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學,應當脫離原有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而采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全員參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且音樂賞析的內容,應當不拘泥于經(jīng)典曲目,要覆蓋到各種層次的內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恰如其分的音樂欣賞水準,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音樂賞析;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音樂的存在,使得人類社會的生產(chǎn)和生活充滿了活躍的元素,音樂給人以創(chuàng)作靈感,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著名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思考物理問題的閑暇,會徜徉在小提琴的音樂世界,他也曾坦言,音樂給了他敢于思考物理問題的勇氣。
一、音樂賞析教學現(xiàn)狀
當前技校的教學模式,讓音樂賞析成了為了主干課程的附庸,加上學校的不重視和不投入,和學生的不在乎,無興趣等條件的影響,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學想要取得新的突破,實在是不易。當前技校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素材的單一,音樂賞析課程的素材,被不想開展創(chuàng)新的老師,定位于著名曲目,而且以國外居多,其實,像貝多芬,莫扎特一些大調,并不是業(yè)余人士所能夠理解其內在美的,學生往往被老師的解說和賞析弄的摸不著頭腦,起不到實際的作用;
第二,教學模式的單一,音樂賞析課程的一般流程為,老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音樂,告訴學生的這個創(chuàng)作靈感,以及其內涵,然后讓學生模仿這種方式來鑒賞另外的音樂,其實這樣教學模式,并不被學生看好,其一,有的音樂學生聽不出所以然,不太喜歡,其次,學生對于音樂鑒賞的,不太愿意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來表達。
第三,教學效果不佳,教學效果不佳是由上面兩個方面問題直接導致的,其實,在音樂賞析課程的定位和實際作用上,就決定了其效果的不佳,只有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才能夠讓音樂賞析深入學生的內心。
二、音樂賞析課程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音樂其實是靈動多變的,那么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音樂賞析的課堂應當是豐富多彩的,音樂賞析課程教學的老師應當不畏艱險,不斷的擴充自身的知識面,同時加強實踐性的教學方法的探索,為音樂賞析課程的建設和拓展貢獻出自身的力量,在此處,筆者結合當前的技校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幾點音樂賞析課程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1. 音樂賞析課程教師應增強自身學習
當前社會是浮躁的社會,需要音樂來作為潤滑劑,以不讓社會充滿多重的矛盾,緩解人們的苦悶。音樂賞析課程的老師,要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首先,從思想上,要不斷的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觀為主心骨,對好的音樂加以弘揚,對不好的音樂加以駁斥,這就指導教師在選擇歌曲的時候,應當明確曲目中所傳遞的是內容,并尤其要對學生的觀點加以合理的評判;其次,要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師要加強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這主要表現(xiàn)在對音樂的正確的評判,對音樂內涵的挖掘的深度,以及所選取的可取對學生的感染力,同時在教學的方式上,能否通過音樂作為橋梁,來通往學生的內心世界;最后,要加強音樂賞析課程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也是基于大量的積累和觀察中的,因此,音樂賞析老師,應當注重對每一屆學生教學效果進行總結,不斷的修改和修正,在總結中前進和創(chuàng)新。
2. 注重學科間的聯(lián)系
我國技校的教學體系的構建,注定了音樂賞析課程不可能成為主干課程,那么就要注重學科間的聯(lián)系與合作,通過貫穿于其他主干課程中的音樂賞析課程,才可能受到學校的重視,并且讓兩門課程得到雙贏的局面。例如,在技校的世界史的教授課程中,歷史課程單純以時間軸和歷史年表,歷史偉人作為主線來探討世界歷史的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生對這樣的教學課程并不注重,也不是很感興趣,那么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師,可以挖掘到這樣的一個元素,也就是,音樂也是伴隨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部分,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樣,搜集者整理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并通過歷史的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的來對比和比較,同時也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歷史的重大時間,以及這個時期的音樂所帶來的震撼人性的社會基礎,從而將音樂賞析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3.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音樂賞析課程始終是圍繞學生的需求來的,并不是每一種歌曲和音樂都適合學生去聆聽,那么作為音樂教師,應當主動的與學生溝通,了解80、90后內心的想法,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與喜愛,不論是從表面上的旋律,還是從歌曲的歌詞的唯美,都是比較好的突破方式。例如,周杰倫是廣大80、90后所喜愛的著名歌手,他的曲風是切合了學生們的內心,一曲《愛在西元前》,令學生對恒久的愛情產(chǎn)生了信念,《青花瓷》《東風破》《菊花臺》等中國風的曲目,其作詞的唯美,仄仄平平的押韻中,被學生廣為流傳,同時《稻香》《蝸?!返惹浚瑫r也點燃了很多學生的雄心壯志。上述僅僅是周杰倫作品的一角,但是我們從這些不斷傳唱的歌曲中,我們發(fā)覺到了,學生對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和對夢想的追逐,對美好事物的愛,這些情感都是展露無遺的。
4. 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
每一個學校都不缺那些熱愛音樂和創(chuàng)作音樂的學生,盡管他們名不見經(jīng)傳,但是他們對音樂的熱情是無法熄滅的。那么作為音樂賞析課程的老師,要主動與這些學生作朋友,通過相互溝通和學習,來了解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好的想法,并通過一定的經(jīng)濟和精神上的支持,讓他們的夢想成為現(xiàn)實,不論是在課堂上的表演,還是學校中的小型演出,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工作,是教書育人的最高境界。前一陣子,從網(wǎng)上聽到了名為《北京東路的日子》,筆者真的很為這位學生的音樂才華所折服,清新的作詞和優(yōu)美的作曲,完全有了當代音樂制作的人的水準,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歌曲,表達了他們對畢業(yè)的傷感和對未來的日子,這個歌曲我在音樂賞析課堂上也為學生播放過,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
音樂賞析課程的創(chuàng)新之路,需要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分享教學經(jīng)驗,同時隨時保持對學生的關注,欣賞他們歌曲,發(fā)現(xiàn)他們內心的情愫,那么,從內而外的教學將會使極其成功的。
參考文獻:
[1]李靖明.在鑒賞中嘗試音樂要素的趣味學習[J].音樂天地,2010.9.
[2]馬娟.巧設導入.把學生帶入音樂的課堂[J].新教程:教研版,2010.4.
[3]袁善琦.音樂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教學實踐[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4]匡惠.音樂欣賞基礎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李麗麗,女,漢族,1977年8月,現(xiàn)工作于盤錦市石油化工技工學校,中級講師,在教學中多年教授并研究藝術修養(yǎng)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