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意識是在漫長的體育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是一項非常艱巨而漫長的系統(tǒng)教育過程。只有讓學生樹立起自我體育意識,才能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本文探討了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 終身體育 意識 策略
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不能僅限于思想和認識上的主觀引導,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客觀實踐中能主動建立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意向和看法。在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自練、自評的能力,大力開展快樂體育、成功體育,將體育意識培養(yǎng)貫穿于每一堂課和其它各種教學活動中,以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1.對終身體育意識的認識及范圍
終身體育是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的一種體育思潮,主張體育應該貫穿于一生中的各個年齡階段,而不只是兒童和青少年時代。目前,終身體育是指人們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各種教育的總和。終身體育教育是貫徹人的一生的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部分,它是自發(fā)自主的教育,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沒有教師、沒有體育課作業(yè)的條件下進行的,人們根據各自的主觀條件自主進行體育鍛煉。
終身體育的主要范圍包括:第一,鍛煉者能積極地、長期不懈地堅持體育鍛煉。第二,體育興趣濃厚并穩(wěn)固持久。表現出對一個以上體育項目感興趣,并長期堅持鍛煉。第三,掌握體育基礎知識、技術和技能。第四,參加體育活動時總體感覺好,并伴隨快樂的情感體驗。第五,把體育活動作為生活的一部分。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將體育看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
2.1加強理論教育
高中體育教學中應加強體育理論教育,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知,身體鍛煉應遵循人體自身運動規(guī)律進行,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尤為重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加強對學生的理論教育,理論教育能使學生明確終身體育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真正認識到體育鍛煉的意義,從而指導終身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理論課學時、量是完成教材的重要保證,力爭把教材的內容講深、講透、講具體,才能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體育知識,拓寬體育知識面,從而終身受益。
2.2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
營造積極向上的體育氛圍,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學校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積極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如設立體育節(jié)、體育選修課、健康教育課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利用電視、廣播、黑板報等宣傳手段進行體育活動宣傳及組織教工體育比賽,激起學生的體育興趣;也可開展體育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競賽等活動,使學生受到良好的體育熏陶。
2.3實施開放型教學
開放型教學要求以高中生為主體,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障,以教會高中生學習、幫助高中生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主體接受、改進、加工、轉換信息的能力為根本任務。
因此,實施開放型教學,就是讓高中生參與教與學的過程,讓高中生參與到目標的制定中。例如,排球雙手下手墊球練習,每個高中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向體育教師匯報并商榷自己制定的目標個數。在組織形式上,以往的體育教學過分強調整齊劃一、步調一致,限制了高中生個性、特長的發(fā)揮。而開放型教學的著重點則是取消和放寬某些限制,能放則放。這樣既考慮到高中生的主體意愿,使高中生感受到肩負的責任,又考慮到高中生個體的差異,激發(fā)了高中生的學習動機,使高中生始終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身心愉悅地學習,有利于高中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2.4做好器材設施的配備工作
學校要加大體育投入,做好器材設施的配備工作,加強體育場地建設。沒有條件的學校要因地制宜、自制簡易器材,為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和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提供有利條件。增設更多運動設施,教會更多鍛煉技能,提倡家長參與,努力營造豐富多彩的鍛煉環(huán)境。如設置小羽毛球場、縱跳模高器械,在空曠場地規(guī)畫各種學生所熟悉游戲圖案,標志線吸引更多同學參與鍛煉。建議學校體育器材室,更多地出借體育器材,活躍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意識與體育鍛煉樂趣。
2.5教師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采用的教學活動方式和手段的總稱。在體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很多。但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逐漸滲透到各學科里,多媒體也引進到體育教學的課堂,體育方法的改革也隨著教學教育現代發(fā)展而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斷增加。如教師在一節(jié)課中交替使用講解示范,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切到多媒體平臺進行講評,容易出現的錯誤的演示,甚至可以用錄像的方法把學生練習的動作錄下來進行講評。這樣,體育教學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結合,呈現出多樣性。因此,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所采取的手段,使學生為被動鍛煉變?yōu)橹鲃渝憻?,從而獲取更多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全過程,使他們從小喜歡體育,樂于體育。
2.6教學評價
在成績評定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個體內差異評價的方法。所謂個體內差異評價是指把個體評價對象的過去與現在的成績進行比較,或把個人有關側面進行相互比較判斷的評價。此評價法可以綜合或動態(tài)地考察學生的發(fā)展變化,能夠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潛能生的提高尤其有效。所以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教學評價應將學生在體育課(活動)中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作為重要依據,考核中宜采用“模糊量化法”,設優(yōu)、良、合格三個等級。這樣才能符合當前課改提倡的以人為本,促進人的發(fā)展的基本要求。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實施“開放型”教學,能夠使學生體育課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在體育教學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終生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