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院前硝酸甘油急救對心肌梗死心電圖結果的影響。 方法 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診科住院治療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實驗組則硝酸甘油靜脈滴注進行治療,兩組其他治療措施相同,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心電圖結果的變化、臨床治療效果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出院前死亡、梗死后心絞痛和心力衰竭或者休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但是實驗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出血發(fā)生率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的(P < 0.05)。 結論 硝酸甘油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確切,安全可靠,主要終點事件發(fā)生率低,不良反應發(fā)生少,明顯改善患者的心電圖結果,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硝酸甘油;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8-0036-03
心肌梗死作為冠心病臨床分型中最嚴重類型之一,該病以持續(xù)的胸骨后疼痛和發(fā)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嚴重者可并發(fā)致命性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迄今為止,該病的治療以再灌注心肌為主,較有效的方法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靜脈溶栓治療[1-3]。但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設備和操作者的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在很多時候無法進行,為此,探尋安全高效的藥物治療方案是學者們和臨床醫(yī)師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本研究筆者選用第一代常用溶栓藥物尿激酶(UK)和硝酸甘油分別對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診科住院治療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心電圖結果的變化、臨床治療效果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后均給予低流量吸氧,首劑嚼服3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和150 mg氯吡格雷。在心電監(jiān)護條件下,①對照組患者按照2萬U/kg尿激酶加入100 mL生理鹽水內30 min內滴完,尿激酶最大為150萬U,2 h后給予6000 U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②實驗組患者10 mg硝酸甘油加入5%GS/0.9%NaCl 250 mL靜脈滴注。觀察并記錄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心電圖結果的變化、臨床治療效果和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用藥前和住院治療后血壓、心率、臨床癥狀、體征、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清電解質、出血時間、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血小板計數(shù)、纖維蛋白原、心肌酶譜、心臟彩超和心電圖等,同時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主要終點事件和出血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4]
①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且能夠生活自理,而相關檢查顯示:血清酶恢復正常,心電圖穩(wěn)定,僅遺留異常Q波,同時,患者并發(fā)癥已經被控制;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與并發(fā)癥基本控制,而相關檢查顯示:血清酶恢復正常,心電圖基本穩(wěn)定,僅遺留異常Q波和T波改變;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心電圖和并發(fā)癥未見明顯,甚至進一步惡化。本研究筆者認為除治療無效這一情況外均考慮為治療有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對各變量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年齡、體重、治療前心率和發(fā)病至治療時間等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性別構成、心肌梗死部位、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以絕對值及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2.3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3 討論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已經躍居我國人口死亡的原因之首,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5,6]。心肌梗死作為冠心病臨床分型中最嚴重的類型之一,是冠狀動脈血液供應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得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導致心肌壞死,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病情不穩(wěn)定和致死率高等特點,患病后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嚴重受到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給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7,8]。但是,迄今為止,對于該病的治療方案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治療規(guī)范,尤其是院前急救這一領域。為此,廣大學者們和臨床醫(yī)師一直致力于探尋安全高效的院前急救方案。
本研究筆者選用第一代常用溶栓藥物尿激酶和硝酸甘油分別對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診科住院治療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臨床療效、出院前死亡、梗死后心絞痛和心力衰竭或者休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但是實驗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出血發(fā)生率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這一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9]??梢姡跛岣视秃湍蚣っ钢委熂毙孕募」K琅R床療效無顯著差異,但是,尿激酶治療患者溶栓后心律失常和出血發(fā)生率明顯高于硝酸甘油治療者。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硝酸甘油能夠及時擴張冠狀動脈,保證有效冠狀動脈灌注壓正常維持,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改善患者心電圖的結果;②尿激酶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催化裂解纖溶酶原成纖溶酶來降解纖維蛋白凝塊和血循環(huán)中的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最終發(fā)揮溶栓作用,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改善患者心電圖的結果。
綜上所述,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雖然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再灌注的手段之一,但是仍應該根據(jù)患者的綜合情況來考慮治療方案,尤其對慎用靜脈溶栓的患者,選擇硝酸甘油治療仍然可以達到滿意的療效,且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尤其適用于院前急救,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邢慧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復蘇術后溶栓療效觀察[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9):15-16.
[2] 李新光. 藥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J]. 哈爾濱醫(yī)藥,2011,31(1):23.
[3] 楊秋玲. 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觀察[J]. 臨床醫(yī)學,2012,32 (3):66-67.
[4] 田才林,劉岳懷. 阿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J].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6):642-644.
[5] 蘇懿,王磊,張敏州. 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4):467-469.
[6] 孫艷香,陶軍,袁勇. 廣東地區(qū)早發(f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環(huán)境危險因素及特點分析[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20):3691-363.
[7] 馮瑩,梁錦軍,楊波. 急性心?;颊呱鐣С峙c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 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3(2):251-254.
[8] 張永明. 急性心肌梗死藥物治療進展[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22):130-131.
[9] 溫耀剛. 院前靜脈滴注硝酸甘油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 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2006,15(7):535-536.
(收稿日期: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