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的一些措施和策略,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素材,鑒賞知名美術作品來熏陶和提升自己的藝術能力、讓學生在聲情并茂中學習美術內(nèi)容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美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美術教學;藝術
美術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陣地,高效的美術教學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應積極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合理運用新型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建高效的美術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從事某項活動或工作,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采取相應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對提高美術教學質量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引導體驗,感悟素材
美術是一種藝術形式,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除了需要作者具備較高的繪畫和設計技術之外,更需要作者擁有超強的領悟能力。往往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問世都不是靠作者臨摹而來,而是通過作者在生活中細微地觀察、深切地體會,對周圍的事物有所感悟和觸動,在靈感涌來時提筆而就的。
很多學生幼年時就讀過齊白石畫蝦的故事,而初中美術教材中也將該內(nèi)容設定為重要課程之一,對學生體驗生活,感悟藝術魅力有很大的教育意義。蝦本是很常見的一種動物,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將其畫的傳神,畫的活靈活現(xiàn)。而齊老筆下的蝦,看起來彎、曲、伸、彈,腹部十分有利,蝦的小腿簡練到只剩下五條,頭部用濃淡墨相生的筆法,讓蝦的頭胸部分分量更重,透明感更強。蝦的眼睛使用濃墨突出很長,看起來十分生動。齊白石畫的蝦高度提煉了蝦的特征,既實又美,出離形似,已經(jīng)跨越到神似的境界。
之所以齊白石先生畫的蝦如此傳神,宛如躍然紙上,正是由于他平時善于在生活中選取素材并細心觀察,對蝦的特征了如指掌,但又不拘泥于實際的形態(tài),而是將其特征高度凝練,用藝術手法表現(xiàn)出來,做到了藝術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才取得了如此成就。初中學生也應該學習齊白石先生在藝術事業(yè)上的執(zhí)著和堅持,學會體驗生活,感悟素材的特征。而教師更有義務對學生的這一需要循循善誘,認真引導,讓學生深刻領會到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本質特征。
二、品鑒經(jīng)典,提高能力
盡管我們說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不可能靠臨摹得來,但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品鑒經(jīng)典作品,讓其充分領略大師的創(chuàng)作意境,從而對自身起到啟發(fā)作用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在經(jīng)典美術作品的選擇方面,美術教師不應局限于美術教材中展示的小幅照片,因為很多美術作品在做過縮小處理后,其細節(jié)和內(nèi)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篇幅的影響而無法深刻表達,對欣賞者的沖擊力會大打折扣。并且如果是一些立體的美術作品,例如服裝和帽子上的刺繡及繪畫工藝如果變成平面圖形,則很難讓欣賞者切身體會到作品的層次和質感,其震撼程度也無法與立體展示相比擬。因此,教師可以想辦法創(chuàng)造條件,用多媒體播放器、電視,甚至讓學生參觀美術藝術館來品鑒美術作品,增強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
一件偉大的美術作品體現(xiàn)出的不僅僅有畫家的高超技術水平,更是一部人類社會史,表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特征和意象,是畫家人格和思想的凝聚。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美術的感染力是非常強的。人們通過經(jīng)驗、知識、視覺等對美術作品進行品鑒、體驗、分析、判斷,不僅能夠獲得一種審美享受,更會產(chǎn)生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例如,我國著名的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人民的生活面貌,總長超過5米,里面的每個人物和細節(jié)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準。這幅圖讓學生品鑒原作比較困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放大局部給學生依次展示各個部分,再以縮小比例的原圖播放給學生,看到這樣震撼的作品,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充分激發(fā),向作者張擇端學習他細致觀察生活的態(tài)度、描繪人物逼真的技能,更能油然而生一種對民族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強大信心。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初中生雖然已經(jīng)跨入中學的門檻,但其仍屬于未成年,尤其是七八年級的初中生,對于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課堂會產(chǎn)生較高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身臨其境或和諧默契的氛圍下完成美術知識的學習。
日前,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取得了又一大進展,神州九號載人飛船成功上天與天宮一號順利對接,在這一契機下,教師在講授《科學幻想畫創(chuàng)作》這一課時,可以播放神舟九號上天的視頻畫面,讓學生們體驗到祖國的強大,并對科學事業(yè)有一定的了解,在學生看過視頻熱血沸騰后,教師便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想象中的科學畫面,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喜愛的宇宙飛船形象,學生們一定會發(fā)揮自己神奇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多種多樣的科學幻想畫。
通過以上教學理論和實例驗證可以看出,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效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藝術修為,對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美術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自身業(yè)務素質和能力,深刻認識到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美術的巨大作用,從而合理貫徹興趣教學法的各項要求,為培養(yǎng)智慧、創(chuàng)新、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鄔偉吉,張聰榮. 興趣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和應用性[J].美與時代(下),2011(4).
作者簡介:
陳煥偉,(1986.09.17~)籍貫:甘肅武威,單位: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阿克蘇農(nóng)一師一團中學科室,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創(chuàng)作。