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效果,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通過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學形式多樣化等做法,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學生參與;做法
新課程改革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了好幾年,數(shù)學課堂教學模式也一改再改.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沒落,到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等課堂教學模式的成功,教育工作者越來越認識到: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效果,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其機制的長期運作中已經習慣了被動學習方式的諸多學子,對自主學習模式無所適從,“啟而不發(fā)”、“導而不行”、“互而不動”的現(xiàn)象,還是相當普遍。怎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轉變,使之主動參與數(shù)學課堂教學,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輕松汲取知識
教學活動是多邊活動,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只有在濃烈的民主氛圍中,輕松的情景下,思維才會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注重對學生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對學生的錯誤不要一味的指責,要充分利用學生求新、爭強好勝、渴望成功的心理,利用各種教學的手段,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而不是隨意批評甚至嘲諷學生,要盡量淡化學生對自己回答失敗的自卑心理,在課堂中多用“你認為應該如何”、“請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等充滿人情味、含有激勵成分的語言去代替簡單的“對”、“錯”等語言。這樣更能增強基礎較差學生的自信心,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嘗試表現(xiàn)的欲望。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傾聽、學會鼓勵、學會等待。在寬容、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體驗到做學生的尊嚴。
二、發(fā)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運用教學形式多樣化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但學生的有效參與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組織。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出的問題要能觸發(fā)學生的智慧火花,誘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和積極性。比如課堂合作討論是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常做的一種教學手段,但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參與的熱情,或者是提出一些簡單的或書上有現(xiàn)成答案的,根本不需要討論的問題,最后課堂討論課就演變了空話討論課,這樣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fā)他們探究的興趣,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失去智慧的火花
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才能激發(fā)和維系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要因地制宜靈活多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變精講多練為巧練精講,變先講后練為先練后講,變邊講邊練為邊練邊講。在練習的設計上可考慮采用觀察性學習、討論性學習、一題多解、多變、多串、多用等多種行之有效的練習方式,注意講求實效,及時反饋、及時矯正、及時補救??赏ㄟ^運用投影、幻燈、錄象、電腦制作等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充分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展示學習過程,增強學生的參與效果。使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采,將數(shù)學中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枯躁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tài)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信心
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的情感。這種成功體驗所產生的自我滿足和自信心理,是學生持續(xù)的積極的主動參與的動力,尤其是較差的學生,參與意識更弱,讓他們獲得成功體驗的意義就更大,成功體驗能使他們從不參與、被動參與轉化為主動參與。因此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難易不同的問題,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盡可能的使更多的學生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只有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成功,才會有真正的、內在的、高層次的愉悅,才能產生巨大的內部動力,從而繼續(xù)主動參與以爭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心理學研究表明,鼓勵式評價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有效手段。在課堂中,我們經常恰當?shù)厥褂谩安诲e”、“很好”、“聯(lián)想真豐富”、“你怎樣想到的……”等贊譽之詞,在提問和板演時,盡可能有針對性地為中下等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對于他們的成功,不僅教師表揚,而且還引導全班同學對其進行鼓勵和評價。在討論問題時,對于學生“小小的創(chuàng)造”,及時給予肯定和推廣,使學生每攻克一道難題,克服一個困難,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方法,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升華為渴望繼續(xù)學習的情感,促使他們更加深入地學習數(shù)學,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最終形成行為習慣,樂此不疲。
四、知識來源于生活,結合生活運用知識
在課堂上增強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提煉生活場景中的數(shù)學因素引入概念,可以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解決身邊的問題。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相似”時,可以通過生活中大量的實例(照片、足球、車模、不同字號的字)引入相似圖形、位似圖形的概念?!跋嗨迫切螒门e例”給出了一些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方法,解決生活中不能直接測量物體長度的問題(金字塔高、河寬、盲區(qū))。再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引用古老的雞兔同籠問題;講到黃金矩形,介紹了優(yōu)選法和生活中的美妙應用;講到鑲嵌,干脆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思索其中的奧秘。教材中的生活比比皆是,生活中的數(shù)學舉不勝舉。教學中要特別留意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以,數(shù)學學習中,我們若既扎扎實實地學好了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又牢固地掌握了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而且能靈活應用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么,我們就走在了一條數(shù)學學習成功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