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閱讀與寫作的脫節(jié),結果導致學生身處閱讀怕煩、作文怕難的尷尬處境。而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觀下,如何將閱讀和寫作較好地結合起來,讓閱讀更好地服務于寫作,同時讓寫作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成了語文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寫作;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9-0059-01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書本中的文章只是在閱讀課上讀一讀而不能繼續(xù)延伸,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大多數學生把寫作文當做是一件苦差事,不會從閱讀中“吸取”,從寫作中“傾吐”,使寫作與閱讀脫鉤,從而使得寫作學習陷入了困境。為了彌補這種不足,我們應在閱讀教學的同時,針對所學的課文進行“隨文練筆”。
一、借助閱讀教學學會“遣詞造句”
詞語是構成文章的最基本單位,學生文章寫得不生動的一大原因就是沒有用好詞語。因此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它在表達中心時的作用及表達的精妙,體會語言的魅力。
蘇教版第五冊《哪吒鬧?!芬晃闹校?/p>
“哪吒是如何鬧海帶的?”(“跳進海里,取下混天綾在水中一擺,掀起滔天巨浪,連東海龍王的水晶宮也搖晃起來了。哪吒身子一閃,隨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保?/p>
這一片段的動詞用得特別好,我們就抓住這個訓練結合點,讓學生在課堂上看錄像,認認真真地讀,仔仔細細地比,實實在在地議,興致勃勃地演,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師:請同學們從讀學寫:課文場面描寫這么精彩,動詞運用如此傳神,你能學習課文的寫法,將操場上同學們的活動課堂上爭先恐后表演的場面描繪出來嗎?
生1:只見他們按順序一個個排成一路縱隊,神情嚴肅地盯著大繩,同學們身輕如燕的“飛”到大繩中間,好像腳上長了彈簧一樣,“彈”了起來,躲過了大繩,又“飛”了過去。
師:請學生演示爬桿的過程,然后請大家說一說這位同學爬的動詞,最后指導學生描寫下同學爬桿的過程。并以點概面,讓學生嘗試寫一寫其他活動。
生2:這位同學兩手緊緊抓住長桿,兩腳緊緊夾住,隨著雙手往上移動,身子也慢慢地向上移動,漸漸的他越爬越高,動作也緩慢了下來,他緊張地往下看著,同學們看到他的樣子哈哈大笑起來。
我們要充分利用課文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發(fā)現閱讀與作文的共同因素,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學生從讀中學寫,從感性上體會到了準確運用描寫動作詞語的好處。
二、借助閱讀教學學會 “仿寫”
把文章中優(yōu)美的具有一定構句方式的語句和寫作相結合,邊學文,邊引導寫作。這對于剛從低年級學會寫一句比較完整的句子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這正是從學會寫一句比較完整的句子到把句子寫生動形象的轉變。在教學中,可以對課文中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關聯句、開頭、結尾等進行仿寫,這是提高其作文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在蘇教版第六冊《廬山的云霧》第二、三段采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和瞬息萬變的特點。中年級很多文章都是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的,為了使學生能把片段寫具體,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筆機遇嗎?
師:熱鬧的大街大家一定熟悉吧!我們一起來回憶節(jié)日的街頭,從小販、游人、車輛……多方面來寫寫 “大街上真熱鬧啊!”
生:一到節(jié)假日,街上就熱鬧起來。人行道上人流如潮,大家扶老攜幼,一個挨著一個。馬路上車來車往,往返穿梭,喇叭聲此起彼伏。電動車、自行車也不甘落后,那喇叭聲匯成了一支交響樂。商店里各種商品琳瑯滿目,人們爭相購買。電梯上顧客上上下下,川流不息。
將熟悉的生活場景拉近到學生的視線中,用人多、車多、商品多、聲音多來表現“熱鬧”。讓學生在課堂上將寫作方法加以實際運用,使學生對寫作降低畏難情緒,加強了寫作興趣。
教學蘇教版第五冊《小露珠》第二——五自然段時,我們就仿照課文設計“早啊,像___________的小露珠”句式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感受“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魅力。
(出示)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美?。?/p>
湖邊的楊柳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美啊!
生1:湖面(像一面鏡子),(像美麗的魚鱗),(像一塊翡翠),真美??!
生2:湖邊的楊柳條(像小姑娘的麻花辮),(像綠色的綢帶),(像媽媽溫柔撫摸著我的手),真美?。?/p>
如果注意引導學生經常進行類似的句式仿寫,學生就潛移默化地掌握許多寫作技巧,學到許多精湛的語言藝術,從而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三、借助閱讀教學學會“擴寫”
擴寫是鍛煉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方式之一。老師讓學生先讀一篇簡短的文章,其中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都很簡單,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及心理活動等都沒有形象的描寫;同學們讀了以后,在忠實于原文的結構、中心的基礎上,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把人物的形象描寫生動,使中心鮮明突出。擴寫的原文為小學生提供了文章的基本結構,有利于學生圍繞既定的中心學習描寫。
(1)擴寫寫人的文章,可以對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心理活動作一些細致的描寫。
在蘇教版第五冊的《掌聲》中,課文雖沒重點勾畫出描寫人物外貌的語句,但學生還是能通過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特點,一下子還原人物形象。
生:她個子矮矮的,小巧的身體,尖尖的臉蛋上嵌著一雙小小的眼睛,寬邊眼鏡遮住了大半張臉。她內向膽小,平時回答問題聲音像小貓一樣,老師總要貼近她的身體才能聽見。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中注意觀察,抓住人物的特點,人物形象就能深刻地留在我們腦海中。”
(2)擴寫狀物的文章,可以對事物的形狀、顏色、動態(tài)作描述。
四、借助閱讀教學學會“續(xù)寫”
續(xù)寫是依照原文提供的題材范圍、事情發(fā)展的線索、人物的性格品質以及原文作者的寫作思路等續(xù)寫新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 使原文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能合理發(fā)展的一種寫作訓練方式。
師:小作者將雪兒放飛到藍天,他們還會再見嗎?展開想象寫一寫。(《雪兒》蘇教版第六冊)
生:雪兒走后,我的腿也好了,我經常趴在陽臺上發(fā)呆。一天,一個熟悉的小白點朝我家飛來,是雪兒!我興奮極了,趕緊跑回家拿了些玉米,并找來爸爸,一起到陽臺上迎接雪兒。只見雪兒“咕咕”直叫,大口大口吃著我手上的玉米。我忽然發(fā)現雪兒的腳上有一封信:
好心人:
你好!謝謝你救了我的信鴿,雖然我不知道你叫什么,更不知道你的家庭住址。但是我很想跟你交朋友,好嗎? 我的地址是新村號。
你的朋友:小明
作者純真的感情、善良的心靈讓同學們深受感動,借一篇續(xù)寫的作文也點評表達了小作者對雪兒的熱愛與祝福。孩子們童心飛揚,將主題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典范之作。教師應站在寫作的高度,“就文取材”隨文練筆,指導學生從閱讀教學中獲得一些寫作的感情、經驗。相信閱讀、作文教學必然會呈現“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