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三月份,據學校安排和八年級老師一起走入杜郎口中學,感受到了杜郎口中學不一樣的教學模式,我們觀摩了一節(jié)數學課、一節(jié)語文課、一節(jié)英語課,第四節(jié)課和該校老師面對面進行了交流互動。三節(jié)課,老師始終站在學生的背后,時而微笑頷首,時而凝神靜聽、時而巡回檢查、時而與學生交流互動,幾乎沒有講幾句話,整節(jié)課都是學生在講解、學生在補充、學生在糾錯,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導的小組間的交流合作。
關鍵詞 杜郎口模式;高效;課堂
一、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預設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打造愉快高效課堂的前提
筆者嘗試深入挖掘每一篇教才內容中的快樂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層層設問、環(huán)環(huán)相扣、設置懸念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步步深入文本理清了情節(jié)線索、又分析了人物性格、還賞析了景物描寫的語段,形式活波多樣,內容渾然一體,內容印象深刻?!栋踩摹芬晃?,分小組合作自由結合,自由發(fā)揮進行課文朗讀比賽,《皇帝的新裝》分角色朗讀,《追尋人類的起源》綜合課開展知識競答比賽,《我也追星》綜合實踐課,我讓學生每人出一期《群星燦爛》的報刊,詩歌單元我讓學生自己組織開展“詩歌魂”朗誦比賽,總之,因材施教,因教而樂,深受學生歡迎。
二、更新理念、轉換角色,老師退到幕后是高效課堂的秘訣
不搞精英教學,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尤其對薄弱生要倍加關愛,盡最大可能提供方便、機會,讓其展示自我,樹立信心,培養(yǎng)其勇敢精神和競爭意識,分層次教學,合理安排不同任務,逐漸縮小優(yōu)弱差距,力爭讓最后一名也能成才。
①黑板是學生的,甚至地板也是學生的(大片大片地寫出來交流);講臺是學生的,甚至整個講解過程都是學生的;學習知識的初始權是學生的;疑難問題的發(fā)現權是學生的。
②營造真正“三動”的課堂:動腦(預習階段)、動手(展示階段)、動口(交流階段)。
③真正落實“三講三不講”。
④教師:“退居二線”——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三、分工合作、深入探究、有效有序的進行小組學習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如課堂上的分組合作(6-8分鐘):教師將本節(jié)課需要展示的問題分給六個組,然后每個組長負責再將任務分給組員,組員分工合作,一般分配原則是:中下游學生講解、分析、優(yōu)生點評、拓展,學會把題目、分析、重難點(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注意的是:①各組任務盡可能的均衡,每個小組分配任務的多少應根據題目的難易來確定,如果此題目有不同的做法,或能夠根據此題目進行拓展或延伸,或能夠進行變式訓練,一般是兩組一題,如果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少,規(guī)律和方法較少則一組分一個題目。②明確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有時間限制,學生就會有緊張感,行動起來會迅速一些,在課堂中經常采取評比、報道的方式,根據各組同學完成任務的快和慢,版面設計的美觀情況對各小組進行排序,并加相應的十分、八分、六分、四分、二分、零分等。如課堂上的展示提升(20分鐘):通過分組合作對問題的再交流,學生對本組的問題進一步的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展示的過程是,一般是從一組開始,到六組順次展示,也可以從六組開始,對題目進行講解、分析,其他同學進行點評,說出此題所運用到的知識點、解題關鍵點、易錯點、總結的規(guī)律,或由此題進行知識拓展、變式訓練等,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其他同學或教師給予解答等等。
在實際操作中,為了增強學生展示的積極性、主動及精彩性,教師們通常采取各種評比方式,比如小組內全員參與的加五分;有開場白、過渡語的根據精彩性加五至十分;能主動參與其他組的分析、點評的加十至二十分,能利用不同形式如順口溜、小品、歌曲等加二十至三十分等等。最后,根據各小組的得分進行排序,教師及時進行點評、表揚或鼓勵。
四、重視課前預習,準備好了再上課充分的預習準備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預習課是杜郎口教學模式的預習模塊,是教育教學的重要起點。在杜郎口學校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沒有預習的課不準上,同樣,沒有預習好的課也不能上,預習要至少占到課堂的百分之七十。
第一步,給學生五至七分鐘的閱讀文本知識的時間,在閱讀文本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如自己獨立閱讀,小對子比賽讀,小組討論交流,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讀,也可以到黑板上把重點知識標注下來,還可以到教室外面去,幾個同學在一塊交流、板書,還可以到其他小組去,甚至有的同學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上網查閱資料,利用圖書室的圖書查閱資料等等。第二步,小組長帶領組員進一步細化預習提綱上的知識點,并對課本上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疑,教師穿插其中,解疑解惑,指導學生。學生也可以自由發(fā)言,向同學、老師提出不同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大約五分鐘的時間。第三步:結合預習提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為下面的預習展示做準備,大約三分鐘的時間。第四步:學生以組為單位,把自己組分配到的任務進行文本知識的講解、分析、拓展,學生點評,教師點評大約十五分鐘的時間。第五步:學生做一些典型題目進行預習反饋,反饋一般以題目的方式進行,可分為基礎闖關和能力升級兩部分。學生可以到黑板上板式,也可以是小組長進行抽查,教師抽查等等,并及時公布反饋的結果,對個人、小組進行評比,一般用五至七分鐘時間。第六步:課堂小節(jié)。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的收獲,還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師生共同互動。最后,教師綜合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情況,對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提前做好預設。
如此充分大量的預習準備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已經對知識深入思考、了如指掌,重難點知識已心中有數,學生就會在課堂上針對自己的疑難問題格外用心,老師也可依據學生的預習狀況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程度,然后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難怪杜郎口的課堂愉快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