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較強,藝術性較高,又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好的舞蹈作品能夠使幼兒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還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從而促進孩子們身體素質、思想品德、智力開發(fā)及美育教育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美的效果。
一、通過舞蹈訓練,促進幼兒骨骼發(fā)育,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素質
幼兒由于其年齡特點,骨骼、肌肉及肌腱非常嫩,可塑性非常強,從幼兒時期開始訓練舞蹈,可以矯正一些不良習慣導致的形體毛病。如:有的孩子由于習慣于內八字腳形走路導致小腿內側彎曲或是“X形”腿形,有的孩子凹胸,有的習慣于端肩,還有的輕微駝背等不良形態(tài);有的孩子體質虛弱、經常生病等。這些形體毛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舞蹈訓練后都能得到矯正和改善。多年的幼兒舞蹈教學實踐證明,幼兒舞蹈訓練除了能促進孩子們的身體的健康發(fā)展,還有利于他們氣質、風度、儀表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二、通過舞蹈教學,開發(fā)孩子們的智力
1.培養(yǎng)幼兒奮發(fā)向上的心理素質
舞蹈課的訓練是很艱苦的。而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孩子剛開始練功時,因為苦、因為累、因為疼而掉淚。我經常引導他們向周圍的哥哥姐姐學習,講述舞蹈家的生平和體育健將的感人事跡,讓孩子們從小就認識到吃苦是為了什么。還告訴他們“苦盡甘來”的道理,只要努力拼搏,汗水、淚水都不會白流,總有一天會換來鮮花和掌聲的。舞蹈訓練,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增強了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舞蹈每堂課都時刻貫穿著競賽意識和挑戰(zhàn)的風氣,不允許消極懶惰和漫不經心,需要每個孩子的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通過訓練,孩子們忍受著苦,忍受著痛,培養(yǎng)了自尊、自愛、自強、自信的健康個性,從小就樹立了知難而上、奮發(fā)進取的精神。特別是當辛勤勞動獲得榮譽的時候,孩子們笑得是那樣甜、那樣開心,又加強了孩子們的集體主義意識。
2.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優(yōu)美動人的幼兒舞蹈能調動孩子們的無意注意,激發(fā)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從而發(fā)展了他們的有意注意,通過高度的指向和集中去感受舞蹈的內在情感、韻律、節(jié)奏。例如在教授舞蹈《勞動最光榮》時,富有童真、爛漫的歌聲及生動活潑的舞蹈動作,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渴望,都迫不及待地高度注意老師的舉手投足、情感的流露。在他們的腦海中記憶著舞蹈動作的變化、舞蹈情感的變化,使之融入自身的舞蹈表演當中。而當他們立于舞臺上,迎著強而刺眼的舞臺燈光,面對臺下眾多企盼的目光時,沒有良好的記憶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怎么能有臺下熱烈的掌聲和成功的鮮花呢?由此可見,經常參加舞蹈訓練演出的幼兒在接受新事物、反映新事物時的綜合能力,遠遠高于同年齡智商水平相當的幼兒。
3.培養(yǎng)幼兒的理解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幼兒有著奇特、美麗而又豐富的想象力,多變的情緒,甚至我們常人乍看起來不太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兒童世界的“真理”。我們有機地結合這一特點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賞識教育,充分調動幼兒的心理最活躍的因素,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地探索、創(chuàng)新。正因為有了敏銳的觀察力和較強的理解力,才會對幼兒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我編排舞蹈《糖球樂》的過程中,其中有兩組幼兒手中高舉糖球相互向對方比試、炫耀,突然,出現了一男孩,手持特大的糖球,眾人羨慕不已。他會怎么做呢?我把問題留給了孩子們。孩子們充分展開了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翅膀,隨著音樂進行著夸張而詼諧地即興表演著、討論著,最后,大家達成一致,以男孩炫耀后并沒有獨自吃,而是讓每個人都品嘗一口,將情節(jié)推向高潮。其他孩子都向他學習,你讓我一口,我嘗你一口,以動作與感情的交流抒發(fā)內心情感,從而表達出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的主題思想。
三、舞蹈藝術使幼兒學會感知美、表現美,提高審美能力
1.感知美
我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民間藝術,它們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閃爍著絢麗繽紛的光彩,幼兒舞蹈在這如此豐厚資源的哺育下,正茁壯成長,期待著枝繁葉茂的明天。而今天,孩子們表演著具有我們濃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其意在于去感知美,為它添土澆水。如在排練《相聚在北京》時,力求表現以漢、藏、蒙古、朝鮮、維吾爾幼兒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里,團結友愛,共建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排練中,每個孩子都為其表演的角色著迷,但又為其所表演的角色中舞蹈語匯內涵的感知所困擾,但孩子們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學著、練著,始終不肯放棄。終于,汗水沒有白流,勁兒沒有白使,演出的成功使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舞蹈的美,感受到了“付出”的美。
2.表現美
表現美是美育的核心。我們應當引導孩子們認識美、理解美、感知美,同時更要去表現美,使之升華為自身的素質,用自己的心靈、自己的肢體語言去表現美。例如我在編排舞蹈《世界真美好》時,通過舞蹈語言、服飾語言、道具語言描繪著花兒、動物及孩子們和平共處、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統(tǒng)一的局面。在排練時,我深入淺出地引導他們,讓孩子們盡快地進入到各自的角色當中。孩子們的思緒、情感被牽動到舞蹈語匯、舞蹈情節(jié)之中,最終達到表現美的目的。教師也可適當借助媒體教學,來幫助孩子理解舞蹈內容,感知舞蹈的文化意蘊,感受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教學蒙古舞《飛騰》以前,我先給孩子講述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然后給孩子豐富一些有關蒙古民族的知識,熟悉這個民族的奔放、豪爽的特點,我就讓孩子欣賞兩段比較典型的蒙古舞《騎馬》、《摔跤》。舞蹈中,讓孩子觀察舞蹈者的神態(tài)、氣勢及動作,然后讓孩子和著音樂自由的模仿。孩子既欣賞了美的動作和形象,同時對蒙古舞中的提壓腕、碎抖肩 、聳肩、扭肩等動作有了進一步的具體理解。有了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啟示,幼兒就知道用什么樣的情感來表現舞蹈中的動作。
總之,幼兒舞蹈教育是充滿活力與希望的事業(yè),它的廣泛傳播,不僅對幼兒的教育事業(yè),而且對舞蹈事業(yè)的未來,都將起著難以估價的積極作用,同時它也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我們要不斷地探索,努力耕耘,讓充滿希望的幼兒舞蹈藝術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