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磐石市是北方寒冷稻作區(qū),水稻栽培過程中四季分明。春季低溫多雨寡照,水涼、地涼、氣溫低,緩苗慢,分蘗少。夏季雖然雨多、氣溫高,但是階段性低溫引起障礙性冷害頻繁。秋季晨夜溫差大的同時氣溫下降明顯,容易貪青晚熟。因此在水稻栽培上核心技術主要圍繞戰(zhàn)低溫、抗冷害為目的進行。北方稻區(qū)戰(zhàn)低溫、抗冷害的水稻栽培技術措施很多,其中水稻“三推兩早一達標”栽培技術就是一項很好的抗冷栽培技術措施。
關鍵詞:水稻;三推、兩早、一達標;定義;措施;關鍵問題
中圖分類號:S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0-0147-1
1 “三推兩早一達標”定義
“三推”:一是推廣秋季稻草覆蓋育苗地,做到春凍秋防。二是推廣庭院大中棚育苗,充分利用小氣候。三是推廣旱育缽盤稀植栽培技術,以蘗增產(chǎn);“兩早”:一是早育苗,培育大齡壯秧。二是早插秧,增加有效分蘗;“一達標”:就是把育苗、苗期管理、水田管理、秋季整地等各項關鍵技術措施進行量化,統(tǒng)一標準,并在生產(chǎn)中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程進行生產(chǎn),從而保證水稻高產(chǎn)和穩(wěn)產(chǎn)。
“三推兩早一達標”栽培模式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能做到育苗地春凍秋防,達到早育苗、早插秧、育壯秧。該技術不但解決了寒冷稻作區(qū)春季低溫、秋季早霜、生育期短、積溫不足等諸多難題,而且有效控制了苗期水稻立枯病發(fā)生。在技術上實現(xiàn)了五大突破:一是產(chǎn)量有突破,平均公頃增產(chǎn)10%左右。二是生產(chǎn)時間有突破。水稻育苗與插秧比傳統(tǒng)方式分別提前10天和7天。三是品種結構有突破。由于實時搶早,奪得有效積溫,種植品種的生育期延長。四是秧苗素質(zhì)有突破。由于育苗環(huán)境改善,使秧苗茁壯,培育出帶蘗壯秧。五是防病防災有突破。有效控制了苗期立枯病和早霜危害。
2 三推的具體措施
2.1 推廣稻草覆蓋育苗床
封凍前,用稻草或秸稈把育苗床蓋嚴,厚度0.5米。
2.2 推廣大中棚育苗、培育大齡壯苗
苗棚脊高1.7~2.3m叫中棚,2.3~2.7m叫大棚,采用大棚育苗,能育出高素質(zhì)壯苗。育苗棚應在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的地方。大棚走向最好是西南東北。大齡壯苗的標準是:苗齡40天以上,葉齡4葉1心以上,有2~3個分蘗,根數(shù)不少于17條。
2.3 推廣旱育苗,以蘗增產(chǎn)
早育、早插秧,秧苗素質(zhì)壯,插秧時達到三葉一心或四葉一心,秧苗在苗床上有一到兩個分蘗,插秧后返青快,每次插秧2~3株,以2株為主。
3 兩早的具體措施
早育苗。4月5日開始育苗,4月10日播種結束;早插秧。5月15日開始插秧,5月25日結束,杜絕插6月秧。
4 一達標的具體措施
指一達標關鍵技術措施達標。
4.1 種子處理達標
選種達標:選用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性強,綜合性狀好的;曬種脫芒。選晴朗無風天,曬種2~3天,然后脫芒。無缽盤育苗條件的不可不脫芒;鹽水選種。用20%鹽水選種。選出來的飽滿種子立即用清水沖洗2~3遍;種子消毒浸種。主要防治惡苗病和胡麻斑病。用2兩惡苗靈加水100斤稀釋成藥液,浸種80斤,積溫達到100℃;種子催芽達標。種子催芽的最適溫度是30℃~33℃。種子催芽時要勤翻動,保持溫、濕度均勻,出芽整齊,待90%種子破胸露白時催芽停止。攤放在陰涼處待播種。
4.2 營養(yǎng)土配制調(diào)酸達標
營養(yǎng)土配制的原則是上不能少于70%。一般地,70%~80%的疏松肥沃土加20%~30%的熟馬糞或豬糞。如果需要加化肥必須把化肥粉成細面拌勻,每千斤營養(yǎng)土加混合肥面2~3斤,絕不能超過5斤。調(diào)酸時,按調(diào)酸劑使用說明,把營養(yǎng)土PH值調(diào)到4.4~5.5。
4.3 播種量達標
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種芽200克,達到稀播,以利壯苗。
4.4 苗床管理達標
水分管理:播種前澆透底水,播種后蓋地膜,出苗前不用澆水,出苗后到二葉一心前,見床前花達時澆水。二葉一心以后,見稻苗中午打蔫時澆水。絕對控制水量切忌大水漫灌;溫度管理:出苗前,棚內(nèi)溫度28℃~32℃。出苗后到二葉一心前20℃~25℃。一葉一心后適當加大通風量,以適應外界溫度。大棚通風不能過早,以防出現(xiàn)“小老苗”;施肥:二葉一心期開始施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硫酸銨3兩或尿素2兩。稻苗二葉一心期施肥非常必要,因為此期是幼苗離乳期,種子的養(yǎng)分已耗盡,稻苗開始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如果養(yǎng)分供應不及時,稻苗很容易發(fā)病。施肥后要立即用清水沖洗稻苗2次,以防肥液燒苗;病害防治:早晨日出后進大棚觀察稻苗,逆著陽光看,如果稻苗葉無水珠,稻苗即要發(fā)病,應及時噴施立枯病藥劑防治。
5 水稻“三推兩早一達標”推廣在生產(chǎn)上的關鍵問題
5.1 秋翻地的問題
要做到早插秧,就要進行秋翻地。不進行秋翻地,如果遇到倒春寒天氣,春天化凍晚就會影響水稻插秧。
5.2 秋置床的問題
現(xiàn)在我省除白城、松原兩地稻農(nóng)對早育苗有一定認識外,其他稻區(qū)的稻農(nóng)對于早育苗的好處認識不夠,大部分稻農(nóng)還停留在春天育苗春天準備(3月份準備4月份播種)的生產(chǎn)習慣上,很少有秋天動手進行苗床準備的。
5.3 小棚及無紡布育苗問題
目前我省還有50%左右的農(nóng)戶應用小地棚育苗,甚至還有10%左右的無紡布覆蓋育苗。這種保溫措施與大中棚相比,防寒能力差,不便于管理,無法滿足培育壯秧的要求。因此,要做到早育苗、育壯苗,就要下大力氣取消小地棚及無紡布育苗。要全面推廣普及標準大棚旱育秧,全面提高秧苗素質(zhì),為早插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袁德軍(1968-),男,吉林磐石人,本科學歷,吉林省磐石市寶山鄉(xiāng)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農(nóng)藝師,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