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生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是陽光、水分、適合的溫度,這三個條件是個綜合平衡的一個系統(tǒng),都不能過強,也不能過弱,只有都相對適合了,植物才能很好的成長,蔬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受這三個條件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要仔細(xì)分析研究三者的關(guān)系,才能種好蔬菜。
關(guān)鍵詞:光照條件;水分;氣候
中圖分類號:S63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0-0103-1
1 菜田的選擇
種菜必須有長遠的打算,不能看短期效益。菜地必須選擇在地勢平坦、有水源、土壤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塊上。菜園地要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地下水位1~1.5米以下。要有深厚的熟土層,一般好的菜園土,厚度在30~50厘米以上,土壤疏松。優(yōu)良園土中的養(yǎng)分含量高,有機質(zhì)達2%~3%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多數(shù)蔬菜應(yīng)保持中性或略偏酸性,土壤含鹽量一般不可超過0.2%。如當(dāng)?shù)赝寥罈l件達不到上述要求,必須進行土壤改良和加強肥培管理,才能使菜園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2 溫度對蔬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各種蔬菜的生長發(fā)育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在最低溫度以下和高溫以上抑制生長,在最適溫度下生長發(fā)育最快。蔬菜種類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根據(jù)不同蔬菜種類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可以分為五類。
2.1 耐寒多年生蔬菜
如金針菜、韭菜等,地上部分能耐高溫,冬季地上部分枯死而地下以宿根越冬,可耐–10℃~15℃的低溫。
2.2 耐寒蔬菜
菠菜、大蔥、大蒜等某些耐寒品種,能耐–1℃~2℃的低溫,短期內(nèi)可耐0℃~10℃的低溫。最適宜溫度是15℃~20℃。
2.3 半耐寒蔬菜
蘿卜、胡蘿卜、芹菜、白菜類、甘藍類等??梢钥顾荒烷L期–1℃~2℃的低溫。最適宜的溫度為17℃~20℃。
2.4 喜溫蔬菜
黃瓜、番茄、茄子、辣椒等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0℃,超過40℃生長幾乎停止,溫度在10℃~15℃以下時受粉不良,引起落花。
2.5 耐熱蔬菜
如冬瓜、南瓜、絲瓜、西瓜、甜瓜等。在30℃左右同化作用最高,但不耐短時間的霜凍。
3 光照條件對蔬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光照是蔬菜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光是由光照強度、光照長度和光譜構(gòu)成。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光照越強,蔬菜的光合作用越強,但達到一定的光強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強,這時的光照溫度稱為光飽和點。當(dāng)光弱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為呼吸消耗所抵消時的光強,稱為光補償點。各種蔬菜對光照強度的反應(yīng)不同,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
3.1 要求較強光照的蔬菜
如西瓜、甜瓜、南瓜、黃瓜、番茄、茄子、豆、薯等,在強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光照不良時產(chǎn)量與品質(zhì)均下降。
3.2 要求中等光照的蔬菜
如大白菜、甘藍、蘿卜、胡蘿卜、蔥、蒜等,它們不需要很強的光照,但光照太弱生長不良。
3.3 要求較弱光照的蔬菜
如萵苣、菠菜、茼蒿、生姜等,光飽和點比較低,要求強度也低。在蔬菜栽培上,光照強弱必須與溫度高低、水分大小相配合,才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fā)育。
4 水分對蔬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蔬菜作物中含水量多達80%~95%,水分是蔬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也是營養(yǎng)物質(zhì)運轉(zhuǎn)的載體。各種蔬菜對水分的要求不同??梢苑譃橐韵挛孱悾?/p>
4.1 根系吸收能力弱,消耗水分很多的蔬菜
白菜、甘藍、黃瓜、綠葉菜等蔬菜的葉面積大,組織柔嫩,蒸騰作用旺盛,而根系又不太強大。因此,要求較高的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栽培上,要求保水性強的土壤,并要經(jīng)常灌水。
4.2 根據(jù)吸收能力強,消耗水分很多的蔬菜
南瓜、西瓜、甜瓜等蔬菜的葉面積大而有缺裂或茸毛,根系吸收能力強,抗旱能力強。
4.3 根系吸收能力很弱,消耗水分也少的蔬菜
蔥蒜類蔬菜的葉為帶狀或筒狀,葉面積小,表面附有臘質(zhì)層,蒸騰作用小而耐旱。蔥蒜類蔬菜的根系分布范圍小,入土淺,根系少而且無根毛,吸收能力弱。栽培上,要求土壤經(jīng)常保持濕潤,應(yīng)勤灌水,每次灌水量又不宜過大。
4.4 根系吸水能力和消耗水分能力均屬中等的蔬菜
茄果類、根菜類、豆類等蔬菜的葉面積大小屬中等,組織粗硬,葉面常有茸毛,根系發(fā)達程度也屬中等,抗旱能力不強,栽培上應(yīng)適當(dāng)灌水。
4.5 水生蔬菜
植株全部或大部分在水里,根系不發(fā)達,根毛退化,吸收能力弱,需要在水中栽培,一但土壤缺水,很快會萎蔫致死。
5 氣體條件對蔬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在蔬菜的生命運動中,需要空氣中的氧及二氧化碳,蔬菜地上部分的生長是靠空氣中氧氣,地下部分根系的發(fā)育也需要土壤中有足夠的氧氣。因此,栽培蔬菜需要通氣性好的土壤。在栽培過程中,要注意中耕松土,防止板結(jié)。有時要利用澆水或排水防澇等措施,補充氧氣。
蔬菜的光合作用,還需要二氧化碳,大氣中一般二氧化碳占0.03%,人工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使蔬菜增產(chǎn),稱之為“氣體施肥”。在土壤中施用大量有機肥,通過微生物的活動,也會釋放出二氧化碳供蔬菜吸收。它們的效果,在保護地中更為明顯。在密閉的保護地中,夜間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白天則由于作物不斷消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室內(nèi)含量要低于室外。因此,注意通風(fēng)換氣,補充二氧化碳的不足是重要的。有條件時進行人工二氧化碳施肥,能促進作物的早熟,豐產(chǎn)。蔬菜育苗時,如能將苗床中的二氧化碳提高到0.1個百分點,對番茄、黃瓜、辣椒等幼苗都能起促進作用。在塑料大棚中施用二氧化碳一個月,黃瓜的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可提高30%~40%。
作者簡介:劉毅力(1966-),男,大專,就職于九臺市波泥河農(nóng)業(yè)站,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
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2-12-4 9:09:40
網(wǎng)絡(luò)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21204.090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