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頑固性心衰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療效。 方法 選取2008年8月~2011年9月我院82例頑固性心衰伴腎功能的患者分為治療組32例,對照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加用新活素,先給予負荷劑量1.500 μg/kg靜脈緩慢推注,然后0.01 μg/(kg·min)靜脈滴注。 結(jié)果 在心功能方面,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更加明顯,達到顯著性水平(Z = 2.1,P < 0.05),對照組有效率為74.0%,而治療組為87.5%;在腎功能、尿量、NT-proBNP和心臟超聲方面,治療組均較對照組改善更加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結(jié)論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頑固性心衰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療效顯著,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
[關(guān)鍵詞] rhBNP;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
[中圖分類號] R692.5;R541.6 [文獻標(biāo)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8-0028-02
國外關(guān)于腦利鈉肽靜脈注射對腎功能的影響報道較多,國內(nèi)缺乏腦利鈉肽治療頑固性心衰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觀察。正常人靜脈注射rhBNP后可增加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尿鈉排出,心衰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對rhBNP耐受性好,且能夠改善血流動力學(xué)異常和臨床癥狀。臨床給予外源性治療劑量的BNP時,可同時促進近曲小管和遠曲小管排鈉[3],這可能與腎臟近曲小管內(nèi)NPR-A受體基因表達增強有關(guān)。我們研究的32例患者中應(yīng)用BNP后腎肌酐清除率和尿量均有明顯增加,可能與上述猜想有關(guān),同時我們觀察的是頑固性心衰患者,其腎功能不全與心功能不全密切聯(lián)系,隨著患者心功能好轉(zhuǎn),其腎功能也隨之好轉(zhuǎn)。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9月我院82例頑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頑固性心衰診斷標(biāo)準(zhǔn):根據(jù)當(dāng)時用藥情況分為治療組32例和對照組50例。病因:32例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22例為擴張性心肌病晚期,18例缺血性心肌病,1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82例都伴有輕中度腎功能不全。其中治療組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齡(57.5±14.7)歲;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2.3±18.2)歲。兩組基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常規(guī)治療主要為臥床休息、吸氧、鎮(zhèn)靜、限水限鹽、消除病因,如控制感染,使用利尿、擴血管等藥物。治療組加用新活素, 先給予負荷劑量1.500 μg/kg靜脈緩慢推注,然后0.01 μg/(kg·min)靜脈滴注。每日密切觀察心率、血壓、尿量及心電圖變化,癥狀改變情況,治療前后進行心腎功能測定。
1.3 觀察指標(biāo)
1.3.1 療效判定 顯效:癥狀改善,心功能較原來改善2級;有效:癥狀部分減輕或有所好轉(zhuǎn),心功能較原來改善1級;無效:各項癥狀無好轉(zhuǎn),心功能無改善或惡化。
1.3.2 實驗室檢查 腎功能、NT-proBNP、治療前后心臟超聲指標(biāo)、尿量變化。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獨立t檢驗;兩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屬于兩個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故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中的Mann-Whitney U檢驗法進行比較;治療前后腎功能、尿量、NT-proBNP和心臟超聲指標(biāo)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尿量及NT-proBNP變化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尿量及NT-proBNP變化(x±s)
2.3 兩組治療前后心臟超聲指標(biāo)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臟超聲指標(biāo)比較(x±s)
3討論
老年人心衰、腎功能不全具有共同的發(fā)病機制主要為年齡及退行性變,共同的病理基礎(chǔ),血流動力學(xué)異常,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異常[1]RAAS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激活、血流動力學(xué)改變、利尿劑抵抗等,在Ⅰ型心腎綜合征的發(fā)病中互為因果,互相影響、疊加,導(dǎo)致放大的病理效應(yīng),進一步加速心腎及其他重要臟器的衰竭,致使病死率增加[2]。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商品名為新活素)是目前研究較多的神經(jīng)體液因子之一,其作用機制是作用于效應(yīng)器細胞膜上利鈉肽A型受體,該受體與鳥苷酸環(huán)化酶藕聯(lián),鳥苷酸環(huán)化酶激活后使三磷酸鳥苷(GTP)轉(zhuǎn)化為環(huán)1、2磷酸鳥苷(cGMP),作為第二信使cGMP再激活下行酶信號通路-cGMP依賴的蛋白激酶(PKG-1),而利鈉肽A型受體廣泛分布于心臟、血管、腎臟、腎上腺、腦組織、肝臟等器官,從而發(fā)揮廣泛的藥理作用。本研究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頑固性心衰伴腎功能不全患者效果比較明顯,由表1、2可見,治療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為87.5%,對照組為74.0%;治療組心臟超聲指標(biāo)也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這可能與其迅速糾正血流動力學(xué)紊亂和抑制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以及天然抗心臟重塑有關(guān)。由表3可得,治療組對腎功能,尿量等的改善也較對照組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這可能與其中度溫和利尿排鈉以及對SCr沒有影響,并且其腎臟過濾清除<2%密切相關(guān)。有學(xué)者研究表明[3],對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應(yīng)用rhBNP靜脈注射治療較利尿劑加量治療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腎功能。還有文獻報道[4],BNP的腎保護作用直接源于腎臟,而間接源于心功能的改善。通過血管內(nèi)多普勒超聲和定量血管造影,Elkayam等[5]發(fā)現(xiàn),BNP具有明顯的擴張腎動脈功能,通過擴張腎系膜細胞和腎入球動脈及收縮腎出球動脈來改善GFR。還有學(xué)者發(fā)現(xiàn)[6],BNP局部腎分布能促進利尿、尿鈉排泄及改善GFR。
綜上所述,新活素能顯著改善頑固性心衰伴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腎功能,并沒有明顯的副作用,是此類患者治療的一個新選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沈潞華.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腎功能不全的臨床處理[J].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7,27(9):652-653.
[2] De Castro FD,Chaves PC,Leite-Moreira AF. Cardiorenal syndrome and its pathophysiological implications[J]. Rev port cardiol,2010,29(10):1535-1554.
[3] 袁方,劉華,張敏,等. 重組人B型利鈉肽靜脈注射對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心、腎功能的影響[J]. 上海醫(yī)學(xué),2011,34(12):938-941.
[4] Zhang J,F(xiàn)u X,Jua X,et 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prevention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Acta Radiol,2010,51(6):641-648.
[5] Elkayam U,Akhter MW,Liu M,et al. Assessment of renal hemodynamic effects of nesiritid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using intravascular Doppler and quantitative angiography[J]. JACC Cardiovasc Imaging,2008,1(6):765-771.
[6] Chen HH,Cataliotti A,Schirger J A,et al. Local renal delivery of a natriuretic peptide a renal-enhancing strategy for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overt experimental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2009,53(15):1302-1308.
(收稿日期:2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