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鑒賞中國古典小說的重點一般為鑒賞人物形象和把握作品的主題。而對于人物形象的鑒賞很多時候都是偏重于人物言談舉止的分析揣度。其實中國古典小說中許多器具的陳設(shè)都是有豐富寓意的,往往都是社會環(huán)境的折射,是人物地位的反映,甚至是人物性格心理的暗示?,F(xiàn)在有人意識到古典小說教學(xué)中物質(zhì)文化涵義的闡釋的重要性,并已在教學(xué)中探索人與物之間的勾連。本文就是以《林黛玉進賈府》這篇中學(xué)語文課本的傳統(tǒng)篇目為例從物質(zhì)文化的角度去探索小說中陳設(shè)器物蘊意及其與小說人物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關(guān)鍵詞】器物文化 奢華 禮器 復(fù)古崇禮的封建思想
《林黛玉進賈府》是中學(xué)語文課本的傳統(tǒng)篇目,其文描寫了林黛玉初到賈府的情景,可以說是讀者對賈府的第一次全面“檢閱”,通過黛玉的眼,我們看到了賈府的豪宅深院,各色人等,吃穿用度,感受到其奢華、富貴。以往許多文章在研究此文時,往往將注意力集中于賈府人物衣著服飾,言談舉止,很少有人注意文中對賈府陳設(shè)器物的描寫,更很少有人探討隱藏于這些器物背后的深層蘊義。下面筆者就自己的一些思考,略舉幾例,作粗淺探究,以期窺斑見豹。
在描寫黛玉剛進榮國府時,提到榮國府的穿堂里,“當(dāng)?shù)胤胖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在明清兩代紫檀是極其珍貴的,往往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使用。紫檀生長極其緩慢,100年才長粗3厘米,幾百年乃至上千年方能成材,榮府“當(dāng)?shù)亍狈胖倪@個“大插屏”所耗材料一定價值不菲。當(dāng)然當(dāng)門放這樣一個紫檀大插屏還與紫檀木的特有的文化蘊意有關(guān)。中國古人認為紫色為祥瑞之色,詞語“紫氣東來”即緣于道教“老子出關(guān)”的故事;唐代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詩中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的句子,其中“紫皇”是指天帝,意思是箜篌彈得好,天帝也十分喜歡。按照唐制:“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雹?,在唐代紫色已經(jīng)是高貴的象征。紫檀木這種良材,很早就為國人所認識?!对娊?jīng)·伐檀》中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雖然詩句中所指的“檀”,其涵蓋的木材范圍要比現(xiàn)在大許多,但已有“善木”的意思。到了曹雪芹生活的清代早期,皇室對于紫檀木的使用格外推崇?!翱滴酢⒂赫齼沙瘎罹珗D治,力倡節(jié)儉,家具中不少是軟木髹漆的或是軟木與紫檀搭配制成,乾隆時期百業(yè)興旺,國力充實,家具制作用料奢靡”。②因此到后期,紫檀就有了有“王者之木”、“祥瑞之木”之稱。所以榮府入門處就設(shè)此佳物,除了昭顯其富貴豪奢外,也是為了取意祥瑞。
與榮府入口的排場相類似的還有榮禧堂的陳設(shè),“大紫檀雕螭案上,設(shè)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金蜼彝,一邊是玻璃醢”?!岸Α薄耙汀薄磅啊痹窍纳讨苋募漓攵Y器,象征著貴族的等級身份,“三代”的禮器陳設(shè)自漢代以后就逐漸式微,到唐代以后幾乎絕跡,但到明代以后,這種陳設(shè)器物在“法先王”的思想旗幟下,又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上層貴族家中,因而賈政房中陳設(shè)有這些器物也符合當(dāng)時上層貴族的潮流,同時也告訴我們主人的對正統(tǒng)的追譽和恪守;另外在古代,鼎是權(quán)力的象征,也是貴族奢靡生活的代表物,成語中常用“鼎鐺玉石”“鐘鳴鼎食”來形容貴族生活的奢侈和盛大,榮禧堂迎面就陳列如此高大的鼎無疑是權(quán)力與富貴的象征。尤其還要注意另一邊的醢的材質(zhì) ——玻璃。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玻璃不是什么貴重的稀罕物,但在中國古代玻璃(古稱“琉璃”)可不是一般人家能使用的,吳承恩小說《西游記》中沙僧因打破一只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吳承恩生活的明代玻璃制造技術(shù)已基本失傳,不過即使已很殘缺的工藝依然受到品級保護,當(dāng)時的琉璃已經(jīng)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藥玉”。據(jù)《明制》記載,皇帝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藥玉,藥玉在明代只有四品以上官員才能佩戴。在曹雪芹生活的清代早朝玻璃材質(zhì)的器皿也不是常人所能使用,尤其是醢這種異形器物只能不惜代價的一器一燒,一器一模,所以足見其珍貴。
大量筆墨描寫榮禧堂后,作者隨后重筆點出王夫人所在的耳房的陳設(shè):幾上有插著時鮮花卉的“汝窯美人觚”。汝窯建于北宋之河南臨汝縣(古稱汝州。宋窯多以產(chǎn)地命名)。汝窯瓷器多仿五代后周之柴窯。據(jù)民間傳說,周世宗建窯后,監(jiān)窯官曾問燒制何色?御批:“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庇谑枪そ碂瞥錾缜嗵熘来?。其釉亮麗如鏡,其聲清脆如罄,其紋仿若游絲,成為后世瓷器之祖?!坝赀^天青”后來成了瓷器釉彩之專名。宋代汝窯仿之而又有發(fā)展,釉色有天青和蛋白,以瑪瑙細屑入釉燒成,瑩潤猶如堆脂。傳世之作極為珍貴。在北宋時就已是皇家專用,“故都時,定(指定窯)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雹勖魅送跏赖澰凇陡Q天外乘》也有評論:“宋時汝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師自置官窯次之?!庇纱俗憧梢娖湔滟F。
觚原為禮器,至明清,上大下小之瓷瓶亦稱觚。因其為仿古銅器制造,其體頎長,線條流暢,猶如婷婷玉立之少女,故名“美人觚”。而瓷瓶插花又是自宋代始至民國,始終是儒士書房中的必備。
不論是正廳還是偏房,榮府內(nèi)到處陳設(shè)著各種各樣的奢華的禮器。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儒學(xué)其核心為“克已復(fù)禮為仁”。禮即《周禮》,“禮”與“禮器”聯(lián)系一起,禮器也成為“王權(quán)”與“禮”的象征。當(dāng)其被擺放在皇室廟堂之上時,實際上代表了一種對“君權(quán)天授”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與禮敬?!岸Y”對道德行為規(guī)范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有具有的規(guī)定,自然包括的禮器的嚴格規(guī)定。榮府中的這些陳設(shè)明顯是一種皇家的氣派,同時也折射出主人復(fù)古、崇禮的封建正統(tǒng)思想。這一點對于心比比干多一竅的林黛玉不可能不有所覺察。更何況還有一個細節(jié)也給黛玉暗示,林黛玉去拜見舅舅賈政時,王夫人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封建社會官員、儒士們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齋是取“齊”的意義),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戒是戒除欲望),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齋戒,又稱為致齋;古人在致齋時,要求做到“五思”。即,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其目的是為了做到思意集中、純一。散齋七日時,要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能參加哀吊喪禮,因為哀樂會“失正”,從而導(dǎo)致“散思”。儒家的齋戒活動很早就有了,比如“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雹?;再比如中學(xué)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記載:“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到了曹雪芹生活的清代,實行齋戒已成為一種制度,《儒林外史》第37回中就記載這樣一段話、;“先一日就請老先生到來祠中齋戒一宿,以便行禮。”清雍正皇帝對祭祀、齋戒非常重視,屢次下諭要求百官并八旗子弟嚴肅對待。雍正十年,參照明代參與祭祀活動的人員甚至開啟了佩戴祀牌的先例,設(shè)計齋戒牌的樣式,要求祭祀人員必須在胸前佩帶齋戒牌,以便時時提醒自己,同時也提醒他人在齋戒期間保持恭肅之心。所以就王夫人這一句話,就將尚未登場的賈政的思想在黛玉心中了然。
總之,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一部精煉的百科全書,無一處廢言。它包涵著,服裝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醫(yī)學(xué)、經(jīng)濟學(xué)、社會學(xué)、宗教學(xué)、玄學(xué)、政治學(xué)、藝術(shù)學(xué)等。佛,道,儒三大宗教在其中也有具體體現(xiàn)。它是一座藝術(shù)寶庫,需要我們不斷探尋、開掘。賈府的陳設(shè)是我們窺探大觀園中多種文化意蘊的一扇小窗,作為教師在帶領(lǐng)學(xué)生探究課文時又怎能錯過這樣的“風(fēng)景”呢?
【注釋】
① [后晉]沈昫 等.《舊唐書·輿服志》卷四十九,岳麓書社,1997.10版.
② 田家青.《清代家具》卷三,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11版.
③ [南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④ [南宋]朱熹.《孟子》離婁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版.
(作者單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