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前精彩交流的藝術
課前交流是教師在上課前通過與學生隨意的交談、游戲、猜謎等活動,其目的是通過課前交流,為課堂營造良好的氣氛,課前交流是“點燃快樂課堂的火種。”
著名特級教師孫建峰老師在執(zhí)教《只揀兒童多處行》時是這樣和學生交流的。
師:(微笑著)小朋友們好!向你們打聽個人好嗎?
生:好??!
師:那你們可要說實話啊,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知道周杰倫嗎?
生:知道?。ㄇ榫w高漲)
師:知道張惠妹嗎?
生:(更高興了)知道!
師:(神秘兮兮地)知道孫建峰嗎?
生:(搖搖頭,很驚奇)不知道。
師:“有緣”對面不相識啊。站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孫建峰。
(在黑板上寫下“孫建峰”)大家一起喊。
生:孫建峰!
頓時教室里的氣氛熱烈起來。師生之間這種輕松幽默的互動讓整個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在相互之間用真誠和純潔的心靈來對話時,師生的身份漸漸淡去,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大家庭里的知心對話,沒有了約束,沒有了陌生,師生之間少了一些距離,多了幾分親近,留存的是宛如朋友般的海闊天空。
教學也是一門藝術,孫老師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他運用他的語言藝術和熱情調(diào)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熱情高漲地進入狀態(tài)。正如他所說,他的課會給學生的生命歷程留下深深的印記,也會給聽課的老師留下難忘的痕跡。
二、課堂精彩提問的藝術
一位老師執(zhí)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時,我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你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找你的小伙伴讀。
(學生各種方式朗讀課文。師巡視。)
師:咱們先停會好嗎?讀到現(xiàn)在,你有什么話想說嗎?你的感受、你的疑問、你的收獲……都可以。
生:這株柳樹神奇在哪?為什么讓作者望而生畏?
師:你有問題。
生:我有收獲,讀了課文我體會到了青海高原這株柳的神奇。
生:我想對作者提問,題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為何還要寫灞河的柳呢?
師:你讀著就產(chǎn)生了這樣的問題。還有嗎?
生:我發(fā)現(xiàn)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偉力,從課文中我懂得了不抱怨命運,以頑強毅力和韌勁與艱難環(huán)境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師:這是你自己讀出來的。真了不起。
生:作者在第一節(jié)交代這是一株平常的柳樹,為何第二節(jié)又寫了它的神奇?
師:同學們的問題很多,感受很多,你們真了不起啊。第一次與課文親密接觸,就有了這么大的收獲。下面讓我們繼續(xù)與課文交流對話,也許你剛才的疑問就能解決,你的收獲也會和大家產(chǎn)生共鳴。
在她的課堂中簡潔的語言風格,層層推進的教學方式,以情動人的教學藝術深深感染了我。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老師激發(fā)起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畫面感,引起學生在情感上與老師與教材的共鳴,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各抒己見,而教師本身也認真聆聽學生的看法,始終以鼓勵和共同探討的姿態(tài)與學生交流。在聽取了學生的意見后,老師從更高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性的使用教材,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研究下去的欲望。在一次次對學生情感的調(diào)動中,不斷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
三、課堂精彩評價的藝術
學生總是很重視老師的每一句評價。課堂中,教師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評價往往會左右學生一節(jié)課的情緒。甚或一生的命運。
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把愛的陽光灑向那些易被遺忘的角落,使他們在引導激勵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進步,從而增強其學習的信心。適當?shù)脑u價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在輕松活潑、充滿笑聲的課堂氣氛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
在語文課堂中總能聽到這樣的評價。
“他讀書的時候,感覺多好啊,色彩感、動感都在他的語言中展現(xiàn)出來了。”
“老師很佩服你呢。誰敢挑戰(zhàn)?讀一讀、試一試?!?/p>
“欣賞別人是一種了不起的表現(xiàn)。”
“每當同學發(fā)言的時候,聆聽是最重要的?!?/p>
“非常有個性的理解。真好!”
“能讀到這個份上,已經(jīng)很不錯了?!?/p>
“你有火眼金睛,你真厲害,其實你的思維更厲害。”
……
誰不希望被表揚,誰不希望被贊美,同學們聽到別人被表揚了,自己自然也想要,于是“學生站起來爭先恐后地讀書,發(fā)言,課堂上頓時書聲瑯瑯,群情激奮?!崩蠋熅褪沁@樣一步步地把學生引進了自己設計的課堂氛圍中的。
一節(jié)課的成敗,不是看老師的表現(xiàn)如何精彩,而是要看學生的表現(xiàn),看師生的配合。因此,課堂上老師正確、有益而又極富針對性的評價,能夠啟發(fā)學生幼小的心靈,實乃課堂上的點睛之筆。
四、課堂精彩作結的藝術
一堂好課必須善始善終。完善精要的結尾猶如“畫龍點睛”,會使課堂教學再起波瀾。
新穎有趣的結尾能給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與課首相呼應,使整堂課渾然一體,不僅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更能激起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有位老師在執(zhí)教《最大的麥穗》一課時的精彩結尾讓人嘆服不已。
生:課文最后一句話-----“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弊屛叶茫喝藨撚羞h大的理想,但也要注重現(xiàn)實。比如我上大學就上清華??扇绻沂盏搅四洗蟮匿浫⊥ㄖ獣乙矔サ?。先上南大,再讀清華?!?/p>
師:這樣很好啊,你既讀了南大,又讀了清華。
生:我會努力的。
師:我希望六年后我能收到清華里的你給我寄來的信件。
生:會的。(他很激動。)
師:我期待著!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度過了美妙的四十分鐘,我們一起走進了《最大的麥穗》這座精神殿堂。我們徜徉其中,流連忘返。我們每人都拾到了最大的麥穗。我發(fā)現(xiàn)你們變了,更加聰明,更加自信和有個性。
課堂上老師熱情洋溢的語言,自由、親和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由此敞開心扉,漫游思維,盡吐衷腸。最重要的是老師激發(fā)了同學們心中的大學夢,為孩子們點燃了理想之燈。就是這樣“處處閃現(xiàn)詩意,處處充滿靈性,處處涌動真情”的結尾,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對學習的熱情始終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