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中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它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但是,由于農村小學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片面認識,受教育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往往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一句空話,假戲真做,其效果和合作學習大相徑庭。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教育界同仁的重視,農村小學也大膽改革,努力實踐。文章就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共同探討。
關鍵詞 農村小學;小組合作;探討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從他主、單一、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向自主、多樣、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農村小學由于長期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農村小學轉變學習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迫在眉睫,任重而道遠。學生學習過程不是學生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xiàn)成結論,而是親自參與豐富的、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一個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因此在農村小學應積極倡導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適合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改變舊有的、單一的、接受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以下幾方面的要素: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生途徑。它以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那種單一化、模式化、教條化、靜態(tài)化的弊端,為師生互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將一個班分為若干小組。可依據(jù)學習內容和階段學習情況的需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智力狀況、個性特點,組織操作動手能力以及課型等情況進行分組;還可根據(jù)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不同意見分為正反兩方面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弄清本質問題。而且每個小組都安排老師的座位,方便老師參加學生的學習活動,拉近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改變原來課堂教學的人際關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密度,促進學生個體潛力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和協(xié)作精神。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
小組合作學習徹底改變了生隨師轉,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的這種單向交往的教學模式,營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多位立體式交往局面。把小組合作學習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引入課堂,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發(fā)展。圍繞小組合作學習這個中心,共教學程序一般為:(1)教學準備。(2)創(chuàng)設情境。(3)自主探究。(4)討論交流。(5)指導點撥。(6)分組練習。(7)總結評價。從而讓學生在知識的發(fā)生過程中體驗學習,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中引發(fā)探究的興趣在解決問題,找到答案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品嘗成功的喜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fā)揮小組的集體力量與智慧。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發(fā)展
師生合作是合作學習的發(fā)展。新課標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教師的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的合作者,同學生一起交流,同學生一起討論,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一個榜樣作用。
(1)角色轉換。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教學對象的參與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可以同時與活動,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想法。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克服了學生參與面窄的弊端,并能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學生的參與率。
(2)共同成長。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學習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充分空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學習,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體現(xiàn)關心和幫助,學習就變得更加愉快。同時,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溝通、互助、分享,能夠尊重、欣賞他人,表達與傾聽并重,碰撞與溝通同行,共享與創(chuàng)新相隨,使學生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越個體力量,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空間,引導學生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主動實踐的天地,才有可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五、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
(1)合作學習的重要目的是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但也必須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應充當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學生的討論,獲取學生討論的信息,為有效調控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并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有效指導,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切實有效。
(2)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如果只有合作學習而缺乏獨立思考,一方面會使學生無法交流,另一方面還會造成被優(yōu)秀生“壟斷”的局面,不利于培養(yǎng)多數(shù)學生的探索精神。
(3)小組合作學習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交流時要關于傾聽他人意見,不隨便打亂別人的發(fā)言,準備好對別人的發(fā)言進行評價。同時要善于陳述自己的觀點,修正他人的意見,勇于接受他人的想法,當意見難以統(tǒng)一時,學會保留意見,以便更好的講座交流。
總之,在農村小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更要進行合作學習的探究工作,扭轉傳統(tǒng),守舊的教學模式,力爭取得更佳效果。只有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生成新的內容,真正把學生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發(fā)展中的人,一個充滿情趣的人和一個完整的人。只有認真領會課標中的新理念,教學方法才有新思路,新視角、新突破,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創(chuàng)造力,為農村小學課改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