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產(chǎn)生挫折感是很正常的事,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受挫能力是現(xiàn)在亟待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幼兒受挫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下文主要講述了在家庭教育中幼兒受挫原因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幼兒受挫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在家庭教育中幼兒受挫原因
1.家長對幼兒實行不恰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
俗話說:家長是幼兒的第一屆老師,也是幼兒生活中最重要的導師。家長對幼兒實行不恰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成為在家庭教育中,幼兒挫折感形成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1)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對幼兒的過分溺愛,生活中的一切瑣事,家長一般情況下都會一手操辦,盡量給幼兒一個美好、完整、快樂的童年,家長這種對幼兒全方位的照顧和愛護,雖然可以避免幼兒在生活中不受傷害,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使幼兒失去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一旦發(fā)生不可預知的變數(shù),幼兒的挫折感便油然而生,給幼兒的身心造成很嚴重的打擊。
(2)在幼兒學習教育上,家長往往以自己的標準評估幼兒的學習能力,幼兒在學習中不能夠科學的掌握應(yīng)該學到的知識和文化,如果幼兒在學習中遇到疑難問題,也就沒有信息去攻破它,幼兒自主克服困難的能力減弱,挫折感也隨之產(chǎn)生。
(3)在幼兒人際交往中,家長由于害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又怕自己的孩子受壞人的誘惑,因此,便不提倡孩子與外界的人進行交往,家長們常常用一句話來告誡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幼兒就會缺乏與人交流的勇氣和經(jīng)驗,就會比較怯生。
因此,當幼兒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形形色色的改變時,就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感覺自己很難應(yīng)對這些復雜的事,認為自己很“笨”,認為自己很沒用,內(nèi)心的心理也會悄悄發(fā)生變化,久而久之,受挫感就容易在幼兒不恰當?shù)募彝ソ逃挟a(chǎn)生。
2.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值超過幼兒能夠發(fā)展的水平
幼兒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要與自身能夠發(fā)展的水平相一致,否則家長的期望值過高,往往會使幼兒達不到預期目標而受挫。家長雖然盼望兒女成才的心是好的,但是不可以超過幼兒能夠承受的發(fā)展水平,家長為了幼兒能夠成才,達成自己的期望值,不顧幼兒自身發(fā)展水平,為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比如說:書法、繪畫、外語、鋼琴等,為孩子制定了很多的發(fā)展目標,逼迫孩子成才,幼兒由于身心和智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年齡較小的因素,幼兒在受教育時往往不能夠完全按照家長預期的目標來實行,幼兒愛玩的天性使他們對一些輔導班的教育并不十分感興趣,如果背離了家長預期的目標,孩子就會受到家長的職責,幼兒的心理負擔增加,當幼兒真正面對社會中的生活,面對更大的競爭時,如果事事不能如愿,事事都要求過高,事事得不到滿足,挫折感就會產(chǎn)生,本來生活中很正常的較量也有可能成為造成孩子一生無法彌補的缺憾。
3.家長對幼兒實行不合理的教育方法
(1)幼兒由于年齡的限制,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都是來自天性的驅(qū)使,幼兒犯錯誤或者有行為過失是很正常的事,悉心教導便可。但是有些家長本著對幼兒“小懲大誡”的心態(tài),對幼兒的過錯不能正確的對待,孩子一旦犯錯,就會受到家長的訓斥,而不是恩威并施,這樣不僅不能夠和孩子形成良好的溝通,為孩子改正生活中的過失,還有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挫折感。孩子犯錯一定會有原因,但是家長對孩子的錯因不追究,反而只針對錯誤的結(jié)果,也讓幼兒產(chǎn)生挫折感。
(2)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往往帶有成人世界的功利色彩,而不是孩子的年齡應(yīng)該得到的公平評價,不科學的教育方法,會對孩子的性格以及喜好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家長因為自身的個人情感因素對孩子進行片面的評價,孩子的喜好或者性格特點就會與家長相似或者相近,幼兒不能夠隨性發(fā)展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對幼兒的成長來說,都是有害而無一利的,當生活中的困難接踵而來,孩子首當其沖就會想到如果是家長的話會怎么做,缺乏主見和遠見,偶爾的成敗得失會被認為是一生的成敗得失,心理偏激,時間久了,挫折感也會慢慢的增加,爆發(fā)的后果也是不能夠預料的。
(3)家長不能對孩子不能進行過分的體罰,這樣會使孩子的心理扭曲,產(chǎn)生自卑感,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這也是孩子挫折感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在家庭教育中幼兒受挫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家長正確地引導正視挫折,培養(yǎng)幼兒抗挫折的能力,適當?shù)貙⒆拥倪^失做出懲戒,要及時的進行安撫和說明。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過失的原因以及后果,還要對孩子及時的說明反效果,讓孩子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過失,以便在日后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其次,對孩子進行處罰時要適度,要讓孩子正確的認識挫折,并且謹慎的對待挫折,挫折的產(chǎn)生不可放大,也不可盲目縮小,不能夠使孩子錯誤地認識挫折,更加不可輕視挫折,幼兒在遭遇困難時,要讓幼兒自己認識到挫折,親身感受到挫折,要通過人的毅力克服挫折,克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
最后,幼兒挫折感產(chǎn)生時,要及時地幫助幼兒分析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生活中的挫折,往往是幼兒自身的需要和客觀的環(huán)境發(fā)生沖突,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少,年齡也比較小,分析解決矛盾的能力比較弱,往往根據(jù)個人的情感對錯誤及失誤做出片面的分析和評價,家長在這時候要扮演孩子導師的角色,要及時的發(fā)現(xiàn)和掌握孩子的心理弱勢和缺陷,及時的對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并正確的引導,分析主觀和客觀原因,找出錯誤和失誤的真正癥結(jié),對癥下藥,適當?shù)恼{(diào)整孩子受挫折的心理,預防孩子產(chǎn)生憂郁、冷漠、緊張等不好的情緒。
三、結(jié)語
幼兒由于自身年齡和生活經(jīng)驗少的限制,產(chǎn)生挫折感的原因有很多,如何讓幼兒在受挫折之后全身而退,需要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引導。
參考文獻:
[1] 毛國紅. 海安第一實驗幼兒園. 淺析幼兒受挫的成因與對策.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8.07.014
[2]樂進.雅安市雨城區(qū)二幼.家庭教育應(yīng)該加強幼兒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雅安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6月第15卷第2期.
[3] 鄒 敏. 中華女子學院兒童發(fā)展與教育學院. 2- 6 歲在園幼兒受挫的緣由與反應(yīng).學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4]楊麗珠,吳文菊.幼兒社會性發(fā)展與教育.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9.18: 258,269
[5]Jan Drucker. How children express frustration. Scholastic Early Childhood Today,2009.12.15,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