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中學生作文普遍無話可寫,敘事不清,假話、大話、空話、套話連篇。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中從目標上要求“實”,從寫法上注重“仿”,從指導上講究“序”從講評上突出“勵”取得了作文教學的較佳效果。
一、目標:實
目標“實”就是要求作文實事求是,寫實在的文。寫作需要生活,越是親身經(jīng)歷過、體驗過的生活,寫在文章中就越真實,越能感動人。在構(gòu)思過程中,我們要盡量從自己經(jīng)歷過的生活中篩選素材。作為中學生,生活經(jīng)歷也許并不復雜和豐富,但只要認真回憶和篩選,再給以適當?shù)募庸ず徒M合,一定能找到具體的材料,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寫實在文應(yīng)從出題,寫作要求,選材,語句,情感等方面講究“實”。怎么才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呢?只有真正地將自己融合在某種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地流露真情。多一些對生活的熱愛,你會對生活中的一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寫文章時,你的真情實感便會自然地流露出來。
選材要求自己寫自己的生活,寫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絕不允許抄襲別人的材料。勤于練筆交流,多一些獨到見解.平時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及時整理出來,待寫作文時,便可以到這個“百寶箱”里找寶,選擇一件合適的“寶貝”作為習作訓練的內(nèi)容,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你的。
語句要求寫自己的,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心理怎么想,就怎么寫,不片面追求語句華麗和豪言壯語。力求把話說的具體。
二、寫法:仿
寫法“仿”是以教科書為“例題”讀寫結(jié)合,在“仿”中注重觀察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積累,講究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農(nóng)村初中學生除教科書外,幾乎沒有課外書籍、報紙、雜志可讀;生活圈子狹??;在小學基本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初步寫作訓練,文字表達能力遠不及城市學生。因此,指導寫法上“仿”尤其重要?!白x得多,心中有本;寫得多,筆下生花?!币越炭茣鵀椤八{本”,為“例題”讀寫結(jié)合是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從文章的選材立意到組織材料,安排結(jié)構(gòu),從語法修辭到表達方式,語言的運用等,都應(yīng)在閱讀教學中分批有重點地點撥,使之領(lǐng)會,才有話可寫。
從寫作能力上要注意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的積累。寫作能力的提高既是靠技巧的熟練,更靠觀察能力的增強和寫作知識的掌握積累。要教育學生重視觀察,教給觀察的方法,不斷提高觀察能力。
從思維上要講求“求同到求異”。任何人寫作總是從求同到求異創(chuàng)新的過程。寫作剛起步的學生,不學習模仿別人寫作的思維方法,怎么知道寫什么,怎么寫?但教師開啟他們智慧的大門時,應(yīng)重點開啟他們的求異思維,教會他們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方法,特別是逆向思維的方法。使之作文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最終實現(xiàn)作文有個性和風格。
三、指導:序
“序”是指作文教學有計劃、步驟的系列化。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噪,更不能“拔苗助長”。
首先,要摸清各類學生的基礎(chǔ)。
二是要提倡和要求學生寫日記。這是提高各類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
三是進行作文訓練。待學生能完整、連貫寫一段后,可按照作文訓練教材,首先進行各種表達方式的單項訓練,使他們掌握各種表達方式。然后進行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系列訓練,最后進行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訓練。
四、講評:勵
講評“勵”是鼓勵積極寫作,及時修改。古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jīng)感嘆過:“舊句時時改,無妨說性情”而大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說過:“捻斷數(shù)莖須,才得春風又綠江南岸”好的文章詞句,是經(jīng)過作者的千錘百煉無數(shù)次修改才得來的。教師對每一次修改都做鼓勵性的評價。這樣才能開發(fā)寫作的潛能。講評的方式靈活多樣,有提高獎和優(yōu)秀獎,但必須突出一個“勵”字。要有標準和建立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