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fā),指開導指點或闡明事理;疏導,即疏通和引導。啟發(fā)疏導法,指對孩子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引發(fā)孩子主動探究、自主領悟與覺醒,從而建構知識、智能與品性。
故事分享:萬松山上的對話
10月份的一天,我?guī)е?2歲的杳杳登萬松山。
山頂上有許多蜜蜂,在我們身邊飛來飛去。
杳杳很怕蜜蜂,說:“我爬山關它們什么事,偏來搗亂?”
我笑著說:“我想蜜蜂也會說——‘我飛來飛去關你什么事,偏來搗亂?’”
“它們的家應該在樹上,卻飛到這路上來,不是搗亂是什么?”
我說:“蜜蜂也會說——‘杳杳的家在虹橋路,卻到萬松山上來,不是搗亂是什么?’”
杳杳說:“好了,好了,它們只管飛,我只管走,我與它們無關?!?/p>
我說:“不,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漫步在綠樹環(huán)繞的小徑,一群可愛的小蜜蜂為小女孩唱著歌……這是多么美麗的圖畫啊?!辫描脴妨?。
我說:“世界就是各種各樣的物的組成,生活就是各種各樣的事的組成。我在窗口看風景,行人在路上看我。人總是與外界存在關系,生活才豐富多彩。”
杳杳說:“我知道了,爸爸叫我對他人好一些,對動物也要好?!?/p>
我表揚了杳杳。
家教建議: 通過啟發(fā)與疏導讓孩子自悟與自醒
教育貴在啟發(fā)與疏導。對孩子的思想認識問題,如果企圖用堵、壓的方法去解決,就容易使矛盾激化。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孩子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fā)他;如果不是經過思考并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這是孔子留給我們的教育法則。家長總希望以最快的方式,給孩子以正確的答案,可教育的規(guī)律是,沒有孩子自主的內化,任何灌輸都是低效的。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地出現(xiàn)疑問,家長要鼓勵孩子質疑,并且要善于從孩子的質疑中抓住教育契機。孩子有問題,如果迫不及待地給予解答,啟發(fā)教育也就無從談起。我對孩子倆的疑問,大多時候會以“你這個問題真好,抽空研究研究看”來應對,然后引導孩子查閱資料、觀察實驗等。當孩子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疑問時,學習的興趣自然就被激活了。
啟發(fā)教育要尊重天性。杲杲小時性格文靜,特別好學,后來我就讓他跳級。許多人問我,為什么不讓杳杳也跳級?原因之一,杳杳小時性格活潑而沒有杲杲專注,跳級并不一定就好。杳杳讀初中后,明顯變得好學,特別癡迷科學研究,我才引導她開始自主學習。教育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性,為了名聲而拔苗助長,也并不可取。
冷靜面對孩子的困境
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心理困惑,青春期的孩子,還可能會對父母產生“瞧不起”心理甚至出現(xiàn)頂撞行為,這些都是正常的現(xiàn)象。當孩子出現(xiàn)這些問題時,家長不應該急于解決,要學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杳杳讀初中后,因學業(yè)負擔加重而不適應,好幾次在深夜一邊寫作業(yè)一邊哭。因為杳杳小學時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現(xiàn)在突然要完成這么多“規(guī)定”的作業(yè),自然不適應。我分析,這是應試教育與孩子成長規(guī)律的沖突表現(xiàn)。教育的本真,是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應試教育的功利性,不允許孩子有過多的學習自由。之后,我與杳杳商量,最后她決定走自主學習之路。
讀科大一直是杳杳的理想。高三時,因為她不曾參加過學科競賽而無法報考中科大“創(chuàng)新實驗班”。這時,南科大又遲遲沒有消息。那段時間,杳杳常常嘆息傷心。我琢磨著要疏導她。一天,我發(fā)信息給她:“古語曰: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辫描没貜停骸瓣愖右苍唬汉镁褪遣缓茫缓镁褪呛??!蔽液芨吲d,馬上回復:“青出于藍已勝于藍!小陳子優(yōu)哉!老陳子幸哉!”杳杳心態(tài)明顯好轉。
與孩子智慧對話
孩子的教育貴在說服。說服,重在服而不在說,要通過對話,讓孩子心領神會、心悅誠服,而不是以勢壓人。與孩子展開平等的對話,很容易使孩子敞開心扉。特別是充滿哲理的對話,會讓孩子豁然開朗。
杳杳讀初中時的一天,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情緒低落,我陪她在校園漫步。聽到蟬的叫聲,杳杳說:“蟬就要死了,叫也白叫,還是死路一條?!蔽艺f:“蟬不叫也要死,為什么不叫?”杳杳說:“叫,也沒有什么價值,不如不叫?!蔽艺f:“叫,讓一對父女聽到了,多了些話題,也許還能給人以啟發(fā)。蟬若不叫同樣會死,與其默默地死,不如好好地把握,盡管生命短暫,不也很悲壯嗎?”杳杳樂了。
2010年12月,我在廣州出差,杳杳給我發(fā)信息:“網絡上寫著南科大12月即將等來籌建教改實驗班的批文!”我回復:“中國就多一點諾貝爾獎的機會!”杳杳很高興,叫我能否去南科大校園看看,拍幾張照片給她。我特地去了深圳,想不到當天手機沒電,又將照相機忘在賓館,照片沒拍成。杳杳要不到南科大相片,說估計老天爺有意不讓她讀南科大。當天晚上,我與幾個朋友去登塔。到了塔頂,給杳杳發(fā)了信息:“追求科學的道路就是曲折,但最終有的人能登上高塔!”杳杳收到信息,精神一振而信心倍增。
借助幽默的力量
我常與孩子倆幽默對話,不僅讓孩子感受到平等的氛圍,在啟發(fā)與疏導方面,也發(fā)揮了特別的作用。孩子倆小時也常吵架。在孩子哭鼻子時,我常以“對暗號”來應對。我常說,“陳家的孩子應該是很有修養(yǎng)的,這么不講道理又哭鼻子的孩子,很可能是在醫(yī)院里抱錯了,對對暗號看?!蔽易鰩讉€動作,孩子也會做幾個動作,有時孩子故意與我對不上。這時候,就有了說理教育的契機。
2008年杲杲去少年班面試后,感覺很好。晚上我們經過少年班大樓門前,看到辦公室的燈還亮著。杲杲說面試時教授真的很高興。我說,“剛才我腳下被什么東西磕了下,會是什么?”杲杲一時悟不出,在地上找了好一會兒。我才說,“說不定是老師的牙齒呢,老師笑掉了牙?!标疥綐妨撕脦滋?。在我的影響下,孩子倆也變得很幽默。如他們小時聽到中國人還沒有獲諾貝爾獎,就說以后要設個超過諾獎的“杲杳獎”。他們一起草擬了“杲杳獎”條件:“1、獲諾貝爾獎者;2、喜歡吃蜘蛛腿;3、積滿了1000張綠星卡……”我問,為什么要吃蜘蛛腿?他們說,蜘蛛太可怕了,人人都想獲“杲杳獎”,都會發(fā)動起來吃蜘蛛,這樣蜘蛛就少了。
我們一家人也常常通過手機信息進行幽默對話。一個愚人節(jié),杲杲發(fā)給杳杳信息:“今天手機有病毒,要爆炸了,快扔掉?!辫描没貜停骸笆謾C上午已經扔掉了?!币惶欤疥桨l(fā)給杳杳信息:“正在將溫度這個物理量轉化為水銀的高度”,原來是杲杲感冒了在量體溫。2010年12月31日晚,我在合肥回上海的路上,杳杳發(fā)信息給我:“世博閉幕開始了!”我回復:“老爸還沒到上海,他們敢?”一會兒,杳杳又來信息:“現(xiàn)在是領導人講話,可能要輪到爸爸了。”我回復:“那怎么辦?你打電話對他們說說,我遲到了,隨便叫個市長、部長什么的,把我的講稿讀一下?!蔽矣X得,這些幽默對話,不僅只是逗樂,許多時候,在啟迪孩子智慧、疏導孩子心理方面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兩難分析中的辯證思維
世界是多維的,而孩子的思維往往很單一,非此即彼。家長要教育孩子,面對復雜的世界、復雜的事件,要有辯證思維。家長要孩子記住“不要闖紅燈”“不要與陌生人說話”等,這未嘗不可。但好的教育不是灌輸,而是教會孩子分析。使用兩難分析法,會給孩子更多啟發(fā)與感悟。如,“綠燈亮了走到一半路時,紅燈也亮了,人正好站在路中央,怎么辦?”“晚上一個人走路,又迷了路,怎么辦?”這些兩難的問題,會讓孩子更有收獲。
孩子倆在8歲那年的一天,神秘地告訴我,奶奶在家里念經,這樣迷信怎么行?我忽然感到事情有點棘手。如果批評母親,顯然不妥,這與我平時教育的孝順會有沖突;如果不了了之,“奶奶念經到底對不對”等問題會困擾孩子。同時,孩子“告密”后,將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后來我以“文化”的角度,對孩子解釋,佛教是釋加牟尼創(chuàng)建的哲學文化。之后,我好幾次與孩子討論這件事,特別對“發(fā)現(xiàn)奶奶的犯錯誤后應不應該告訴爸爸”進行兩難分析。孩子明白生活中許多事都是兩難的。有了辯證思維,孩子就不容易鉆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