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律和法律現(xiàn)象的思想、觀點和心理的總稱。它包括人們對法律的認識、理解、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理論觀點等等。
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是指領導干部依法辦事、依法行政、依法律己的意識。胡錦濤同志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币獙崿F(xiàn)黨的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關鍵在各級領導,必須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使領導干部帶頭遵紀守法,依法行使權力,實現(xiàn)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一、提高領導干部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一)提高領導干部法律意識是適應市場經(jīng)濟的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實質上是經(jīng)濟法治化的進程。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處于關鍵時刻的今天,領導干部具備法律意識則至關重要,它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完善和整個國家的法制建設,保證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我們改革取得的成果需通過立法來鞏固。改革已到了深水區(qū),繼續(xù)深化改革需慎重,每一項改革都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調(diào)整,重大改革的方案需以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的形式出臺。各級領導干部要有法律意識,要有依法行政的能力,否則改革將寸步難行。
(二)提高領導干部法律意識是增強干部綜合素質的需要
在新的形勢下,各級領導干部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承擔的任務更加繁重,面臨的情況更加復雜,對領導干部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領導干部既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扎實的政策理論水平,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深厚的科學文化知識,出色的領導才能,還要有高深的法律素養(yǎng)。在新的挑戰(zhàn)面前,領導干部不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法律素質,就難以勝任領導工作,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因此,領導干部必須面對現(xiàn)實,通過多種途徑的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法律意識,不斷提高依法管理經(jīng)濟、依法管理社會事務的水平,努力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三)提高領導干部法律意識是履行好領導職責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拔覈堰M入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經(jīng)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diào)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
新的形勢給我們履行好領導職責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歷史經(jīng)驗表明,“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弛,松懈)則國亂?!北3址€(wěn)定最根本、最靠得住的是法治。法治最具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不會因領導人的變動而變動,因領導人的注意力變化而變化;它具有權威性,體現(xiàn)了人民的意志、國家的意志;它具有科學性,反映規(guī)律;它規(guī)范明確,具有普遍約束力。領導干部只有不斷提高法律意識,才能把握形勢,駕馭復雜局面,領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只有不斷提高法律意識,才能更好地履行領導職責,解決前進中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完成歷史賦予的偉大使命;也只有不斷提高法律意識,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要求。
二、提高領導干部法律意識的現(xiàn)實要求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熟練地掌握并運用法律手段,主要體現(xiàn)為:
(一)決策要有法律意識
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就是要通過科學的決策,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健康順利發(fā)展。既然市場經(jīng)濟運行必須遵循法制的軌道,那么,依法決策,應成為保證決策科學化的重要條件。因此,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特別是熟悉和正確地運用同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知識,應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在新時期勝任領導職責所必備的素質。
(二)思維方式要有法律意識
領導干部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自覺地把自己的行為置于法律的約束之下。特別是在實際工作當中,不僅要考慮經(jīng)濟效果,社會效果,還要考慮法律效果。把法律意識貫穿到思維方式中去。領導干部的思維方式要有法律意識,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要求。只要領導干部在思維方式上有法律意識,就能自覺地養(yǎng)成嚴格執(zhí)法的行為,這樣,就能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果,并有助于法制權威的真正樹立。(三)管理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識
每一位領導干部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有自己的責任。我們要依法辦事,出現(xiàn)后矛盾和問題要按法律程序解決,而且處理結果有法律依據(jù)。做到依法辦事、以法服眾,以法說話,把法律意識落實到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去,這樣就能很好地領導經(jīng)濟工作,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提高領導干部法律意識的主要途徑
領導干部提高法律意識的途徑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學習法律知識
認真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提高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能力,是新時期領導干部能否勝任工作的重要條件。我國既處在一個\"發(fā)展黃金期\",也處在一個\"矛盾凸顯期\",法律在管理社會、經(jīng)濟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領導干部學法日益成為勝任工作,正確履行職責的前提,這就要求每一個黨員干部堅持學法用法。通過學習法律知識,強化法學理論素養(yǎng),提高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自覺性,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領導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轉變,提高社會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二)牢固樹立法治觀念。
對領導干部而言,要做到兩點:首先崇尚法治。憲法至上、法律至上。任何組織和個人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不允許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次要樹立權力制約觀念。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會被濫用,必然導致腐敗。年輕干部要依法用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權力要受制約。
(三)要守法用法
領導干部要做遵紀守法的模范。準確把握法律本質,正確認識法律作用,認真掌握法律內(nèi)容,樹立科學的法律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
1、守法是品質。領導干部守法是推進廉政建設,遏制腐敗現(xiàn)象的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產(chǎn)生腐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腐敗分子不守法所致。如何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就是要不斷增強廉潔從政的意識,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時刻以黨紀國法約束自己,清廉自守,潔身自好。
2、用法是準則。每一位黨員干部必須在思想上牢固樹立法律至上的意識,做懂法、用法的表率,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出現(xiàn)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總之,領導干部具備法律意識,是適應市場經(jīng)濟、提高領導干部綜合素質的需要,是履行好領導職責的需要。在新形勢下,領導干部應提高法律意識,善于運用法律方式去處理改革進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和沖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