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語文教學重視學生的讀,善于培養(yǎng)研究的品質;新中國成立后,向蘇聯(lián)學習,語文教學出現(xiàn)“組復新鞏布”的四平八穩(wěn)的操作程序,以教師講解分析為主,以訓練為主線,以考評做評判。呂叔湘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一針見血地指出語文教學之癥狀——少慢差費;20年后,由《北京文學》引領的語文教學大討論,又集中暴露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瘤疾,震醒了世人,有識之士都在尋找語文教學新思路,從教材、教法、評估諸多方面進行深刻的反思。《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自主、合作、探究。作為一個語文教學工作者應該如何實現(xiàn)這一理念,讓語文教學駛入快車道呢?筆者在課題“興趣——學練——素質”的實踐基礎上,結合對課程標準的學習,對這三個詞語做如下的詮釋,愿與同仁“合作、探究”。
一、自主——要求教師給學生動手的機會,給學生動口的機會,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給學習留下思考的時空
義務教育階段都有識字積詞的要求,不少教師都是把各課的生字及注音和詞語釋義抄在黑板上,要求學生照抄下來。教師的這種勤奮剝奪了學生親自獲得的機會,使他們變成被動學習。每篇課文,每個學生所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是不一樣的,我每次都給時間讓學生查工具書,然后討論交流。課內養(yǎng)成了動手的習慣,課外才慣于動手?!白肿侄疵鹘詫W問”成為師生讀文章的座右銘。
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就不能強迫學生做各類習題(包括作文),必須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做充滿匠氣的題,只會敗學生學語文的口味。對于大量的習題,我提出“你們高興做多少就做多少”,空出時間讓學生多讀好文章。作文只給范圍或提供多個題目選一,每周寫一篇隨筆,考評標準是“寫出真情即文章”。另外,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在共同探討問題時,還要切記“答案不是唯一的”,尊重學生的見解,在多種解說中任學生選擇。
要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生的主人,必須給他們留下時空。課內要給他們說讀寫的時間,讓他們每節(jié)課有種愉快的體驗。課外學習的布置要從形式和內容上考慮,體現(xiàn)趣味性和時效性,讓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十分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認為“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如果只有教師的灌輸知識,而無學生的自主獲得,就達不到左右逢其源的境地。
二、合作——引導學生與教師合作,與同學合作,與家長合作,與行家合作
《顏氏家訓》引古語教育子弟說:“《書》云:好問則裕?!抖Y》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鼻髮W就得與他人合作,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向他人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與教師的合作是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方式。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但要善于與學生合作,還要善于鼓勵學生與老師合作。這就要求教師做學生的朋友。教師只有以微笑期待的神情、寬容真誠的態(tài)度、平等民主的作風、鼓勵幽默的語言進行語文教學,學生才會樂意與教師合作。心向學生最能贏得學生的合作?!暗茏硬槐夭蝗鐜煟瑤煵槐刭t于弟子”,能者為師,在知識面前,師生是平等的。
與同學的合作是合作學習最主要的方式。因為是同齡人,在認識事物、考慮問題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身心上沒有隔閡,語言上沒有顧慮。同學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取長補短,可以相互點拔,可以共同促進……
學生的校外合作主要體現(xiàn)在與家長和行家的合作上。家長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第一位教師和最親近的伙伴,在家長那里可以獲得最真誠的教誨、支持和幫助。另外,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要善于與各行各業(yè)的行家合作,從他們那里獲得所研究的知識。
荀子說:“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在合作中,能指出你的不足的就應視其為師,能互相促進的就是朋友。廣開學習門徑,才不會孤陋寡聞。
三、探究——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查找資料,善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的能力
物理學家李政道一語道破我國基礎教育的流弊:“求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蔽覈A教育的出路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提問。沒有學生提問的課堂是最沒趣的課堂,不會發(fā)現(xiàn)問題的學生不會創(chuàng)造。
漢語中的學問十分高深,一音多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均是探究學習的對象;詞語、句子的揣摩,情感、意境的發(fā)掘值得探究;作品的藝術、作家的人格是最大的探究課題;社會、自然、人生是更大的探究課題。這些都得由教師做做示范、多多點拔。
學生發(fā)現(xiàn)了問題,教師并不是馬上去解答,而是給學生指出解答的門徑,力爭實現(xiàn)學生的“自得之”。學會了查找資料(包括書籍和網(wǎng)絡以及走訪調查),學生將終身受益。
查詢資料后,就應經(jīng)過自己的思索提出自己的觀點,形成小論文,再拿來與他人交流,聽取不同意見,從而提高自己的探究水平。如學《陌上?!芬辉姡涂梢砸龑W生圍繞“美”的方方面面進行探究,定出不同的題目,發(fā)表不同的觀點。
馬克思說:“任何一種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人自己?!弊灾鳌⒑献?、探究就是語文教學中的人的解放。實現(xiàn)這一理念,也就是為實現(xiàn)可持續(xù)學習和終身學習筑起了高速公路,語文教學就會步入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