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我社區(qū)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及早發(fā)現糖尿病及糖耐量異?;颊?。 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對已經存在糖尿病臨床癥狀的居民直接進行相關診斷,無糖尿病臨床癥狀的高危人群則進行問卷調查及危險因素計分。復查階段直接測量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或進行糖耐量實驗,比較不同人群的血糖值。 結果 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異常的患者主要集中在60~69歲的人群中,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位居第二。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新患者占總人數的16.42%(207/1261),肥胖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非肥胖人群;高血壓人群中糖尿病新患者占總人數的16.73%,高血壓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非高血壓人群;性別對血糖的高低沒有明顯影響。 結論 通過篩查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fā)現糖尿病及糖耐量異常的患者;肥胖及高血壓人群血糖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群,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指導對象。
[關鍵詞] 糖尿病;肥胖;患病率;篩查
[中圖分類號] R587.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10-0021-02
Community survey of high risk group of diabetes screening
ZHAO Xi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Hongtang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Jiangbei District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0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community high risk group of diabetes, to detectdiabetes mellitu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patients. Methods Questionnaire for already existing directly to a resid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diabetes - related diagnosis, no clinical symptoms of diabetes are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risk factor score for high risk population. Review direct measurement of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2 hour blood glucose or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test, blood glucose values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Result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60~69 years crowd, ranked second in elderly patients over 70 years old. Obes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new total number of 16.4%. Average fasting glucose of obesity than non-obese populatio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new total of 16.73%. Hypertension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verages higher than non - hypertensive population. Gender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blood sugar level. Conclusion By screening can help us detect diabetes mellitu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patients,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in blood glucose level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population, is the focus of our future work guide objects.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Prevalence; Screening
糖尿?。╠iabetes)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fā)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糖尿?。ㄑ牵┮坏┛刂撇缓脮l(fā)并發(fā)癥,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變,且無法治愈[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一般來說,糖尿病前期有可能使病情逆轉,因此,社區(qū)對高危人群的篩查至關重要,我社區(qū)于2009年1月~2011年5月間對常住居民進行了篩查,現將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篩查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資料
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們對我社區(qū)常住居民1 261人進行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對被調查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收集所調查人群的一般資料,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業(yè)、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等其他慢性疾病、血壓、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等。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篩查標準[2]為:年齡≥45歲且體力活動較少者;BMI≥24且既往有糖耐量異常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者;既往有高血壓和(或)心腦血管疾病者;年齡超過30歲的妊娠期婦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
1.2 調查方法
糖尿病診斷標準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1999年公布的診斷標準[3]。篩查過程分為初篩、復查、登記管理等步驟。初篩時我科醫(yī)生向社區(qū)居民宣傳糖尿病高危人群篩查標準,居民根據情況自愿進行登記。對愿意參加篩查的居民發(fā)放知情通知書并核實情況后進行高危篩查。對于已經存在糖尿病臨床癥狀的居民直接進行相關診斷,無糖尿病臨床癥狀的高危人群則進行問卷調查及危險因素計分,若累計危險因素記分超過22分則進入復查階段。復查階段直接測量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或進行糖耐量實驗。對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建卡隨訪管理。隨訪時間為每半年1次。
1.3 觀察指標
調查的指標包括不同性別患者的人數、血糖平均值、年齡、各種病史人數、血壓、肥胖人數、糖耐量異常人數等。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社區(qū)人群一般資料調查結果
1 261名居民接受了調查,年齡26~92歲,平均(61.26±5.35)歲。其中男性空腹血糖平均值為(5.95±1.32)mmol/L,女性空腹血糖平均值為(5.91±1.26)mmol/L,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 = 1.945,P > 0.05)。既往存在糖尿病家族史者352例,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為389例。所有被調查居民的收縮壓平均值為(135.58±13.23)mm Hg,舒張壓平均值為(85.26±7.16)mm Hg。既往有糖耐量異常者143例。
2.2 各年齡段人群患病率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異常的患者主要集中在60~69歲的人群中,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位居第二。在60~69歲的居民中,糖尿病患者共86例。糖耐量異?;颊?41例。經計算得出,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為(6.12±1.75)mmol/L,60歲以下平均(5.19±1.33)mmol/L,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 3.96,P < 0.05)。
2.3 肥胖人群患病率調查結果
糖尿病新患者占總人數的16.42%(207/1261)。肥胖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為(6.13±1.54)mmol/L,非肥胖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為(5.66±1.21)mmol/L,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4 高血壓人群患病率調查結果
高血壓人群中糖尿病新患者占總人數的16.73%(211/1261)。高血壓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為(6.06±1.47)mmol/L,非高血壓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為(5.69±1.15)mmol/L,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到2025年全球的2型糖尿病患者將達到3.33億,中國已成為世界糖尿病患者絕對人數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國,此持續(xù)增長的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已成為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糖尿病高危人群指的是容易發(fā)生糖尿病的人群[4]。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親屬為糖尿病患者;曾患妊娠高血糖的人群;有巨大胎兒分娩史的人群;既往發(fā)現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高胰島素血癥和血液高黏稠度的患者;長期吸煙;長期高熱量攝入、肥胖或超重者,尤其是腹型肥胖人群;中老年人;長期使用特殊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的人群;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異常的人群等均屬于高危人群[5]。因此,盡早確定糖尿病危險人群、早期診斷糖尿病、及早采取干預措施、預防和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未發(fā)展成糖尿病的人群來說十分重要。
通過本次調查發(fā)現,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異常的患者主要集中在60~69歲的人群中,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位居第二。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新患者占總人數的16.42%(207/1 261)。肥胖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非肥胖人群。高血壓人群中糖尿病新患者占總人數的16.73%。高血壓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非高血壓人群。性別對血糖的高低沒有明顯影響。
肥胖人群及高血壓人群的血糖值明顯高于正常人群,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這部分患者平時缺乏鍛煉、活動量少、飲食結構不合理等。有報道稱[6],降低體重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值,并能幫助控制血壓。因此,對于糖尿病篩查出的高危人群,我們要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爭取將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宣教,鼓勵他們加強體育鍛煉、合理飲食結構。國際糖尿病聯盟等機構提出建議,糖尿病高危人群應采用中等強度的運動方式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每周應進行3~5次。但是運動的時間和強度要因人而異,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對于膳食的攝入要制定個體化的食譜,既滿足人體熱量需求又不至攝入糖分太多。對于已經登記的糖尿病高危患者我們已經設立了管理卡,對他們定期隨訪并給予相應指導。
[參考文獻]
[1]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4:26-28.
[2]李銳,盧偉,賈偉平,等. 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病情況現狀調查[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86(15):1675-1680.
[3]張敏. 加強社區(qū)營養(yǎng)教育的重要性[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3,1(3):37.
[4]李巖,趙冬,王薇,等. 中國11省市35~64歲人群應用不同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的比較[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1):83-87.
[5]Alberti K,Zimmet P,Shaw J.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aconsensus on type 2 diabetes prevention[J]. Diabetic Medicine,2007,24(5):451-463.
[6]Coviello AD,Legro RS,Dunaif A. Adolescent girl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androgen levels independent of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6,91(2):393-395.
(收稿日期: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