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班集體,一定會有學困生。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生的基礎、悟性、潛能各不相同。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轉化學困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能否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直接關系到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大問題。而有些教師,教育方法粗暴,瞧不起學困生、嫌棄他們、挫傷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意無意地給他們造成了心理傷害,從而扼殺了其潛能的發(fā)展。教師的職責是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對學困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把學困生看作是有微瑕的璞玉。教師眼中不能有學困生。
要轉化學困生關鍵在于一個“情”字和一個“愛”字。情和愛是教育的核心。尊重是情與愛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友好、寬容、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感到這里沒有教師威嚴的面孔,沒有答錯題后的膽怯,有的是微笑與民主。讓學生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各種能力和聰明才智。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本人深刻認識到,要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必須做好以下四點。
一 用愛心去溫暖學困生的心靈
轉化學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tǒng)工程。轉化學困生需要一個過程,學困生的轉化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內心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學困生的心理特點通常表現(xiàn)為:強烈的自尊心與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與反抗自卑的矛盾。學困生復雜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他們具有較強的心理防御意識,只有讓學困生敞開心扉以更好地了解他們,才能有效地轉化他們。學困生在進步的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反復,這也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只要廣大教師、班主任與學困生心連心,保持心靈相通,抱著滿腔熱忱,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耐心的教育,并與學校、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wǎng)絡,一定會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轉化學困生的經(jīng)驗千條萬條,核心就是多給學困生奉獻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學困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學困生的成長。
二 以賞識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閃光點
羅丹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學困生一樣有其閃光之處,關鍵在于我們能否用心去尋找并發(fā)現(xiàn)那些隱藏在問題和缺點下的閃光點。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教師、班主任可能都曾遇到過成績和品德都不好的“雙學困生”,那么如何對待這些學困生呢?教師應該充分肯定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尤其是對那些落后程度比較嚴重的學生,更應該用“放大鏡”去尋找他們于問題與缺點之中的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贊揚。這樣才能重新點燃他們自尊的火種,獲得克服缺點、發(fā)奮進取的勇氣和自信。美國現(xiàn)代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充分地肯定一個人所取得的成績,能使他產生“最佳情緒體驗”。班主任應有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困生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三 用恒心去觸動學困生的心靈
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要轉化、教育好學困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對其進行教育、進行引導。有些教師對一些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教育后仍無明顯改正的學困生往往失去信心,認為這些學生已經(jīng)“無藥可救”了,其實只要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對這些只有十幾歲的學生來說,是不是把教育目標定得太高了,給他們的壓力是不是太大了,把他們的行為是否看得過分嚴重了,我們這些成年人在他們這個年齡是否就很完美呢?他們畢竟還屬于未成年人,思想意識還比較淡薄,正處于好動、貪玩、好奇心較強的時期,對于那種緊張的學習生活他們還適應不了,于是他們緊張的情緒就會通過干擾別人來釋放,他們的舉動中有些純粹是惡作劇,而不是有意傷害別人,他們的目的只是引起學校、班主任和同學的關注。因此,作為教師更應該用恒心去觸動學困生的心靈。
四 用耐心去感化學困生的心靈
與好學生相比,學困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或紀律差,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層硬殼,但在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理解、諒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們犯錯,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以誠相待,切忌動不動就當眾批評、挖苦,或者變相體罰,否則必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增加轉化工作的難度。學困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所以做學困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簡單地認為通過一兩次談心就能讓他們徹底改好。遇到學困生不良行為出現(xiàn)的反復情況,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并客觀分析不良行為反復出現(xiàn)的原因,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抓住、及時誘導,防微杜漸。當然,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極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為學困生的轉化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新的世紀面臨新的挑戰(zhàn),班主任工作無疑也將面臨著種種新的課題。對學困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教育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只要我們用一顆真誠關愛的心去開啟學生的心鎖,定能給學生帶去和煦的春風,給班級帶來亮麗的風景。播種希望給所有的學困學生,收獲學生的歡樂給自己,本人會繼續(xù)在這條曲折的道路上撒下希望的種子。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