的領域轉入未知的領域。音樂感染法:播放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喚起學生的想象,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教師要學會根據(jù)課文教材內容采用合適的課堂導入方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沛縣安國鎮(zhèn)陳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