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信息技術的高素質(zhì)人才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高中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教學觀念落后、課程安排時間不足、考核標準不科學、師資隊伍建設不足等問題。為了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必須對高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這樣才能克服以往的不足,把學生培養(yǎng)成新時代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關鍵詞】關鍵詞:高中計算機 ;改革 ;觀念 ;課程安排 ;考核 ;師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23-0000-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信息技術的高素質(zhì)人才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高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既是一門基礎課程,又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信息技能的重要課程。因此如何使這門廣泛開設的課程能夠真正的為學生所接受,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是每個計算機老師制定教學計劃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1
一、高中計算機基礎公共課教學的基本特點
計算機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shù)據(jù)的現(xiàn)代化智能電子設備。所以計算機課程也就不同于其他的課程,具有自身的基本特點。
(一)、1.1 計算機課程的內(nèi)容具有更強的操作性,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應該掌握相應的軟件、系統(tǒng)操作能力。
(二)、1.2 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式更加豐富,教師不僅僅需要通過多媒體演示、講解的方法講授基礎知識,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教學的方式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所以相對其他課程粉筆加黑板的模式,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式更加豐富多樣,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1.3 (三)、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相比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課程所需要學生掌握更多理論知識外,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提高自身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所以計算機課程的課堂內(nèi)容也大部分是在上機操作的過程中進行的,只有實踐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
2
三、高中計算機基礎公共課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高中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我們?nèi)ニ伎?,去解決。
(一)、2.1 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比較落后,更多的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卻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所以在考核模式上,教師也更加注重學生筆試成績,即使有通過實驗報告來考察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成果的方式,但是由于沒有一個科學的標準,所以也無法真正的考核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再加上題目都是傳統(tǒng)課本上的知識,而設計型和綜合型的考核方式則很少得到運用。所以,落后的教學觀念導致的重理論而輕實踐,將嚴重阻礙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yǎng)。
2.2 (二)、課程安排時間不足。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也明顯加重,為了取得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往往安排更多的時間給基礎課程,對于計算機課程一個星期卻只會安排一到兩節(jié)課,再加上各種各樣的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以及節(jié)假日,計算機的課時的利用率顯而易見。并且由于計算機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這個星期學會的知識,隔一個星期再來繼續(xù)實踐,很多學生就必須花時間來進行回憶,甚至有的學生會忘記上個星期學習的知識,這樣缺乏持續(xù)性的課程設置會嚴重影響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果。
2.3 (三)、考核標準不科學。
大多數(shù)的高中計算機教師在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考察的時候,主要還是采取以往的卷面方式來考察,以及平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來定。就算有些教師通過實驗報告來考察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成果,但是由于沒有一個科學的標準,所以也無法真正的考核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題目都是傳統(tǒng)課本上的知識,而設計型和綜合型的考核方式則很少得到運用。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不重視實際操作,而僅僅重視理論知識,也就無法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知識的應用能力。
2.4 (四)、師資隊伍建設不足。
計算機課程相比其他課程而言還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因此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還存在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學校對高中計算機課程建設的重視度不夠。高中學生的學業(yè)壓力都比較大,為了能夠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學校更加重視學生語數(shù)外,以及文綜、理綜課程的教學,認為計算機教學只是一門輔助性的課程,所以在對于計算計教師的薪酬以及職稱評定方面的認定存在著低于其他理論課程標準的情況,這樣對于計算機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都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師資隊伍數(shù)量不足的問題,這樣由于學生多、計算機教師少的問題,又會導致不能每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細致的指導,本來計算機課程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在操作上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根本不利于學生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提高。
3
四、高中計算機基礎公共課教學改革的相應對策
(一)、3.1 轉變教學觀念。
由于長期以來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多是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認為理論才是指導實踐的基礎,把實踐放在一個從屬的地位,但是雖然理論可以指導實踐,但是實踐才是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工具。因此為了應對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社會,首先,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要意識到計算機教育應該要提高到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層面,更加注重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再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多觀察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采取循序漸進,螺旋加深的模式,盡量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感受,讓每一個學生的才能都得到發(fā)揮。
3.2 (二)、合理安排課程。
高中計算機課程同其他基礎綜合課程不同,它不屬于高考的科目之一,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都沒有特別重視這門課程,再加上課程時間安排上的不合理,必然造成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普遍不高。但是高中既然開設了這門課程,說明計算機課程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然而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也明顯加重,在計算機課程安排的問題上,應該權衡兩方面的問題,首先爭取多安排課程時間,其次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nèi)合理安排課程比例,比如在課程設置上,減少理論課程,多開設計算機應用軟件操作課程,這樣就能有效地加強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3.3 (三)、科學設置考核標準。
考核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之前的考核方式往往處于卷面的形式,只重視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就算是有實驗報告的形式,但是由于沒有一個科學的標準,也無法全面的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建立一個科學的考核模式,以多種形式,多角度的全面考察,才能真實、客觀的考察學生的學習成果。首先,教師可以在開課前對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進行一個摸底測試,對學生的能力差異進行了解,這對于將來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可以采取多樣的題目,多出一些設計型和綜合型的題目,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重點考核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和操作能力,做到筆試和機試相結合,這樣才能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3.4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高中新課改的廣泛實施,為了高中計算機教學能夠取得更加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學校應該在制度上提高計算機老師的地位、薪酬,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為計算機教師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其次,學校也要重視對計算機教師專業(yè)水平的培養(yǎng),鼓勵教師進行科研活動。相信通過相關建設的進行,教師不僅可以借此總結工作經(jīng)驗、改正教學不足,同時也可以更加高效的開展教研活動,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這才是提高高中計算機教學質(zhì)量的最重要的保證。
總之,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新興的、發(fā)展迅速的學科,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是很難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所以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學需要改革,相信通過轉變教學觀念、合理安排課程、科學設置考核標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措施,一定能夠克服以往的不足,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把學生培養(yǎng)成新時代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①[1]龍達雅,,李婧:《.計算機實驗教學模式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7);.
[2]②李繼通:《.以“任務驅(qū)動”引領信息 技術課堂教學》[J],. 改革與探索,,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