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閱讀教學中的人格教育,就是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的人格教育活動。
閱讀理解在高考試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如何做好閱讀理解題越來越成為語文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關心的問題。但是我個人認為分數(shù)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人格的教育同樣重要。蔡元培說:“教育者,養(yǎng)成人格之事業(yè)者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強德育,培養(yǎng)學生人格。尤其在閱讀理解中更重要。因為閱讀理解對中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葉圣陶也說過,教語文其實是在教人。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應用學科,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在傳授語文知識和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塑造健康的人格。
當今素質教育的主導觀念之一就是教育的“個性化”。個性化教育強調學生人格的全面和諧發(fā)展,不能只重視學生邏輯認知能力的外化,而忽視身心的內化,重視全方位的智力素質教育,而輕視學生性格能力的培養(yǎng),素質教育客觀上要求把學生的智力因素和情感的發(fā)展結合起來,以健全的人格來促進人才的發(fā)展,以適應二十一世紀對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對人格的界定是:“個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個人的一些意識傾向與各種穩(wěn)定而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綜合?!边@是心理學意義上的人格,是相對于認識、情緒、意志等而言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它反映了一個人整體的精神面貌,是相對穩(wěn)定、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心理學意義上的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氣質、性格、能力、興趣、愛好、需要、理想、信念等。在這個層面上有人常把人格看作性格的同義詞,如歐洲的心理學家就喜歡用character一詞來表示人格。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播下一種心態(tài),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情緒;播下一種情緒,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進行人格教育對于一個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正處于形成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是多么得重要啊!而學生平時訓練的閱讀理解材料又大都選的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此時進行人格教育將會受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例如閱讀理解張潔的《我的四季》,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將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F(xiàn)摘引文章的第二、第五、第六段為例來分析。
(二)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著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為什么,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艱辛,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倒我的犁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
現(xiàn)在的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長輩的愛心呵護下成長,常常是缺乏吃苦的精神,缺乏責任心。而事實已經證明:要想取得學業(yè)上的成功,必須具有吃苦精神和責任心。在閱讀這段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啟發(fā)誘導學生感悟到:做人要有責任心,要自強,要自立,要學會自己面對很多問題;當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要像文中所寫那樣“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弊鲆粋€具有堅韌意志力的強者。要讓他們懂得:父母在給予他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的責任。
(五)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樣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云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給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樣的癡心妄想!我終于明白,這妄想如同想要拔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
(六)沒有充分地準備,便急促地上路了。歷過的艱辛自不必說它。要說的是找到了水源,才發(fā)現(xiàn)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僅僅是因為過于簡單和過于發(fā)熱的頭腦,發(fā)生過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慘痛的過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讓人真正痛心的是在這里:并非不能。我頓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開始吧,這樣淺顯的經驗卻需要比別人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不應該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留給我檢點自己!
現(xiàn)在的學生遇到事情就會埋怨別人,不知道找一找自身的原因。有一次,路上碰到一位家長說他家的孩子這次考試沒考好,孩子埋怨父母的智商不高,說是隨父母笨。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需要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我們在閱讀這兩段文字的時候,可以問學生想得到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fā)?是否領會到了失敗并不可拍,關鍵是要學會檢點自己的道理?
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大,學生的心理承受力越來越小,越來愈敏感和脆弱,因此,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對于中學生的成長比智力因素還有重要。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在不斷閱讀中了解生活,學會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諦在于奮斗拼搏,自強不息。讓學生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成人后收獲的將是沉甸甸的美好的人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