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學習中,學生出現(xiàn)學習困難是一種正常的常見狀態(tài)。教師的使命,就是善于在教學中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愉快學習。找準原因,用好對策,是我們最應該和最緊迫的任務。那么,透過常規(guī)教學觀察學生的行為寄心理變化,從心理角度去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心理,及時排除他們學習上的障礙,引導走出心理低谷,矯正其行為偏差,培養(yǎng)其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便順利完成化學課的學習,就是我們必須走的路了。
讓我們先來定向分析學生化學學習形成困難主要原因:
(1)自我定位:部分學生因中考的失利,缺乏受挫體驗,不能從失敗中陰影中走出來,失去了自信,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對前途感到迷惘,認為考一所本科院校無望,從而將自己目標定得較低,有的讀高中預備混三年后拿一個畢業(yè)證,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因而導致學習沒有動力,失去學習化學愛好。還有部分學生,自認為重點高中雖未考上,但到了農村普通高中應該是學校的尖子,但通過一段時間學習,發(fā)現(xiàn)高中競爭對手強,自己成績并不理想,再次受到失敗的打擊,從而使自己思想包袱變得更加沉重,找不到自信,不能重新熟悉自我,怕苦畏難,缺乏遠大理想和進取心,放任自流,化學學習低下,形成了學困生。
(2)家庭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起著重大的影響?,F(xiàn)在大多數(shù)子女都是獨生子女,都在溺愛中長大,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的生活,主要表現(xiàn)出自私、內向、懶惰的行為,缺乏一種耐挫能力,有的學生家長長期在外打工,靠祖輩們帶大,得不到父輩們的愛,還有的家庭是單親家庭,或離異家庭,有的家長對自己孩子在校情況不問不聞,只關注其生活,不過問其學習,也不與老師交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嚴重脫節(jié),學生在校情況家長不了解,學生回家后報喜不報憂而欺騙家長。或者有的家長對子女要求又太高,學生心理壓力太大等困素而形成學困生。
(3)社會環(huán)境: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競爭激烈,拜金主義嚴重,新的讀書無用論在滋長,部分家長或學生認為大學畢業(yè)自己找工作,還不如現(xiàn)在就外出打工,早賺錢,而且有的同志文憑并不高,但他們在外打工收入較高,并不比大學畢業(yè)生差,因而他們只想在高中混三年,高中畢業(yè)后就去打工,從而導致他們讀書沒有激情,出現(xiàn)厭學、逃學。還有部分學生經不住上網的誘惑而整晚泡在網吧,白天上課打瞌睡,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從而形成學困生。
(4)學科特點:長期以來,從小學到初中,學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注入式,自主學習的習慣未養(yǎng)成。而且初中化學偏重于化學基礎知識、化學一般性概念和最基本化學變化。學生熟悉要求和能力要求都比較低。但高中化學是在初中化學基礎上更加深化,不僅信息量大,而且其深度與難度也加大了許多。要記憶的知識更多,有的需要死記,如:元素符號、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化學用語等;有的需要理解記憶,如:概念和定義、化學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沒把握這些基礎知識,會給今后的學習造成困難。而一部分學生往往在上課時,機械聽課,只聽不記憶,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動作;復習時,只看書,不動筆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時半天也沒有復習完一頁課本的內容;練習時,懶于動腦,抄襲作業(yè)。這種刻板僵化,完成任務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當學習方法,必然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也只好抄別人的了,學習任務不能完成,久而久之,學習成績下降,對化學不感愛好,對學習化學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造成了化學學習上的困難。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幾點具體做法:
首先,是寓思想教育與教學之中。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其明確學化學的重要性,克服茫然、無所謂心理。通過介紹化學在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上的重要地位,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及學好化學的重大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良好的行為品德,為學好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多方啟迪學生思維。對于化學成績較差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反復多講,甚至要采取“人盯人”的戰(zhàn)術。讓學生感到應該學好、也只有學好,才對得起老師和自己的付出。教師在具體實施中,要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觀點,可采用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實驗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啟迪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其積極思考、主動學習。
再次,要因材施教調整教學結構。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堅持化繁為簡、化生為熟、化難為易的原則。對于不善發(fā)言的學生要多提問,對于急躁的學生要嚴格練習,對于不善思考的學生要多啟發(fā)誘導……要合理安排課堂知識內容,把握知識層次,視情況隨時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幫助學生逐步把握知識,不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摩爾”一節(jié)的教學,看似篇幅不長,但實際知識容量很大,因此不能在一節(jié)課內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要循序漸進。
最后,是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要建立于和諧的師生關系之中,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可通過風趣的語言、趣味小實驗、作業(yè)評語點評等手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如在高一(7)班的一次上課時,我用實物投影進行教學,剛放一張教案紙讓學生看內容,卻被一陣風刮走,我在撿教案紙時,隨口說了一句“清風不識字……”全班頓時安靜,我又接著問“下面我該說什么?”有同學大聲說:“何必亂翻書?!薄昂芎?,不過我要說的現(xiàn)在已不用說了,因為張XX同學已經做好了。”同學們也都發(fā)現(xiàn)了坐在窗邊的張XX同學已把窗戶關好。我又接著說:“這就是默契,假如我的教與同學們的學能達到如此的默契,還愁學不好?”張XX同學受到如此方式的表揚,當時的滿足與開心,真情的流露,那一刻的表情,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此事之后,他在化學課的學習上勁頭十足。此雖一小事,卻讓我時常想,恰到好處的表揚,恰如其分的批評,是何等的重要。
教師的使命,就是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學生潛能,使學生幸福地成才。在化學教學中的,找準原因,用好對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