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對我國英語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新的標準,傳統(tǒng)教學培養(yǎng)出只會“讀寫”型人才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而作為英語人才的“產(chǎn)地”——中學,應怎樣面對新的形勢與時俱進,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以便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多面手”越來越成為英語教育的熱門話題。那么中學到底應怎樣進行英語教學,本文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英語課堂教學實施改革的原因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學英語教學一直被認為是向?qū)W生傳授語音、語法、詞義知識,以為學生一旦掌握這些知識就意味著學會了一門語言,衡量學生外語的能力也只是通過對學生的語音、語法、詞義測試,其結(jié)果往往是一個中學生學習了近6年或更長時間的英語,還不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也不能寫出通順的便條或短文。長期以來,傳統(tǒng)中學英語教學強調(diào)以教師為中心,把學生置于教師的控制之下。由于教師主宰課堂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有些教師走上講臺滔滔不絕旁征博引,自己唱“獨角戲”,學生成為“觀眾”,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其結(jié)果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調(diào)動,教學活動中的智力開發(fā)和非智力因素得不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體現(xiàn),最終導致學生厭學或出現(xiàn)“高分低能”現(xiàn)象;再者,過去的教學以知識為中心缺乏能力的培養(yǎng);只強調(diào)學科觀念缺乏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等一系列弊端而亟待改革。
二、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認識
在中學,課堂教學是教師向?qū)W生進行了教育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技術(shù)的主要形式。教師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每一分鐘,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積極學習的成長過程。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工作應該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老師在教學里的主導作用,既要體現(xiàn)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上。還要體現(xiàn)在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練習,當堂學會運用所學的材料內(nèi)容上。改進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步驟。那么,英語教學到底應怎樣改進課堂教學的過程呢?
三、如何組織、設(shè)計英語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有利于學生的積極投入,有利于絕大部分學生認知的提高,又要做到使學生言語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課堂教學應盡量用英語組織,在課堂教學的每個步驟,即: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階段,都盡量創(chuàng)造練習機會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訓練。課堂活動中使用的材料和內(nèi)容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qū)W生喜歡的題材,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主動參與的樂趣?;顒又刑岢龅囊蟛灰y太復雜,學生通過互相幫助能夠完成任務?;顒舆^后,一定落實檢查并總結(jié)歸納,對做得較好的給予表揚或獎勵。為此,我們組織課堂教學要以提高言語能力為目標,逐步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實踐的能力,言語的活動是指人們借助語言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交際活動表現(xiàn)為聽、說、讀、寫的實踐活動的能力。離開聽、說、讀、寫言語實踐活動能夠,孤立地學習語言知識,不僅對語言知識的理解不確切,也得不到鞏固,就連語言知識本身也失去了意義,而語言交際的主要形式是聽、說、讀、寫,所以要力求保證聽、說、讀、寫言語聯(lián)系在課堂教學中的時間。
1.聽的能力的培養(yǎng)
a.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并逐步增加英語課堂用語,最后過渡到完全用英語講課。b.聽課文錄音。c.教師在課內(nèi)有意識地增加訓練,如:口述課文大意,講故事,情景對話等。d. 有選擇地錄制英語廣播或英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內(nèi)容。
2.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每一次說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的能力主要通過說的途徑,不開口,不敢開口是不可能提高說的能力的。
a.根據(jù)圖片要求學生說,現(xiàn)在英語教材有很多圖片,因為這些圖片既直觀,形象又生動,這是訓練學生說的能力的佳徑。b.句型,語法也可以要求學生反復操練。c.復述課文 d.利用手勢(gesture)或體勢語(body language) e.創(chuàng)造情景:
3.讀的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一步:課文要預習,最好是課外先進行,教師用英語簡單介紹主題及背景知識,同時盡量附掛圖等直觀手段,以引導學生思路,然后誦讀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步:精讀。學生邊讀邊劃分段落,找出各段落的關(guān)鍵詞,主題句等,分析段落大意。在此基礎(chǔ)上掌握課文內(nèi)容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節(jié),
第三步:熟讀。通過精讀透徹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教師帶領(lǐng)或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其間穿插課文錄音,語速第一遍正常,第二遍放慢,以便學生品味和模仿跟讀,朗讀過程中要進行個別檢查,糾音,正調(diào),。
第四步:研讀。對課文進行反復閱讀,反復思考對課文篇章結(jié)構(gòu),邏輯聯(lián)系,寫作特點,甚至修辭手法進行理解與分析,力求從中得到啟發(fā),活躍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對待課文。
4.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
(1)用課文所給的新詞,詞組,句型造句
(2)結(jié)合課文進行筆頭練習
(3)寫課文讀后感
(4)寫模仿作文,模仿課文、語言、情節(jié)、段落寫作文。
(5)寫日記或周記:教過日記體的課文后,可指導學生用英文寫日記或周記。每周一篇或兩篇,學生能樣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對提高寫作能力大有幫助。
(6)翻譯:有利于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運用英語的能力。
(7)作讀書筆記:摘錄警句和精彩段落,按題目抄錄有關(guān)單詞,詞組,警句,按語法項目挑選例句,例詞等。
(8)看圖寫話:還有利于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當然推動英語教學改革和發(fā)展,困難很多,但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課堂,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在課堂上怎樣滲透先進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教師的一言堂怎樣變成師生互動的大課堂,過去以知識為中心,怎樣轉(zhuǎn)換成今天能力立意,過去的上課一支粉筆,一本書,怎樣變成今天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些都是課堂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們促進英語教學發(fā)展在實踐中努力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