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兩會召開前夕,新華網開展了“你最關心的話題”網絡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分配不公問題在18個選題中位居第一??梢娛杖敕峙洳还珕栴}已經受到全社會廣大群眾的關心重視,收入分配不公嚴重的影響了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效率,所以探索收入分配與公平效率的重要關系是十分有意義的。
[關鍵詞]收入分配 社會公平 效率
一、我國公平效率與收入分配的關系演變
公平與效率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公平和效率也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社會如果過于重視公平那么便會極大的損失了人們的積極性,效率就會隨之較低;而如果社會過分的注重效率那么收入差距拉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過大,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的穩(wěn)定性。公平與效率與收入分配僅僅的相聯系,處理好期間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
建國初期中國一窮二白,是一個絕對實行平均主義的國家,使得效率大受影響。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拉開了收入差距,也提高了效率,這一時期很多人宣稱注重效率的重要性而忽視貶低公平的地位,隨著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很多學者更加是一邊導向了效率。那么為什么應該注重公平的社會主義與中國共產黨,卻提出了注重效率呢?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經濟長期的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遲遲得不到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并不高,所以只有在先注重效率的情況下,做大“蛋糕”,而社會并沒有把公平置之不理,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先富帶動后福,體現了社會的公正性。
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可行的帶動了經濟的發(fā)展,也提高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隨之也凸顯了許多差距,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的公正公平,“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提法一直沿用,直到2004 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沒有再次出現在文件中,而是代之以“正確處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系,鼓勵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注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實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地區(qū)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逐步實現全體人員的共同富裕。”這種更加注重公平的提出,給了全體人民新的希望,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那么我們所說的收入分配不公都體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更加注重公平呢?
我們所說的收入分配不公,到底體現在哪一些方面呢,比如:在同等素質,同等勞動強度的情況下,企業(yè)的職工收入遠遠少于壟斷行業(yè)的職工收入。再比如: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在就業(yè)的選擇上就會有很大的差距,進而影響了農村人口的收入,農村人口收不不能提高,農民的兒女也就沒有辦法享受到和城市子女一樣的教育環(huán)境,教育公平問題也會隨之產生,由于教育的不公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知識文化素養(yǎng)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差距。又如:廣大群眾對灰色收入的不滿程度遠遠高過其他,已非金錢形式的獎勵和賄賂更加形成了社會的不正風氣。當勞動人民在付出了小部分的努力而獲得全部財富時候,勞動者必然不會有怨言;而事實是勞動者付出了大部分的辛勞,卻得到了小部分的財富。這是勞動人民一定會進行申訴,要求維護自己的權益。所以社會不公必然會影響到社會穩(wěn)定,不利于安定。
二、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
馬克思恩格斯所要達成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以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的發(fā)展為基本原則”“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fā)展和運用”。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不僅僅體現著社會公平,而且在每個人生產力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前提下,高效率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們不難在科學社會主義奠基人馬克思恩斯那里看出,把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重要性。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我國現在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共同富裕展示了我們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
江澤民指出“社會主義應該創(chuàng)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生產力,也應當實現社會主義難以達到的社會公正。從根本上說,高效率,社會公正和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一系列的講話和重大會議中關于公平效率的講話和文獻,無不證實了公平效率的重要性,怎樣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雖然現在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但基本要求是在公平與效率發(fā)生沖突時,當偏向任何一個方向時,在社會大眾可以容忍的程度范圍之內,進行利益的偏移。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正確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更加有利于民族團結,團結的社會公正的社會,必然會提升社會效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陳燕.《公平與效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2]阿瑟.奧肯.《平等與效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3]衛(wèi)興華,張宇.《公平與效率的新選擇》.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年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江澤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共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